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利
目的 观察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中七氟醚与丙泊酚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烧伤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七氟醚行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动、呛咳2例,对照组4例.与诱导前比较,两组SBP在插管时及插管后均有所下降.对照组心率与诱导前和插管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诱导前比较,心率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烧伤手术麻醉采用七氟醚维持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率,为手术成功实施创造了条件.
作者:张艳清;陈余粮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血栓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只给予血栓通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与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朱海燕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应用普林格尔多系统治疗仪对9例尿潴留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显效4例,有效2例,一般2例,无效1例.结论 普林格尔治疗仪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简便易行,快速有效,使用安全,易为广大产妇所接受,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赵永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对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旨在发现问题、查找原因,从而指导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趋于合理.方法 以抗菌药物使用的类别及品种排序为指标对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住院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评价.结果 非手术组使用类别以青霉素类为主,品种为美洛西林,手术组使用类别以头孢类为主,品种为头孢替安.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加大管理力度,使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作者:陈静;朱瑾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术期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9月妇产科手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在手术进行麻醉、诱导期内给予头孢呋辛1g,静脉注射,于手术之后的6 h内,重复给药1次;对于进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外加甲硝唑;对照组患者在麻醉的诱导期间给予头孢呋辛1g,静脉滴注,并常规用药头孢呋辛,每天药量为3g,静脉滴注4d后,改用口服抗菌药物,直至拆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高体温、平均退热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住院时间、药物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高体温37.3~39.0℃,平均退热时间51h;观察组患者平均高体温37.0~38.2℃,平均退热时间42.5~49.0h.对照组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平均剂量12.0g,5例患者出现恶心或者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平均住院时间11d,平均药物费用3000元;观察组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平均剂量3.5g,无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出现,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药物费用1300元.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5%,感染率为9.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感染率为3.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术期的应用将起到预防伤口感染的作用,降低病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降低了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及病发率;使其缩短了住院的时间,减少了药物的使用量,病患身体恢复的情况也比较理想.
作者:石慧娟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时间5~10d,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创口小、易愈合、疗效确切,加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思良;张宇;齐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通过对45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观察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血糖转归的影响.
作者:张菊亮;宋红波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研究常规监测早产儿血清皮质醇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 于早产儿出生后24h内采集静脉血1~2 ml,测定患儿皮质醇水平.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窒息、消化道出血、机械通气等因素对早产儿皮质醇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于同期出生的154例足月产新生儿皮质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儿出生后24h内外周血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出生后14d 外周血血清皮质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质量、消化道出血、机械通气对早产儿外周血血清皮质醇具有明显影响作用.结论 早产儿外周血血清皮质醇水平低于足月产新生儿,出生后皮质醇峰值延后,但是对消化道出血、机械通气具有应激反应能力.
作者:葛艳辉;包智洪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肾功不全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n=81)和低剂量组(n=81),分别采用75mg/d和50mg/d氯吡格雷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等指标的差别.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参数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内生肌酐清除率及谷丙转氨酶无明显改变;两组患者轻、中度出血情况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高剂量组重度出血患者明显多于低剂量组.结论 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均具有良好的降血小板聚集率作用,但高剂量用药增加了其重度出血并发症风险,建议临床采用低剂量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作者:何肇东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ES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2周 ESS值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值治疗后第2、3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使患者脑梗死神经功能缺失情况及生活能力明显改善,进而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力川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2例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34 例).对照组给予手术责任制、传统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术前焦虑、恐惧及术后睡眠障碍、腰痛等病史资料比较.结果 实验组术前焦虑、恐惧;术后的失眠、疼痛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这些方面及护理服务满意度上的达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加强了护患交流,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护士不仅为患者提供了舒适的治疗环境,并且给予人性化的照顾,使患者在生理、心里、精神上处于满足舒适状态,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宗旨得到了体现.
作者:蒋红燕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主要压力,并研究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观察2010年3月-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并进行手术的71例乳腺癌患者术后的表现,分析其压力来源并给与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所有患者均出现一定压力,给予相应护理后,显效43例(60.56%),有效21例(29.58%),无效7例(9.86%),总有效率为90.14%.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术后产生压力的概率很高,相应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的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广英;尚立华;张婷 刊期: 2012年第33期
颈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系颈部浅层组织手术,喉罩作为声门上通气工具已有应用于颈部甲状腺切除手术和喉癌造口术中的报道[1-3].从2010年我院引入Proseal喉罩在颈淋巴结核病灶清除术中加以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洁;韩俊杰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时舒芬太尼复合0.5%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根据硬膜外麻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Ⅰ组,舒芬太尼15μg+0.75%左布比卡因10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ml.Ⅱ组,1.73%碳酸利多卡因12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ml.观察两组产妇血压、心率、SpO2、术中镇痛效果、腹壁肌松质量、有无寒颤反应情况、新生儿即刻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镇痛效果于探查时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时段无显著性差异,血压变化和寒颤反应Ⅰ组明显优于Ⅱ组.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镇痛效果确切,循环稳定,并可减少寒颤反应等不良反应.
作者:包天秀;李敏;孙建宏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将93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1例.3组均给于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联合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缬沙坦,4周后测定各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白蛋白/肌酐值(ACR).结果 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UAER 和ACR均明显好转;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治疗后加对照组,两项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与缬沙坦组治疗后比较两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确切,两者联合应用对肾功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柯箫韵;翟海龙;杨细凤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约45%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以蛋白尿作为临床诊断指标,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45%.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性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氧化应激、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1].
作者:符春辉 刊期: 2012年第33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为常见的并发症,且来势凶猛,出血量大,不易止血,易引发出血性休克和肝性脑病,病死率高.但如果及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患者出血及再出血的机会,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奚琴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功能训练,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56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早期功能训练,出院后康复期训练指导,随诊3~24个月.结果 56例患者中,1例高龄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并发肺炎,1例高龄女患者张力性尿失禁,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康复出院.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其髋部畸形疼痛减轻,稳定性和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结论 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正确康复功能训练,是可以预防并发症,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保护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过程.
作者:刘连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用血塞通注射液400mg加入250~500ml液体内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休息3d,进行第2个疗程.结果 痊愈33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9例,无效者均为10d后才正规治疗.结论 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脑梗死较为理想的药物.
作者:臧文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深静脉穿刺置管在乳腺癌化疗中的应用及护理,并总结经验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69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深静脉穿刺置管化疗方法的应用于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 69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中有67例一次置管成功,2例因导管固定不佳导致脱落而实施了二次置管.没有出现导管堵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细菌感染及药物泄露导致的并发症.结论 在乳腺癌化疗中应用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并进行相应的护理,达到了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慧;李宏羽;曲欣莉 刊期: 2012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