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钟毓东;张庆;刘薇

关键词:超声检验, 彩色多普勒, 下肢深静脉血栓
摘要:目的 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2例下肢DVT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急、慢性期病变血管超声表现差别明显.在二维超声上,急性期被栓塞的静脉血管增宽或正常,血栓呈无回声或低回声;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被栓塞血管扩张程度减小,甚至变细,血栓回声逐渐增强,呈中等及偏强不均质回声,并且可以观察到管腔部分再通;在彩色多普勒上,急、慢性期患者均表现为病变部位的静脉管腔内血流消失或充盈缺损.结论 作为方便快捷的无创检查手段,超声是诊断下肢DVT以及评价疗效的首选方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2007-2011年福州市饮食服务从业人员携带沙门氏菌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福州市饮食、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沙门氏菌携带情况,为防止食物中毒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年1月-2011年12月饮食、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粪便标本进行沙门氏菌分离.结果 71250名从业人员中检出沙门氏菌329株,检出率0.46%,其中B群为首位,占49.3%,其次为E1群,占24.32%,E2群少,占0.6%,每年的第三季度(7~9月)沙门氏菌的检出率高.结论 加强饮食及公共场所服务行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及其携带沙门氏菌的监测.

    作者:林勤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空巢老人失眠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空巢老人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 收集本科有关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情感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细心观察,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较传统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杨润栓;武文涛;闫玲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出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从我院2012年接收的采用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产妇中随机抽样出100例产妇,和采取其他方式护理的产妇100例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的产妇的采用反馈式宣教的方式进行产后护理;对照组中的产妇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的恢复等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产后产妇的下床走动时间为2d,对照组产后产妇的下床走动时间为(3.00±0.32)d;干预组的产妇身体恢复需要53d,对照组的产妇身体恢复需要65d.结论 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有显著的作用,对产妇的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玉红;张良;张瑞青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45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观察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血糖转归的影响.

    作者:张菊亮;宋红波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经椎间孔入路的腰椎椎间融合手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腰椎椎间融合手术与传统的后路的腰椎椎间融合术式相比较,对椎间隙的减压和腰椎椎间融合手术融合不用进入椎管,对硬膜囊和神经根的影响小.而且腰椎椎间融合手术可以在专门设计的微创通道下一起完成,是目前腰椎后路微创融合手术常用的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脊柱外科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30例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朝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倍他乐克在高血压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在高血压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22例高血压或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1例)及对照组(1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且血糖控制效果均较满意(HbA1c<6.5%,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1 mmol/L)的情况下参与此临床观察.治疗组另服用倍他乐克;对照组另服用非洛地平组缓释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较好7例,一般3例,差1例;对照组疗效较好3例,一般5例,差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在治疗高血压或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时对血糖血压及心血管方面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如果治疗中必须应用,则可选用,只是建议密切观察血糖的变化.

    作者:韩昌华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深静脉穿刺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并总结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9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化疗方法的应用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 69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中有67例一次置管成功,2例因导管固定不佳导致脱落而实施了二次置管.没有出现导管堵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细菌感染及药物泄露导致的并发症.结论 在乳腺癌化疗中应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并进行相应的护理,达到了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李宏羽;曲欣莉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用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250~500ml液体内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休息3d,进行第2个疗程.结果 痊愈33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9例,无效者均为10d后才正规治疗.结论 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脑梗死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臧文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健康教育新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乳腺癌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特别是现代化疗技术运用.然而在化疗的过程中还会面临许多的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如帮助患者解决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焦躁、恐惧心理有所降低,利于患者保持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地去配合各种化疗、治疗等.

