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氟醚与丙泊酚用于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的疗效

张艳清;陈余粮

关键词:七氟醚, 丙泊酚, 烧伤手术, 麻醉维持
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烧伤手术麻醉维持中七氟醚与丙泊酚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烧伤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七氟醚行麻醉维持;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行麻醉维持,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动、呛咳2例,对照组4例.与诱导前比较,两组SBP在插管时及插管后均有所下降.对照组心率与诱导前和插管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诱导前比较,心率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烧伤手术麻醉采用七氟醚维持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率,为手术成功实施创造了条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对急性肺损伤保护的药理作用及研究进展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一种因肺组织内过度、失控的炎症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氧不足、呼吸衰竭、终甚至威胁生命.新随机调查表明,急性肺损伤患者死亡率高达35%~40%,其中28d内死亡率25%~30%[1].中药在预防、治疗ALI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对单味中药及组方保护急性肺损伤的药理作用研究做一综述,为中药在预防、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常龙海;刘志群;范文昌;戚志超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对45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进行干预治疗,观察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患者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对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血糖转归的影响.

    作者:张菊亮;宋红波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红霉素的临床应用三例报告

    本研究通过对临床使用红霉素静脉滴注过程中效价较低的问题,提出增加葡萄糖溶液pH值的方法来提高红霉素效价,并通过临床病例分析,说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作者:陈杰;郭春玉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 观察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快捷免疫组化MaxVisionTM法检测6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及13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COX-2水平.结果 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2.31%(94/130),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15.00%(9/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型无关,而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COX-2高表达,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粟连秀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前置胎盘的期待治疗及护理

    前置胎盘为妊娠晚期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也是导致围生儿及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Nesbitt(1962)报道围生儿死亡率在美国纽约仍高达10%~20%,近年报道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分别<1.5%及8%~12%,但仍是高危妊娠中一个严重问题[1].为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我院对前置胎盘开展积极的期待治疗,于2008-2010年共收治前置胎盘患者78例,获得显著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全珍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新式剖宫产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优点.方法 分析120例新式剖宫产产妇术中、术后情况,并与同期子宫下段剖宫产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娩头难易、术后进食时间及排气时间等.结果 新式剖宫产较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时间平均缩短25min,术后进食平均早6h,术后排气平均早14h,出血量平均减少50ml.对膀胱无干预,术后均无血尿及排尿困难发生.结论 新式剖宫产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素萍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在基层医院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在基层医院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1年12月到本院就诊并进行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单胎妊娠16~28周孕妇328例,所有孕妇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对上述所有孕妇进行的超声形态学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328例孕妇中,经超声检查出胎儿畸形7例,检出率为2.1%.其中以单发性结构畸形胎儿为主,共6例;多发性结构畸形胎儿1例,检出结果与产后临床诊断相符率100%.漏诊5例,漏诊率为1.52%.结论 常规超声检查对胎儿畸形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检查能够准确的检出绝大多数的先天畸形胎儿.在现今的基层医院中,由于条件有所限制,我们应进一步提高对超声仪器的使用质量及技术掌握,使此方法得以广泛推广.

    作者:胡雪珍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儿科住院患儿细菌培养及药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常见的细菌的感染类型,对病原菌的药物耐药以及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儿科血培养的病原菌的类型以及其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000份的临床标本当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的数量为70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00株(57.1%),革兰阴性菌240株(34.3%),真菌60株(8.6%).革兰阳性球菌中,常见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0株,占革兰阳性菌的50.0%.革兰阴性菌中,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85株,占革兰阴性菌的35.4%;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80株(33.3%)和阴沟肠杆菌75株(31.3%).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以及青霉素均全部耐药,屎肠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比率相对较高.结论 表皮的葡萄球菌为儿科的血液培养中,检出的主要的病原菌,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得耐药的菌株逐渐增多,为此,各医疗单位应严格根据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及要求,积极开展有关细菌培养的药敏试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合理地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黄春葵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与护理体会

    颅脑损伤患者多病情危重,常可引起高热,致继发性脑细胞受损.我科从2008年9月-2011年9月对3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用河南省华氏生产的YZK-I医用低温电子冰帽治疗仪持续头部降温,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桂林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22例诊治分析

    目的 总结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收治并经市疾控中心检测确诊的22例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救治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乏力,未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等症状,经一般抗病毒对症支持及中药治疗,2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甲型H1N1流感轻型病例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痊愈.

