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微微;齐佳;张宇
目的 探讨肛周脓肿一次性切开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9月肛周脓肿患者90例,行一次性切开术.结果 一次性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方法有效,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 通过对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治疗,有助于减少其发病率,使病患更好地恢复健康,进一步提高临床的治疗水平.
作者:唐鹏;黄明江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功能训练,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56例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早期功能训练,出院后康复期训练指导,随诊3~24个月.结果 56例患者中,1例高龄有慢性支气管炎史并发肺炎,1例高龄女患者张力性尿失禁,经对症治疗后好转康复出院.其余均无并发症发生,其髋部畸形疼痛减轻,稳定性和运动功能恢复和改善.结论 髋部骨折围术期的整体护理和正确康复功能训练,是可以预防并发症,恢复和改善关节功能,保护手术成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过程.
作者:刘连芳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护理的现状,进而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方法 选择我区中的8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访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高血压护理的现状.结果 调查结果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地开展对高血压患者的检查工作不到位;同时检查工作主要的形式是电话和门诊,家访形式较少;另外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患者检查工作主要围绕询问近期血压状况、不适症状和给予一定的健康指导.结论 现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高血压护理工作尚不完善,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作者:康长芸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将93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1例.3组均给于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用缬沙坦,联合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缬沙坦,4周后测定各组患者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白蛋白/肌酐值(ACR).结果 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较治疗前,UAER 和ACR均明显好转;缬沙坦组和联合组治疗后加对照组,两项指标均显著下降;且联合组与缬沙坦组治疗后比较两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确切,两者联合应用对肾功能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柯箫韵;翟海龙;杨细凤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2例下肢DVT患者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急、慢性期病变血管超声表现差别明显.在二维超声上,急性期被栓塞的静脉血管增宽或正常,血栓呈无回声或低回声;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被栓塞血管扩张程度减小,甚至变细,血栓回声逐渐增强,呈中等及偏强不均质回声,并且可以观察到管腔部分再通;在彩色多普勒上,急、慢性期患者均表现为病变部位的静脉管腔内血流消失或充盈缺损.结论 作为方便快捷的无创检查手段,超声是诊断下肢DVT以及评价疗效的首选方法.
作者:钟毓东;张庆;刘薇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总结出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从我院2012年接收的采用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的产妇中随机抽样出100例产妇,和采取其他方式护理的产妇100例分别设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的产妇的采用反馈式宣教的方式进行产后护理;对照组中的产妇采用常规的产后护理.对两组产妇产后的恢复等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产后产妇的下床走动时间为2d,对照组产后产妇的下床走动时间为(3.00±0.32)d;干预组的产妇身体恢复需要53d,对照组的产妇身体恢复需要65d.结论 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母婴同室产妇产后护理有显著的作用,对产妇的恢复和新生儿的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玉红;张良;张瑞青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屈螺酮炔雌醇片(优思明) 对阴道超声介导下的人工流产(负压吸引术) 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160例停经50d内要求终止妊娠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试验组(80例),两组均在阴道超声介导下行人工流产术,试验组术后口服优思明治疗3个周期.结果 试验组子宫内膜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优思明在超导可视人工流产术后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疗效显著,可降低人工流产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冯明月;王中洁 刊期: 2012年第33期
对13例腹部手术后谵妄患者进行观察与严密监测,加强术前与术后护理,做好基础护理,重视心理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早控制症状,促进恢复,提高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
作者:蒋明丽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探讨晚期妊娠缩宫素点滴引产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11月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年龄在21~30岁,无明显头盆不称,内诊宫颈评分≤6分者共184例为观察组,同等条件184例为对照组.两组治疗方法不同,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2d内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低浓度、低输注率、低剂量引产,是晚期妊娠引产的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
作者:赵美琴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约45%并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以蛋白尿作为临床诊断指标,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占糖尿病患者的6%~45%.对糖尿病患者的早期治疗性用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蛋白质非酶糖基化、氧化应激、高脂血症、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1].
作者:符春辉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科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治疗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综合疗效、细菌性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清除率及药物敏感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耐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效果肯定,可有效缓解症状,抗菌作用强,安全有效.
