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菊;吴玉华;许梅莲;吴见安;罗育冰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常见急性中毒之一,在我国因皮肤接触或口服中毒人数众多,其发病急,体内代谢慢,易反复,易猝死.传统的治疗方法抢救成功率较低,病死率高,血液灌流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出进行体外血液循环,利用体外循环灌注器中具有广谱多效吸附效果的活性炭或树脂迅速清除血液中的毒性物质,以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1].我科对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例进行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进行抢救,在灌流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监测和护理,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聪 刊期: 2012年第34期
非甾体抗炎药(non 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NSAID)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且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其他风湿性疾病[1],为各类疾病患者解除痛苦.NSAID的消耗量非常大,据估计,全球每天有3千万人使用NSAID,在我国,NSAID在药品生产中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NSAID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等.在使用NSAID的人群中,约有20%~25%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1)正确诊断,严格掌握NSAID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滥用,避免不必要的长期大剂量使用,不宜使用复方制剂,宜选用单一成分制剂.
作者:杨欣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抢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抢救的创伤性休克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及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患者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效救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有效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低切黏度、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血液流变指标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监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对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随时掌握疗效、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霍永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妇产科常见且严重的急症,可进一步加重而出现子痫、抽搐、昏迷、脑出血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妊高征患者40例,采用了科学、规范、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妊高征患者40例,年龄19~39(29.5±1.5)岁;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孕31~41周,平均36周;其中轻度15例,中度10例,重度15例.孕前均无原发性高血压、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相关病史.
作者:张蕾 刊期: 2012年第3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及母婴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产科服务模式也从以干预为手段的模式转向导乐陪伴分娩.家庭成员是维护产妇健康的重要参与者,家庭支持使产妇更有安全感,减少产妇焦虑.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院产科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将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应用到导乐陪伴分娩中,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产妇420例.
作者:李辉茹;赵金荣;李金凤;韩慈;周爱玲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病损及炎性反应,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及皮温升高.由于部分医师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不够,经验不足,误诊率高.现对我院3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月门诊及住院痛风性关节炎70例患者,在急性发作时血尿酸升高作为阳性指标.其中男66例,女4例;年龄25~71岁,中位年龄47.8岁.其中30例患者在初诊时均被误诊,均为男性,年龄29~68岁,中位年龄为48.2岁,误诊率为42.9%.
作者:方利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益母草膏辅治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2组均给予病因治疗、止血、抗炎后行分段诊断性刮宫,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母草膏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母草膏辅治妇科阴道不规则出血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瑞珍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护理安全防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形成过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善于发现问题,分析查找原因,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为患者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赵丽君;高德华;张惠清;张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将患儿从基层医院转至三级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的一个连续监护与治疗的过程[1].通过对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能较大地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转运前准备、转运途中护理及转运后绿色通道的畅通是保证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的重要条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转运危重新生儿58例,男30例(51.7%),女28例(48.3%);转运年龄:<24h 34例(58.6%),24~72h 17例(29.3%),>72h 7例(12.1%);胎龄<37周39例(67.2%),>37周19例(32.8%);出生体质量≤1500g 12例(20.7%),1501g~2500g 27例(46.6%),2501g~4000g 17例(29.3%),>4000g 2例(3.4%).
作者:胡晓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是指Treit′s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1].部分患者出血量大,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8.0%~13.7%[2].能否快速得到明确病因、定位诊断及有效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以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费用低的优点而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上消化道持续性涌血和小动脉喷血,钛夹止血已被列为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首选方法[3].我科应用内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朋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肾脏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原发性高血压初期即可引起肾小动脉痉挛、肾血流量降低等肾损害的早期改变.本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89例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89例,其中男49例,女40例;年龄36~82岁,中位年龄63岁;病程2~28年,平均12年.
作者:马芳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抗菌药物系指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利用无疑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武器,但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很多不良反应,造成资源的浪费,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势在必行.1 合理用药标准
作者:唐志强;苏百龄;陈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了解肠球菌属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方法 2008年8月-2011年6月从临床标本中常规培养检出185株肠球菌,细菌鉴定应用Microscan Walkaway40全自动分析仪,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185株肠球菌中,主要于尿液、分泌物、痰液和引流物等标本中分离,分别占43.56%、11.65%、7.48%、4.32%.其中粪肠球菌134株(72.43%),屎肠球菌28株(15.14%),其他种类肠球菌23株(12.43%).药敏结果显示对肠球菌敏感的是万古霉素,其次是利奈唑烷、呋喃妥因、氨苄西林、青霉素和氯霉素.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肠球菌属感染时其耐药性明显不同,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以提高疗效、减少医院感染.
作者:李淑敏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产后奶胀且常规定期产检的孕妇2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常规产检的孕妇19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后3d内泌乳通畅情况、乳房胀痛情况、硬结情况以及产后4d泌乳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硬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第2天、第3天、第4天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产后乳房胀痛,有效预防产后奶胀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素芹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即用人工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置换病损的髋关节,以改进人体病残肢体功能、解除疼痛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性关节病及股骨颈骨折[1].护理康复训练在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加快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功能恢复进程.笔者通过对5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3月我院骨科行THA患者63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41~88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例,骨性关节炎3例,髋关节脱位3例
作者:杜娟;易雪松;骆华松 刊期: 2012年第34期
阴道壁血肿是产科临床工作中少见的并发症,血肿发生时血液不能外流,发病隐蔽,诊断易延误,处理不当会危及生命.现将产后阴道壁血肿的原因及护理报道如下.1 原因1.1 技术性问题 (1)产程处理不正确.产程处理不正确可导致第二产程延长,使阴道壁长时间受胎头压迫而致淤血,采用外力增加腹压助胎儿娩出.(2)缝合不当.未从距离切口顶端0.5cm处缝合,切口顶端回缩的血管未被缝合,而发生切口顶端血肿;另有活动性出血的血管未结扎而盲目缝合,以及缝合留有死腔,未达到止血的目的,均会造成血肿.(3)助产技术不佳.会阴水肿及弹性差的产妇分娩时未视情况进行会阴切开助胎儿娩出;助产时胎头娩出过快,均易造成阴道多处撕裂伤而断发血肿.
作者:扈学艳;赵金荣;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结合临床实际,采用DDD(限定日剂量)、DUI(药物的利用指数)及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住院天数,综合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耐药情况,并对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大部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较合理,但其中约30%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超出了DUI≤1的要求.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中,菌株的耐药性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达到了55.7%,而排名第2位的庆大霉素达到了51.1%,其他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等的耐药性也都达到了42.0%.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由于医师在针对患者选用抗菌药物的剂量时主要以常规剂量为主,而并非选用适应证剂量,同时对患者年龄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考虑也不够细致.另一方面,药物经济学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缺乏也是导致ICU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者:潘癸彬;范科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血浆电解质检验与血清检验所得结果间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 随机抽取需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00例,据血小板(PLT)水平将患者分为小于组(22例)、正常组(60例)、大于组(18例),检测血清和血浆中电解质的浓度.结果 血清中Cl-、Na+及K+水平低于血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清与血浆中Cl-、Na+及K+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LT水平越高K+差距越大.结论 PLT的数量将影响血浆电解质的检测浓度,同时也会影响血清的检测浓度,应选择设立检验时可参照的正常血浆电解质浓度范围.
作者:屈锐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治疗近期效果.方法 选取保乳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5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近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 刊期: 2012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