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启明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病情均危重多变,多数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尚不稳定,但部分患者常因进一步的手术或检查需进行院内转运.然而,转运过程中若病情变化处理不及时或护送措施不当,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好评估和充分的应对准备,对提高转运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现就我院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应对措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ICU转运的危重患者620例,除外病情稳定转专科病房的患者.其中,男396例,女224例;年龄2~91岁;多器官功能障碍58例,脑出血222例,重型脑伤164例,复合伤21例,高位颈椎骨折11例,心肺复苏后14例,重症胰腺炎12例,其他118例.所有患者均有1~2条静脉通路,其中带人工气道313例、带各种引流管道482例,转运前呼吸支持87例.
作者:胡晓玲;张飒飒;徐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患者,男,43岁.于2012年5月15日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住院后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3min时出现穿刺部位瘙痒、无皮疹、舌体发麻,即而出现皮疹,喉头部位紧缩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考虑为灯盏花素过敏,立即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给予氧气吸入.患者取平卧位,予氯苯那敏10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m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雾化吸入5min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恢复.
作者:岳艳敏 刊期: 2012年第34期
剖宫产不同于阴道分娩,它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区取出已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手术应用恰当可使母婴转危为安,但手术较大,存在出血、感染和损伤周围脏器等危险[1].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适用于产妇产程进展缓慢、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等.据统计,剖宫产占分娩总例数的15%~20%,且近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2],因此加强剖宫产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实施剖宫产209例,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菊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人工流产术作为意外妊娠的补救措施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手术也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及各种不良反应.目前关于如何减轻人工流产术的痛苦有很多方法,针对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实际情况,选择能被广大患者接受、便于临床应用的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因紧张而使迷走神经兴奋、宫颈口过紧等不利因素,降低人工流产术操作中的并发症[1].笔者近年对人工流产术者实施舒适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站行人工流产术患者302例,年龄19~40岁;孕45~70d;无心、肺疾病及过敏史.
作者:张继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近年来,人工流产手术率越来越高,行人工流产患者大多情绪抑郁、心情紧张,有较多的心理负担[1].现就我院46例未婚妇女人工流产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和宣教分析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46例,年龄19~28岁.1.2 手术及预后均采用丙泊酚静脉注射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2].术中个别患者出现心率减慢、恶心呕吐等症状,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好转.术后1周内阴道流血过多2例,经注意休息、口服促子宫收缩药物后,流血逐渐减少至恢复正常.
作者:张鑫鑫;周爱玲;赵金荣;王海波;李金凤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窒息产妇234例的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产科窒息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孕妇及其新生儿的健康提供依据[1].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产妇234例.1.2 方法 以单独调查方式,采用统一选项式问卷调查表,其中包括年龄、孕期、婚姻生育情况、疾病史及服药情况等.1.3 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标准[2] 出生1min评分8~10分为无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作者:张素丽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探讨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3月该院神经外科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原因为意外拔管、静脉炎、仪器管理和使用不当、基础护理不到位、用药错误、轻度压疮、病情发现不及时.结论 神经外科不良事件由多种因素造成,应制定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以达到减少神经外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田宏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DVT的患病人数呈上升趋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其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分析我院经临床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的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不同时期DVT的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下肢DVT患者79例,其中男40例,女39例;年龄25~72岁;行MR检查58例,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21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患肢肿痛、增粗、皮肤发绀,部分患者出现胫后肌肉疼痛.
作者:杨红玲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产后奶胀且常规定期产检的孕妇2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未常规产检的孕妇19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围生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产后3d内泌乳通畅情况、乳房胀痛情况、硬结情况以及产后4d泌乳量.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通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硬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后第2天、第3天、第4天泌乳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产后乳房胀痛,有效预防产后奶胀的发生,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素芹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采用LCP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永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提高护理质量、防范护理差错和事故、保障护理安全、密切关注护患关系及持续改进工作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重点.随着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法规的实施,患者保护合法权益的意识愈来愈强,同时对规范医护人员的职业行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1].但医疗工作的复杂性、药物学及人体生命科学领域的未知性,使护理行为风险存在于整个医疗活动的全过程.患者各种错综复杂的病情及现代心脏介入手术高科技手段的应用给临床护理带来很多挑战[2].因此,如何认识和防范护理风险,从根本上防止差错和事故的发生,建立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管理机制,增加护理人员的抗风险能力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探讨、研究、解决.
