孙忠亮;葛善义
我院自2008年以来在临床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从而达到安全用药,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李美菊;许敏;谭世梅;祝方燕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对比解磷注射液与解磷定联合阿托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中间综合征(IMS)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ASOPP患者223例随机分为A组86和B组117例.A组予以解磷注射液治疗,B组予以解磷定联合阿托品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IMS发生率.结果 A组治疗后IMS发生率为6.98%,低于B组的1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OPP急性期及早、足量、重复应用解磷注射液可有效降低IMS的发生.
作者:袁阳;谢顺成;王俊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护理健康教育对住院患者疾病的康复是否起到促进作用.方法 对2011年1~9月份住院的患者在其出院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共发放5735张,回收5735张.其中认为护理健康教育对疾病康复有促进作用的为5049张(88.04%),认为不愿听该教育且认为该教育对疾病康复无促进作用的为280张(4.88%),认为听不懂该护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为321张(5.60%),认为有其他原因的为85张(1.48%).结论 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对疾病的康复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作者:余凤英;朱安珍 刊期: 2012年第32期
脑血管意外又称脑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一类疾病.有资料表明全国年发病约200万,其中80%造成残疾;恢复期脑血管病患者约85%以上[1]都有各种不同程度的残疾.通过经积极治疗与康复护理,使患者尽可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生理状态,促进脑血管病患者的恢复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致残的主要表现是肢体功能障碍和语言障碍.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对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我科2008-2011年对36例脑血管意外造成的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护理,收到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燕 刊期: 2012年第32期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抢救危重患者呼吸道不畅时采取的一项紧急而有效的抢救措施,而在人工气道建立的患者常需留置胃管进行给药或肠内营养,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保护胃肠道黏膜功能,及观察有无上消化道出血等.由于食管上端有功能性的括约肌,这种括约肌可使食管上端除正常的吞咽动作外处于闭合状态,加上气管导管对气管壁的推压作用间接压迫食管壁,造成食管管腔狭窄,再加昏迷患者舌根后坠,即使技术熟练,胃管也难以插入,反复插管使患者增加痛苦,误入气道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同时浪费护士更多精力与时间,现介绍几种一次插管成功率较高的方法.
作者:蒋玉勤 刊期: 2012年第32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是临床护理的重要手段,其质量对疾病的转归有直接的影响.静脉输注的药物多种多样,如抗生素、中成药、脱水药等,尤其是中成药,其中存在大量的不溶性微粒,大量微粒侵入患者血管,极易发生输液反应;在患者数量多、病情相对较重,需进行大量补液,护患比例失调的情况下,极易出现换液不及时,造成液体滴空现象.为防止此类事情发生,自2011年7月份开始使用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输液器(自动排气分隔型),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周莹莹;王婷婷;刘会;盛婧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丁苯肽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DA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清醒时间.结果 治疗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2.5±0.3)d,短于对照组的(19.5±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肽有利于促进DAI患者意识的清醒.
作者:郑巧瑛;林王椿;顾翔 刊期: 2012年第32期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应用十二指肠镜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开口部,插管至胆管或胰管,行胰胆管造影,是一种微创或无创的进行肝胆胰系疾病的诊治技术.其作用:一是诊断作用,了解胆胰管有无异常.二是治疗作用:(1)胆总管结石、胆道系统炎症;(2)胆总管末端或乳头良性狭窄;(3)恶性胆道梗阻;(4)慢性胰腺炎伴胰管狭窄等胰腺疾病.治疗性ERCP,包括EST(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BD(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R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EPBD(十二指肠乳头气囊扩张术)等.优点:创伤小、复发率低、可重复进行、死亡率低.但其本身是一种侵袭性操作,可引起一些并发症.因此需加强与完善术后护理,及早发现、处理,减轻疾痛.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立荣 刊期: 2012年第32期
小儿腹胀是受某些疾病因素影响而伴发的一种临床症状.尤以新生儿和婴幼儿多见.主要临床表现是呕吐 ,腹部隆起高于胸部,部分可见肠型,X线立位透视见肠腔内积气、积液.如果腹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除,将会影响呼吸功能而加重病情或引起功能性肠梗阻,严重者会因反流而窒息死亡.现介绍几种小儿腹胀的护理措施.