作者:罗勇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产后尿潴留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应用普林格尔多系统治疗仪对9例尿潴留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显效4例,有效2例,一般2例,无效1例.结论 普林格尔治疗仪是治疗产后尿潴留简便易行,快速有效,使用安全,易为广大产妇所接受,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赵永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调查患者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情况,对抗菌药的使用进行规范.方法 选择2009年3月-2011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2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观察组患者存在问题制定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有31例采用了头孢及酶抑复方制剂治疗,有11例采用了联合用药方式用药,8例无故用药持续时间在48h以上,13例出院时携带口服用药.对照组中,有82例采用了头孢及酶抑复方制剂治疗,有34例采用了联合用药方式用药,68例无故用药持续时间在48h以上,78例出院时携带口服用药.观察组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率为81.67%,远高于对照组的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健全,加强监管,能对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进行有效地规范.
作者:刘慧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穿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的疗效,为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30例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采取闭合复位经皮穿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术后进修X线检查与并发症观察,前臂功能评分,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3~6个月,本组30例,优21例,良7例,优良率93.33%.结论 闭合复位经皮穿弹性髓内钉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具有手术损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且并发症发生率底,是治疗儿童前臂骨干双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剖宫产时舒芬太尼复合0.5%左布比卡因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40例行剖宫产术产妇根据硬膜外麻醉用药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Ⅰ组,舒芬太尼15μg+0.75%左布比卡因10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ml.Ⅱ组,1.73%碳酸利多卡因12ml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5ml.观察两组产妇血压、心率、SpO2、术中镇痛效果、腹壁肌松质量、有无寒颤反应情况、新生儿即刻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中镇痛效果于探查时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时段无显著性差异,血压变化和寒颤反应Ⅰ组明显优于Ⅱ组.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镇痛效果确切,循环稳定,并可减少寒颤反应等不良反应.
作者:包天秀;李敏;孙建宏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尿路结石的发病率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2003年3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设其为观察组.另选择100例无消化系统病症,但患有其他病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尿路结石检查,对两组患者尿路结石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有9例患有泌尿道结石,其中5例为确诊患有消化性溃疡后被检查出存在不透X线的结石,2例患者为确诊消化性溃疡之前即诊断存在不透X线的结石,其余2例患者在患病之前即疑似存在结石,经本次全面检查,存在结石情况得到确诊.对照组患者中仅1例患有尿路结石.结论 在对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关注治疗方式的合理性,尽量避免服用易吸收的碱类,鼓励患者多饮水,补充液体,从而有效防止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尿路结石等并发症.
作者:言悦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找出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以提高药房调剂工作质量.方法 收集我院2009-2011年药房调剂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总结,对门诊药房调剂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适当的防范措施.结果 通过对差错的分析,提出了合理措施,使调剂差错得到控制,保证了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结论 对于门诊药房调剂差错问题,应当长期进行监督管理,药剂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重视,严格规范调剂规程,大限度控制预防差错问题的出现.
作者:蔡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观察药物流产联合新生化颗粒终止早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84例.其中采用药物流产联合新生化颗粒流产产妇42例(观察组),采用单纯药物流产产妇4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完全流产率及清宫率分别为95.2、4.8%,优于对照组的85.7%、11.9%;观察组出血14d内结束率为92.9%,高于对照组的59.5%;观察组42d内恢复正常月经为97.6%,高于对照组的71.4%.结论 在常规药流排出孕囊后加用新生化颗粒,可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显著减少阴道出血量及持续出血时间,有助于促进月经的正常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莉 刊期: 2012年第33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有创性护理操作技术,留置针具有韧性好且对血管刺激小等优点,如何稳、准、快、高质量建立静脉通路,提高穿刺成功率就成为留置针应用中的重要操作内容.静脉穿刺成功的前提是保持良好的静脉血管充盈度.我科采取双根止血带结扎,留置针改良进针法,这样明显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彩霞 刊期: 2012年第33期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常见的细菌的感染类型,对病原菌的药物耐药以及分布的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10年2月-2011年12月儿科血培养的病原菌的类型以及其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1000份的临床标本当中,分离出的病原菌的数量为70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00株(57.1%),革兰阴性菌240株(34.3%),真菌60株(8.6%).革兰阳性球菌中,常见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0株,占革兰阳性菌的50.0%.革兰阴性菌中,常见的是大肠埃希菌85株,占革兰阴性菌的35.4%;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80株(33.3%)和阴沟肠杆菌75株(31.3%).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菌株.屎肠球菌对氨苄青霉素以及青霉素均全部耐药,屎肠球菌对庆大霉素耐药比率相对较高.结论 表皮的葡萄球菌为儿科的血液培养中,检出的主要的病原菌,大量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得耐药的菌株逐渐增多,为此,各医疗单位应严格根据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及要求,积极开展有关细菌培养的药敏试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同时合理地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有效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作者:黄春葵 刊期: 2012年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