作者:李政红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120例,根据其血清Lp(a)水平分成3组:A组40例,Lp(a)<138mg/L;B组40例,Lp(a)138~306mg/L;C组40例,Lp(a)>306mg/L.比较各组Lp(a)、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Killip≥Ⅲ级患者的比率.结果 A、B组Lp(a)水平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LVEF水平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Killip≥Ⅲ级者比率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p(a)水平升高,LVEF下降,两者呈线性相关(r=-0.76,P<0.05);随着Lp(a)水平的升高,Killip≥Ⅲ级患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结论 Lp(a)与AMI患者心功能有关,Lp(a)越高,LVEF越低,心功能越差,高Killip分级的患者比率越高.
作者:潘云席;郝应禄;胡国春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检验科自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高新检验技术日新月异.由于实验室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商品试剂盒的大量涌进,使实验室呈现工业化的倾向,检验科可供临床医师选择的实验项目也愈来愈多,尤其是检验组合项目的增多或扩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平台.目前由于国家对检验项目的组合尚无统一规定,通常是各实验室间根据项目分类进行组合,笔者就该地区7家医院检验科生化和免疫项目的组合情况进行调查,现分析如下.
作者:魏让;贾瑞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患者,女,23岁.因腹部脐上偏左锐器伤2h于2010年7月20日急诊入院.查体:心率120次/min,血压80/50mm Hg.急性面容,表情痛苦,贫血貌,查体欠合作,心肺(-),脐左上方约2.5cm处见长约3cm的锐器伤口,全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床旁超声:腹腔探查可探及液性暗区,右肝下0.5cm、下腹正中9.4cm×4.9cm,挤压探头后进针深度3.2cm抽出不凝血性液体.
作者:刘增亮;李杨;张苗;杨兴东 刊期: 2012年第34期
苯丙氨酯是一种具有镇静作用的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早由Siegfried于1960年成功合成,由日本和德国首先上市.因苯丙氨酯为强效产品,且无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严重不良反应,被我国1995年版药典所收载.<新编药物学>将其归入抗炎镇痛药类,临床主要用于腰背、四肢肌腱炎、韧带损伤、肌肉紧张痛、神经痛及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1 药理毒理研究1.1 药效学研究
作者:苏聪娟;黄占周;于林怡;孙哲;宋亮亮;李杰 刊期: 2012年第34期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对肺部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肺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已成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尤其是肺内较小病变的诊断是临床诊断工作中的难题,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我院自2003年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3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26~78岁,中位年龄46岁.38例患者经胸部CT检查均证实有肺内肿块,临床经痰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均未确诊.部位:右上肺30例,右中肺10例,右下肺41例,左上肺16例,左下肺23例;病灶直径1~9cm.
作者:夏晓青;李芳;焦晓晖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PE)发病及病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60例PE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其轻重程度又分为轻度PE亚组35例和重度PE亚组25例;另选健康孕晚期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CBC个数和APN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及其亚组CEC数量均少于对照组,且轻度PE亚组少于重度PE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其亚组APN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轻度PE亚组高于重度PE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数量、血清APN水平与PE发病及病情轻重程度有关.
作者:李丽;李季滨;刘新菊;王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抗菌药物系指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物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的开发和利用无疑为抗感染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武器,但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却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很多不良反应,造成资源的浪费,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势在必行.1 合理用药标准
作者:唐志强;苏百龄;陈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由于社会变革、转型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医患关系由传统的单向模式向共同参与型发展[1].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心理也随之发生变化,如医务人员和患者不能互相适应新的心理角色、不能相互理解、不能有效的沟通,会导致医疗纠纷.
作者:王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观察康惠尔透明贴预防难免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住院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康惠尔透明贴组40例和常规组42例.常规组选用10cm厚的海绵垫床,行常规皮肤护理,每2~4小时翻身1次,尿便后温水擦洗会阴部.康惠尔透明贴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康惠尔透明贴.观察2组临床效果.结果 康惠尔透明贴组局部破损、局部红斑及局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惠尔透明贴可明显预防难免性压疮的发生,安全性强,节约了医疗成本及人力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华 刊期: 2012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