作者:崔莉娜;马自英 刊期: 2012年第32期
中药饮片是将净选后的中药材,经过软化、切削、干燥等加工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可根据中药处方直接入药,也是中成药的生产原料.中药饮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中医中药的临床疗效.据药监部门对全国中药饮片的市场抽查,高合格率未超过80%[1],基层医院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更为突出.本文着重探讨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及对策,以保障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朱虹 刊期: 2012年第32期
一直以来,压疮被认为是病房护理的问题,目前的研究已显示手术也是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病率为1%~11%,而在手术患者中则高达4.7%~66%.特别是脑外科手术常会用到颅骨架来固定手术,材质较硬更易发生术中压疮.因此,为了避免或减少脑外科术中压疮的发生,我科于2009年3月起对手术患者可能引起术中皮肤损伤,导致术中、术后发生压疮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应用褥疮贴贴于手术中的主要受压点并垫上海绵,进行双重保护,杜绝了脑外科术中压疮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作者:杨小潘;迭风云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声诺维(Sono Vue)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不孕症患者行声诺维子宫输卵管造影,在超声下观察造影剂通过宫腔及输卵管时的流动情况及进入盆腔后的分布情况,从而判断输卵管是否通畅及有无粘连,并与腹腔镜下通染液实验相对照.结果 观察30例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与腹腔镜下通染液对比,敏感性为96.1%,特异性为93.3%,准确率为94.6%.结论 声诺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是一种简单、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产科急腹症之一,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着床发育,其种类有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残角子宫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等,其中以输卵管妊娠多见,占异位妊娠的95%~98%.目前,异位妊娠发生率呈逐年升高态势.本文通过对行腹腔镜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72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腹腔镜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作用.
作者:秦洪霞;刘学玲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国产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4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予以法罗培南钠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头孢呋辛酯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14d.比较2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78.1%和81.3%,总有效率分别为96.9%和93.7%;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8%和88.9%;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3%和6.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法罗培南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与头孢呋辛酯相仿.
作者:隋玉玲;李学堂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 对2010-2011年上报的26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5例ADR报告中,60岁以上老年人多[74例(27.92%)],涉及药品113种,抗感染药居首[174例(44.73%)],临床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见[185例(67.77%)],ADR主要由静脉给药引起[245例(92.45%)].结论 医院要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及时做好预防和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黄晓丹 刊期: 2012年第32期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含量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性增强和凝血酶生成增加,多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D-二聚体在肝炎病情、术后评估、围产期的水平变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D-二聚体在临床上作为常规检测已越来越重要.
作者:赵衍会 刊期: 2012年第32期
门诊是医院的第一道窗口,门诊护士的工作能力可反映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门诊护士的言行举止给患者感受是第一位的.因此门诊护士必须用耐心、爱心、细心诠释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这不仅让患者及其家属消除了初来医院的茫然,还使其感到亲切、温暖,无形中增加了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增强了抵抗力.
作者:杜雪 刊期: 2012年第32期
妊娠引起的肥胖,是指妇女由于妊娠时, 因下丘脑功能紊乱,引起代谢障碍,脂肪合成增加,孕妇在妊娠中期以后,多数食欲增加,活动减少,故易造成能量摄入大于消耗,剩余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体内造成肥胖.
作者:李金凤;赵金荣;张林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静脉注射用于交感风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5例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交感风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予以利多卡因和/或胺碘酮静脉注射以及电复律等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美托洛尔静脉推注治疗.观察2组心律失常转复成功率、电复律次数,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血压<90/60mm Hg)以及心力衰竭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心律失常转复成功率、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电复律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低血压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或加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合并交感风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及时、足量地予以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林良烽;陈国桢 刊期: 2012年第32期
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苦,性大热、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本品辛散苦降、大热燥烈,长于疏肝气、降厥阴寒气上逆,温中而和肝胃,散寒燥湿而助脾肾之阳,故用治厥阴头痛、胃痛,可以散厥阴之寒邪而止疼痛;用治胸腹胀满,呕吐吞酸,可以温中而消胀满,疏肝和胃而止呕制酸;用治寒湿而泻痢,吐泻转筋,寒疝脚气,少腹冷痛,可以助脾肾之阳,散寒燥湿而降逆气.吴茱萸为厥阴肝经之主药,性虽大热,但可以少量与寒药同用,以治肝火上逆,呕吐吞酸,以及湿热泻痢,可起到反佐,从治与引经的作用[1].现将吴茱萸在临床中的配伍意义阐述如下.
作者:刘素兰 刊期: 2012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