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淳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在高血压及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将22例高血压或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11例)及对照组(11例).两组患者均应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且血糖控制效果均较满意(HbA1c<6.5%,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1 mmol/L)的情况下参与此临床观察.治疗组另服用倍他乐克;对照组另服用非洛地平组缓释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较好7例,一般3例,差1例;对照组疗效较好3例,一般5例,差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倍他乐克在治疗高血压或冠心病或心功能不全同时合并2型糖尿病时对血糖血压及心血管方面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如果治疗中必须应用,则可选用,只是建议密切观察血糖的变化.
作者:韩昌华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缺铁性贫血的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观察组(26例).治疗组给予多糖铁复合物胶囊300mg口服,1次/d;观察组不给予药物,给予高蛋白饮食指导,治疗4周测定血常规.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明确,是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理想药物.
作者:潘志芬 刊期: 2012年第33期
颅脑肿瘤的可通透性是肿瘤血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恶性程度越高,肿瘤血管的分化越不成熟,通透性也就越高.应用灌注成像技术可反映出颅脑肿瘤血管这一功能特性.颅脑肿瘤血管的表面通透性对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疗效评价等多方面有重要意义.在颅脑肿瘤的各种功能成像方法中,CT灌注成像有明显的优势,它是一种定量研究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间与空间分辨率、影响因素少、成像时间短等特点,多层同层技术的应用避免了片面性.
作者:钟贻洪;雷剑;王肇平;田云生;廖忠剑;曾斐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子痫剖宫产手术中采用丙泊酚联合硬膜外麻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子痫剖宫产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在1min与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痫剖宫产手术中行丙泊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保证母婴安全,促进手术成功进行.
作者:梁厚宁 刊期: 2012年第33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为常见的并发症,且来势凶猛,出血量大,不易止血,易引发出血性休克和肝性脑病,病死率高.但如果及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出血及再出血的机会,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奚琴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传统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外加盆腔炎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盆腔炎颗粒来治疗慢性盆腔炎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周莲郁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找出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以提高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 收集我院2009-2011年药房调剂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总结,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对差错的分析,提出了合理措施,使调剂差错得到控制,保证了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结论 对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问题,应当长期进行监督管理,药剂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重视,严格规范调剂规程,大限度控制预防差错问题的出现.
作者:蔡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抗组胺类药物是皮肤科治疗中经常使用的药物,其疗效与不良反应都有一定的研究.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抗组胺类药物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相关内容.本研究着重阐述了抗组胺药物的主要类型、新药研究现状以及此类药物在皮肤科疾病中应用的各种情况、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等内容.
作者:陈文杰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 对阴道超声介导下的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 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160例停经50d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试验组(80例),两组均在阴道超声介导下行人工流产术,试验组术后口服优思明治疗3个周期.结果 试验组子宫内膜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优思明在超导可视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疗效显著,可降低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明月;王中洁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2007-2011年收治的79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加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患者则仅采用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跟踪观察,比较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治愈23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8例.结论 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疾病的过程中,采用常规药物加腰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钦中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使消费者更好地了解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提倡合理用药、选择恰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方法 对广州某社区医院的拜阿司匹林心脑血管临床应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 大部分心脑血管患者对阿司匹林的认知程度不深,存在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现象.结论 针对这些现象,结合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及适用条件等进行分析,提出患者应该如何应用选择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治疗,为合理安全使用阿司匹林提供参考.
作者:黄伟星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45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观察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血糖转归的影响.
作者:张菊亮;宋红波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31例,仅给予硫酸镁治疗;治疗组32例,给予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MAP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下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丹 刊期: 2012年第33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有创性护理操作技术,留置针具有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小等优点,如何稳、准、快、高质量建立静脉通路,提高穿刺成功率就成为留置针应用中的重要操作内容.静脉穿刺成功的前提是保持良好的静脉血管充盈度.我科采取双根止血带结扎,留置针改良进针法,这样明显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彩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比较食管癌食管气管瘘三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寻找佳解决营养摄入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18例食管癌食管气管瘘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胃管置入组、食管覆膜支架植入组和胃造瘘组,比较3组营养改善、并发症和操作难易度等方面情况.结果 3组均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但在可操作性、医疗花费、并发症等方面存在差异,以胃管置入组为佳.结论 食管癌食管气管瘘解决营养摄入问题临床上以胃肠营养管置入为佳选择.
作者:韩红战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住院的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西医治疗,而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并且两组患者均在病情稳定之后尽早进行肢体功能段能.依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序评分标准>的评定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有良好效果,可以改善实验组患者体征与症状,增加患者肌力,配合肢体功能恢复锻炼,效果事半功倍.因此,我们认为中西医结合疗法值得在今后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黄泽滋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05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单纯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70.8%,化脓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87.5%;坏疽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为91.7%;阑尾穿孔及周围脓肿诊断符合率为100.0%.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操作简便、无痛苦等优点,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宋晓梅;罗红 刊期: 2012年第33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因肺组织内过度、失控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氧不足、呼吸衰竭、终甚至威胁生命.新随机调查表明,急性肺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达35%~40%,其中28d内死亡率25%~30%[1].中药在预防、治疗ALI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对单味中药及组方保护急性肺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做一综述,为中药在预防、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常龙海;刘志群;范文昌;戚志超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呼吸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2月-2011年3月呼吸科住院使用抗生素患者共160例,其中发生AAD的80例作为试验组,无AAD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AAD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情况.结果 引起AAD的抗生素主要为三代头孢(30%),其次为青霉素类(27.5%);影响AAD发生的因素有年龄大、抗生素使用种类多、抗生素使用时间长、住院时间长、禁食及采用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的静脉给药途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应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联合用药,慎用广谱抗生素,避免预防抗生素,从而减少AAD的发生.
作者:范伟彩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药物流产联合新生化颗粒终止早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84例.其中采用药物流产联合新生化颗粒流产产妇42例(观察组),采用单纯药物流产产妇4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及清宫率分别为95.2、4.8%,优于对照组的85.7%、11.9%;观察组出血14d内结束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59.5%;观察组42d内恢复正常月经为97.6%,高于对照组的71.4%.结论 在常规药流排出孕囊后加用新生化颗粒,可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显著减少阴道出血量及持续出血时间,有助于促进月经的正常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莉 刊期: 2012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