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莉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在高血压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22例高血压或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1例)及对照组(1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且血糖控制效果均较满意(HbA1c<6.5%,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1 mmol/L)的情况下参与此临床观察.治疗组另服用倍他乐克;对照组另服用非洛地平组缓释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较好7例,一般3例,差1例;对照组疗效较好3例,一般5例,差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在治疗高血压或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时对血糖血压及心血管方面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如果治疗中必须应用,则可选用,只是建议密切观察血糖的变化.
作者:韩昌华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建立泰魄颗粒中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PLC对泰魄颗粒中的阿魏酸含量定量分析.结果 阿魏酸的峰面积Y对进样量X(μg)的回归曲线为:Y=2513X+26.482,相关系数r:0.9997,线性范围为2.2~12.4 μg/m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妇月康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澍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调查患者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的使用进行规范.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2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观察组患者存在问题制定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有31例采用了头孢及酶抑复方制剂治疗,有11例采用了联合用药方式用药,8例无故用药持续时间在48h以上,13例出院时携带口服用药.对照组中,有82例采用了头孢及酶抑复方制剂治疗,有34例采用了联合用药方式用药,68例无故用药持续时间在48h以上,78例出院时携带口服用药.观察组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为81.67%,远高于对照组的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健全,加强监管,能对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有效地规范.
作者:刘慧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中选择阴道试产35例,阴道试产率58.33%(35/60),试产成功率80%(28/35);剖宫产32例(其中包括阴道试产失败改剖宫产7例),所有阴道分娩和剖宫产母婴情况均良好.结论 瘢痕子宫并非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完全可行的,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有利于产后恢复,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促进围生医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潘莉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分析生物性可吸收缝合线在妇产科会阴侧切中的临床应用,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2年4月260例采用生物性可吸收缝合线的妇产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择246例采用普通铬制肠线缝合的妇产科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产妇手术缝合时间、术后伤口肿胀和疼痛、术后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后伤口肿胀和疼痛、术后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吸收缝合线作为一种生物材料,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在妇产科手术中应用效果良好,在手术时间的缩短、术后感染率的降低、疼痛的减轻等方面对患者个人、科室及医院的管理都体现出了重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唤明;高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调查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9-2011年我院呼吸内科395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品种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度前3位为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病原菌送检率52.91%,检出率18.99%.存在主要问题是用药疗程过长及剂量偏大.结论 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某些不合理问题需改进.
作者:张庆兰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用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250~500ml液体内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休息3d,进行第2个疗程.结果 痊愈33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9例,无效者均为10d后才正规治疗.结论 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脑梗死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臧文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糖尿病患病人数正逐年增加,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所以预防并发症是医务工作的重点工作.现就1例糖尿病足的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及相关的护理后痊愈的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作者:强永妮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术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9月妇产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在手术进行麻醉、诱导期内给予头孢呋辛1g,静脉注射,于手术之后的6 h内,重复给药1次;对于进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外加甲硝唑;对照组患者在麻醉的诱导期间给予头孢呋辛1g,静脉滴注,并常规用药头孢呋辛,每天药量为3g,静脉滴注4d后,改用口服抗菌药物,直至拆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高体温、平均退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药物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高体温37.3~39.0℃,平均退热时间51h;观察组患者平均高体温37.0~38.2℃,平均退热时间42.5~49.0h.对照组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平均剂量12.0g,5例患者出现恶心或者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11d,平均药物费用3000元;观察组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平均剂量3.5g,无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出现,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药物费用1300元.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感染率为9.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感染率为3.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术期的应用将起到预防伤口感染的作用,降低病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降低了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及病发率;使其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病患身体恢复的情况也比较理想.
作者:石慧娟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应用普林格尔多系统治疗仪对9例尿潴留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显效4例,有效2例,一般2例,无效1例.结论 普林格尔治疗仪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简便易行,快速有效,使用安全,易为广大产妇所接受,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赵永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交锁髓内钉与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3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给予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愈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符合现代微创手术要求,优于加压钢板治疗,是目前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优先选择.
作者:刘小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护理干预提高空巢老人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 收集本科有关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情感等多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 护理人员通过细心观察,采取系统、有效的护理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论 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较传统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杨润栓;武文涛;闫玲 刊期: 2012年第33期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是医院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是否正确、及时是直接关系到患者存亡的大事[1].护士的悉心护理和积极主动配合,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2008-2012年我院共接诊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10例,均获救治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祥华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全街道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普查,掌握和了解本街道生殖道常见病、多发病,制定有效防治措施,降低生殖道疾病发生率.方法 对钟埭街道的15个村(社区)20~49岁已婚育龄妇女妇检,查白带、宫颈刮片、盆腔B超、乳腺检查,并作登记分析.结果 2010年共普查6752人次,其中生殖道炎症5218人次,占受检者的77.3%,2011年共普查6190人次,其中生殖道炎症2782人次,占受检者的44.9%,前3位依次为宫颈炎,阴道炎,盆腔炎.结论 对广大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普查是必要的,生殖道炎症发病率高,通过实地卫生宣传和疾病防治,发病率下降明显,效果显著.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加强ICU质量管理,减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分析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 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下降.结论 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管理,能有效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陈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硝酸舍他康唑栓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硝酸舍他康唑栓300mg单剂量疗法和克霉唑栓500mg单剂量疗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真菌学检查转阴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舍他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明显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效果肯定且安全.
作者:董春林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旨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从而指导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趋于合理.方法 以抗菌药物使用的类别及品种排序为指标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非手术组使用类别以青霉素类为主,品种为美洛西林,手术组使用类别以头孢类为主,品种为头孢替安.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大管理力度,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作者:陈静;朱瑾 刊期: 2012年第33期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EB病毒感染导致小儿的单核一巨噬系统发生急性增生性的疾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小儿时期比较常见.由药物过敏和细菌感染、其他的病毒导致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体,支原体感染可导致全身多个系统的出现临床表现,支原体感染并发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常见.现将我院儿科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5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导致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肖小鹏 刊期: 2012年第33期
对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的作用进行介绍,通过对临床药师的工作职责,在临床合理用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地配合临床医生工作,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以及个体化用药方案,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降低医疗成本、缩短疗程.药学服务可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姜彩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一期缝合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8-2011年我院40例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胆总管T型管引流治疗;实验组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治疗.结果 实验组治疗成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同传统T管引流术相比,在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上,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周宜中 刊期: 2012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