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室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调查分析

潘癸彬;范科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 结合临床实际,采用DDD(限定日剂量)、DUI(药物的利用指数)及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住院天数,综合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耐药情况,并对其中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大部分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较合理,但其中约30%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超出了DUI≤1的要求.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中,菌株的耐药性发展十分迅速,其中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达到了55.7%,而排名第2位的庆大霉素达到了51.1%,其他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等的耐药性也都达到了42.0%.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主要由于医师在针对患者选用抗菌药物的剂量时主要以常规剂量为主,而并非选用适应证剂量,同时对患者年龄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考虑也不够细致.另一方面,药物经济学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缺乏也是导致ICU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锐器伤致腹主动脉破裂1例

    患者,女,23岁.因腹部脐上偏左锐器伤2h于2010年7月20日急诊入院.查体:心率120次/min,血压80/50mm Hg.急性面容,表情痛苦,贫血貌,查体欠合作,心肺(-),脐左上方约2.5cm处见长约3cm的锐器伤口,全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床旁超声:腹腔探查可探及液性暗区,右肝下0.5cm、下腹正中9.4cm×4.9cm,挤压探头后进针深度3.2cm抽出不凝血性液体.

    作者:刘增亮;李杨;张苗;杨兴东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极重度铅中毒患儿1例护理体会

    铅是具有极强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数千年来由于人类的开采和利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由于对铅神经发育毒性认识的不断深入,铅对儿童发育的危害已受到全世界的广泛重视.研究表明,当儿童血铅水平在100μg/L左右时就可产生发育毒性,损害儿童的智能和行为,因此,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于1991年将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修订为当儿童血铅水平≥100μg/L,不管是否具有临床症状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改变,均诊断为铅中毒.根据这一诊断标准,儿童血铅水平≥700μg/L为极重度铅中毒,血铅水平在450~699μg/L为重度铅中毒,而血铅水平在200~449μg/L为中度铅中毒,当儿童血铅水平在100~199μg/L诊断为轻度铅中毒.

    作者:王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川芎嗪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凝血指标[血小板(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PLT、PT、APT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效果显著.

    作者:李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排尿功能训练对子宫广泛切除术后排尿功能恢复及预防尿潴留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排尿功能训练对子宫广泛切除术后排尿功能恢复及预防尿潴留的作用.方法 将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30例,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的排尿功能训练.比较2组残余尿量,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排尿功能训练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的自主排尿功能恢复及尿潴留的预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碧慧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我院口腔科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口腔科消毒效果.方法 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消毒技术规范>口腔科室内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口腔医疗器械、紫外线消毒灯及蒸汽压力灭菌锅进行现场采样检测评价.结果 室内环境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口腔器械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依次为58.3%、94.0%、97.5%、100.0%、90.0%、98.0%和94.7%.结论 环境空气现状、紫外线消毒灯及医护人员手合格率相对较低,消毒工作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青萌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苯丙氨酯药理毒理和临床研究综述

    苯丙氨酯是一种具有镇静作用的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早由Siegfried于1960年成功合成,由日本和德国首先上市.因苯丙氨酯为强效产品,且无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严重不良反应,被我国1995年版药典所收载.<新编药物学>将其归入抗炎镇痛药类,临床主要用于腰背、四肢肌腱炎、韧带损伤、肌肉紧张痛、神经痛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1 药理毒理研究1.1 药效学研究

    作者:苏聪娟;黄占周;于林怡;孙哲;宋亮亮;李杰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高压氧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康复治疗有显著效果.

    作者:林伟巍;何祥中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分析

    全胃切除术是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性手术常用的术式之一,因肿瘤影响全身代谢及消化功能,大多数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因失去胃的正常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且重建的消化道难以恢复胃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术后营养障碍成为临床医师所面临的一道难题[1].我科对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6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胃腺癌行全胃切除术患者29例,其中男20例,女9例.所有患者均无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均无明显恶病质.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方式均采用食管空肠Roux en Y吻合.

    作者:汪军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显微血管减压术的麻醉体会

    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是临床常见病,治疗方法很多,临床首选治疗方法为显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我科自2008年11月-2012年5月,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采用MVD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70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择期行MVD患者70例,男28例,女42例;年龄25~76岁,体质量41~87kg;病程9个月~24年;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其中三叉神经痛30例,面肌痉挛40例.术前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均无异常,均为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药物毒副作用明显、无法耐受药物治疗的难治性患者.