    作者:黄明江;唐鹏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

    目的 加强ICU质量管理,减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分析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 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管理,能有效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陈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2011年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03例,在手术治疗前后均给予全面护理,观察10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切口感染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03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42.16±5.27)min,无一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9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结论 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同时给予患者全面护理,能够有效地促进手术的效果,降低手术时间,防止切口感染,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陈锁红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异位的正位处理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发生异位的情况,探讨正位处理方法和护理对策.方法 对乳腺癌患者PICC发生异位的情况进行分析,再进行正位处理.结果 本组42例乳腺癌患者PICC发生异位的患者,经过分析和处理,40例正位成功,其中2例血管畸形正位不成功,总有效率95.24%.结论 乳腺癌患者PICC发生异位的正位处理与是否撤导丝关系不大,主要在于选择合适的血管,以及根据胸片将导管撤出合适的长度.

    作者:张婷;尚立华;张广英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泰魄颗粒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泰魄颗粒中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对泰魄颗粒中的阿魏酸含量定量分析.结果 阿魏酸的峰面积Y对进样量X(μg)的回归曲线为:Y=2513X+26.482,相关系数r:0.9997,线性范围为2.2~12.4 μ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妇月康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澍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高龄患者全麻手术后谵妄的观察与护理

    对13例腹部手术后谵妄患者进行观察与严密监测,加强术前与术后护理,做好基础护理,重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早控制症状,促进恢复,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作者:蒋明丽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临床药师应更好地配合临床合理用药

    对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进行介绍,通过对临床药师的工作职责,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配合临床医生工作,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以及个体化用药方案,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降低医疗成本、缩短疗程.药学服务可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姜彩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药物流产联合新生化颗粒终止早孕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药物流产联合新生化颗粒终止早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84例.其中采用药物流产联合新生化颗粒流产产妇42例(观察组),采用单纯药物流产产妇4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及清宫率分别为95.2、4.8%,优于对照组的85.7%、11.9%;观察组出血14d内结束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59.5%;观察组42d内恢复正常月经为97.6%,高于对照组的71.4%.结论 在常规药流排出孕囊后加用新生化颗粒,可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显著减少阴道出血量及持续出血时间,有助于促进月经的正常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莉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在尿路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MSCTU)诊断尿路梗阻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2月随机抽取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或经其他影像学检查后表明有尿路梗阻性疾病但原因尚未明确的患者40例,均进行MSCTU检查,随后在图像工作中将已获取的图像做三维处理,即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和大密度投影(MIP),后获取到泌尿系的立体图片.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膀胱炎累及输尿口狭窄情况者1例,上尿路结石18例,先天性畸形9例,肾囊肿2例,输尿管肿瘤3例,外源性压迫2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手术终结果与CT的诊断全部相符.结论 MSCTU经MIP、MPR、VRT等技术对图像进行多角度观察可更为清楚地看出形成上尿路梗阻的形态与病变原因,在诊断上尿路梗阻病变方面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作者:杨健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枸橼酸芬太尼全麻诱导致心搏呼吸骤停一例报告

    1 病例简介患者,男,46岁,60kg.因左下肢开放性外伤3h左右入院.入院时神清、血压120/70mmHg、心率90次/min、呼吸18次/min.左大腿、小腿皮肤及皮下筋膜大面积撕脱,估计失血量800ml.来院后予以积极术前准备,完善术前检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90g/L,HCT 0.28,心肺情况正常,术前肌注地西泮10mg、阿托品0.5mg后送入手术室.选择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用枸橼酸芬太尼、力月西、司可林行全麻诱导.

    作者:刘永军;刘辉;覃方燕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病区药房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 探讨病区药房管理的对策.方法 从现状入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策略.结果 目前药房管理存在着制度不完善等不足.结论 要完善药房基础设施建设和药品管理制度,规范药品进货渠道,提高药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作者:程晓峰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门诊药房调剂差错分析及防范

    目的 找出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以提高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 收集我院2009-2011年药房调剂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总结,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对差错的分析,提出了合理措施,使调剂差错得到控制,保证了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结论 对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问题,应当长期进行监督管理,药剂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重视,严格规范调剂规程,大限度控制预防差错问题的出现.

    作者:蔡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