    作者:梁晓红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将93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1例.3组均给于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联合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缬沙坦,4周后测定各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白蛋白/肌酐值(ACR).结果 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UAER 和ACR均明显好转;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治疗后加对照组,两项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与缬沙坦组治疗后比较两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确切,两者联合应用对肾功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柯箫韵;翟海龙;杨细凤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目的 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2例下肢DVT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急、慢性期病变血管超声表现差别明显.在二维超声上,急性期被栓塞的静脉血管增宽或正常,血栓呈无回声或低回声;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被栓塞血管扩张程度减小,甚至变细,血栓回声逐渐增强,呈中等及偏强不均质回声,并且可以观察到管腔部分再通;在彩色多普勒上,急、慢性期患者均表现为病变部位的静脉管腔内血流消失或充盈缺损.结论 作为方便快捷的无创检查手段,超声是诊断下肢DVT以及评价疗效的首选方法.

    作者:钟毓东;张庆;刘薇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

    随着无创正压通气的广泛开展,其已成为呼吸衰竭的临床常用治疗手段,由于其使用方便,具有痛苦少,舒适乐于接受,院内感染少等特点,其成为呼吸衰竭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我科于2006年以来对20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依据患者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采用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采用BiPAP模式,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秀芹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时舒芬太尼复合0.5%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根据硬膜外麻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Ⅰ组,舒芬太尼15μg+0.75%左布比卡因10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ml.Ⅱ组,1.73%碳酸利多卡因12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ml.观察两组产妇血压、心率、SpO2、术中镇痛效果、腹壁肌松质量、有无寒颤反应情况、新生儿即刻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镇痛效果于探查时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时段无显著性差异,血压变化和寒颤反应Ⅰ组明显优于Ⅱ组.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镇痛效果确切,循环稳定,并可减少寒颤反应等不良反应.

    作者:包天秀;李敏;孙建宏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5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住院时间5~10d,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创口小、易愈合、疗效确切,加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房思良;张宇;齐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方法,总结更为有效的救治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诊疗护理经过,总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结果 6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院前急救时间3.8~12.9min 38例,死亡1例(死亡率2.6%);院前急救时间13.0~23.4min 22例,死亡5例(死亡率22.7%).结论 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措施和分秒必争的急救意识,是临床抢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挽救生命的重要保障,为患者的康复创造出有利条件.

    作者:徐婷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硝酸舍他康唑栓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酸舍他康唑栓治疗单纯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硝酸舍他康唑栓300mg单剂量疗法和克霉唑栓500mg单剂量疗法,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真菌学检查转阴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酸舍他康唑栓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能明显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和局部体征,效果肯定且安全.

    作者:董春林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是医院急诊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是否正确、及时是直接关系到患者存亡的大事[1].护士的悉心护理和积极主动配合,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一个重要因素.2008-2012年我院共接诊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10例,均获救治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祥华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焦虑和不良反应与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焦虑和不良反应与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来我院治疗乳腺癌的患者102例,调查其不良反应及焦虑情况,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 10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和焦虑的心理症状,其中69例发生了口腔溃疡和口腔炎;39例发生了骨髓抑制;10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神经毒性、肝毒性、肾毒性.经过全面细致的护理,10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 耐心细致的护理,可减轻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因药物毒性引起的身体不适和面对癌症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治疗期望.

    作者:孟微微;齐佳;张宇 刊期: 2012年第33期

  • 产后尿潴留应用普林格尔多系统治疗仪的护理

    目的 观察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应用普林格尔多系统治疗仪对9例尿潴留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显效4例,有效2例,一般2例,无效1例.结论 普林格尔治疗仪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简便易行,快速有效,使用安全,易为广大产妇所接受,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赵永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