    作者:王启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中枢性高热的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脑肿瘤等中枢系统疾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枢性高热,使脑组织代谢率增高、缺氧加重,使脑损害加剧,并对机体造成不利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降温治疗措施实施越早,脑保护作用就越明显,效果越好[1].我科2011年1-12月确诊为中枢性高热的患者20例(体温38.5~42.0℃),经采用物理降温包括擦浴、冰帽、亚低温脑保护及冰冻输液等方法配合,降温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童玉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3种外用药治疗Ⅰ、Ⅱ度烧烫伤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3种外用药治疗Ⅰ、Ⅱ度烧烫伤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14例烧烫伤患者随机分为A、B、C组3组各38例.A组给予烫伤合剂治疗;B组给予紫花烧伤膏治疗;C组给予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治疗后观察3组临床疗效,并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C组比较,A组的成本-效果比值小.结论 烫伤合剂治疗Ⅰ、Ⅱ度烧烫伤的成本-效果比低,是为合理、经济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亚洲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绝经期后阴道炎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用)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绝经期后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性阴道炎门诊患者3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1例.观察组予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用)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复发率.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阴道用)联合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且不易复发,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昌玉琼;杨松;伏改芬;季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23例

    我科2004年10月-2011年1月收治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23例,施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外伤性白内障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21~62岁,中位年龄37岁;入院时间为伤后2~16h;其中角膜穿孔伤14眼,角巩膜穿通伤9眼;虹膜脱出、粘连13眼,不同程度的晶状体前后囊破裂5眼,眼挫伤者伴瞳孔缘撕裂、外伤性瞳孔散大8眼,玻璃体溢出3眼,严重玻璃体混浊1眼,球内异物存留4眼;术前视力:光感~0.15.

    作者:王文成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痛泻要方加减联合黄连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痛泻要方加减联合黄连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予痛泻要方加减联合黄连素治疗,对照组予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口服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泻要方加减联合黄连素治疗腹泻型IBS有较好疗效.

    作者:曾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高血压危象的诊断和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的 明确高血压危象的诊断要点并探讨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方法 掌握高血压危象的诊治要点,依据高血压急诊、亚急诊的不同情况,降压分别选择静脉给药加口服给药方法或单用口服给药.结果 高血压危象应分为急诊和亚急诊,急诊在院外可舌下含服降压药作初步处理,院内应合理选择静脉给药,在0.5~1h内降至安全水平的目标后,加用或改用口服药;亚急诊一般使用口服给药,根据病情的不同,在24~48h内降低至适当水平.结论 高血压危象的降压治疗应依据病情与个体化,明确不同的降压目标,做到合理用药,才能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何子祥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新生儿窒息234例产妇产科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窒息产妇234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产科窒息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健康提供依据[1].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产妇234例.1.2 方法 以单独调查方式,采用统一选项式问卷调查表,其中包括年龄、孕期、婚姻生育情况、疾病史及服药情况等.1.3 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标准[2] 出生1min评分8~10分为无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中药辅治肝硬化腹水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辅治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高于对照组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辅治肝硬化腹水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旺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活产儿124035例出生体质量<2500g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玉林市活产儿出生体质量<2500g的情况.方法 对2011年玉林市活产儿124 035例出生体质量<2500g的监测资料按区域分7县(区)进行统计.结果 2011年玉林市活产儿124 035例,出生体质量<2500g活产儿5616例,发生率为4.52%,其中北流市发生率高为5.27%(1546/29 341)、容县为4.43%(639/14 418)、博白县为4.15%(1347/32 423)、兴业县为3.77%(420/11 149)、陆川县为4.81%(979/20 363)、玉州区为4.82%(451/9366)、福绵区低为3.35%(234/6975).结论 2011年玉林市活产儿出生体质量<2500g的总发生率相对较低,仍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尽可能降低发生率.

    作者:张春丽;张宁;钟甲萍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压疮患者的预防和护理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1],危险因素与压力、剪切力、摩擦力、营养状况等有关.压疮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笔者针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患者,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健康行为教育和护理,终帮助患者减少了压疮的发生,达到了佳的健康状态.现报道如下.

    作者:田冲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临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探讨

    护理安全是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护理安全防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形成过程,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善于发现问题,分析查找原因,主动帮助患者解决问题;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为患者创造安全的住院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赵丽君;高德华;张惠清;张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