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娟
急性肠梗阻是外科较常见的急腹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管,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2007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急性肠梗阻患者72例,均经手术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72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肠梗阻.其中男46例,女26例;年龄60~87岁,中位年龄69.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3h~3周,发病24h内就诊者34例(47.2%),24~72h就诊者15例(20.8%),>72h就诊者23例(31.9%).
作者:杜茂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分析血浆电解质检验与血清检验所得结果间的差异及其原因.方法 随机抽取需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00例,据血小板(PLT)水平将患者分为小于组(22例)、正常组(60例)、大于组(18例),检测血清和血浆中电解质的浓度.结果 血清中Cl-、Na+及K+水平低于血浆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血清与血浆中Cl-、Na+及K+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PLT水平越高K+差距越大.结论 PLT的数量将影响血浆电解质的检测浓度,同时也会影响血清的检测浓度,应选择设立检验时可参照的正常血浆电解质浓度范围.
作者:屈锐 刊期: 2012年第34期
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病情均危重多变,多数患者呼吸、循环功能尚不稳定,但部分患者常因进一步的手术或检查需进行院内转运.然而,转运过程中若病情变化处理不及时或护送措施不当,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1].因此,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好评估和充分的应对准备,对提高转运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现就我院ICU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应对措施,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6月我院ICU转运的危重患者620例,除外病情稳定转专科病房的患者.其中,男396例,女224例;年龄2~91岁;多器官功能障碍58例,脑出血222例,重型脑伤164例,复合伤21例,高位颈椎骨折11例,心肺复苏后14例,重症胰腺炎12例,其他118例.所有患者均有1~2条静脉通路,其中带人工气道313例、带各种引流管道482例,转运前呼吸支持87例.
作者:胡晓玲;张飒飒;徐英 刊期: 2012年第34期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应用广泛的一类抗感染药,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过敏反应较青霉素类少见等优点[1].按抗菌谱和抗菌作用的特点,一般将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分为4代:第1代: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啉等;第2代:头孢呋辛、头孢呋辛酯、头孢丙烯等;第3代: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等;第4代:头孢吡肟、头孢匹罗等.随着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增多,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
作者:李雅玲;李富华;李珊 刊期: 2012年第34期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损害较大.目前临床上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此类疾病尚未广泛开展,但已有文献指出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均有较高的提升[1],它能对靶区进行全方位的照射,同时避免对正常组织的照射,将放疗控制在一个相对可靠的范围,减少了对正常组织的损伤,提高了治疗效果.放疗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患者得不到良好的护理指导常不能坚持完成治疗.所以对于患者在放疗各个时期的护理十分必要,笔者就此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晓俊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临床中对于甲状腺的手术麻醉一般都主张使用一侧颈深丛神经阻滞,一侧颈浅丛神经阻滞,即选择手术操作较多的一侧进行颈深丛神经阻滞,另一侧近行颈浅丛神经阻滞.认为同时进行双侧颈深丛神经阻滞可发生双侧膈神经或双侧喉返神经阻滞,易造成患者严重呼吸抑制.笔者在甲状腺切除术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行错时双侧颈深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无呼吸抑制发生.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行甲状腺瘤切除术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38例,年龄22~55岁,身高155~175cm,体质量55~78kg,术前ASAⅠ~Ⅱ级.
作者:薛志亮;王志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清肺合剂是由川贝母、麦门冬、天门冬、麻黄、桔梗、杏仁、当归、茯苓、陈皮等18种中药组方而成,功能:镇咳、祛痰.临床用于伤风引起的咳嗽多痰、急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疗效显著,尤其对咯痰重者效果较明显.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住院患者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18~70岁,中位年龄44岁;其中急性肺炎及肺化脓症6例,肺结核9例,结核性胸膜炎5例,肺癌9例,慢性支气管炎8例,均伴有不同的咳嗽、咯痰症状.
作者:孙飚 刊期: 2012年第34期
药剂师不仅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精益求精的技术,还应具备良好的协调能力和临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时代发展至今,患者用药是多方面的,药物本身也含有多种成分.中西药结合是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中医药在中国使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患者从医师诊断开方至取药需经调剂阶段,中药剂师的调剂收方、调配、复核、发药过程相当重要,关系到中药调剂质量及临床药效.中医讲究配伍禁忌,如何合理、有效地审查中药处方,将中西医真正有效地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的迫切要求,也是行动方向.我院近年来结合实际总结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中药剂师工作机制和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即用人工髋臼假体和股骨假体置换病损的髋关节,以改进人体病残肢体功能、解除疼痛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髋关节骨性关节病及股骨颈骨折[1].护理康复训练在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能加快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功能恢复进程.笔者通过对5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系统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3月我院骨科行THA患者63例,男42例,女21例;年龄41~88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4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例,骨性关节炎3例,髋关节脱位3例
作者:杜娟;易雪松;骆华松 刊期: 2012年第34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胆石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仅次于阑尾炎,已发展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已成为胆囊疾病治疗的金标准,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胆道损伤已成为LC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者可致终身残疾[1].为减少LC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笔者现将其诊治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LC术后胆管损伤患者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5~57岁.术前腹部B型超声提示胆囊炎、胆囊结石.术前诊断急性胆囊炎6例,慢性胆囊炎3例.经术前准备后行LC术.
作者:梁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足部局部缺血、神经营养障碍和经久不愈的感染,由于致残率高,糖尿病足成为护理工作中的一大难题[1].糖尿病足的发生是内因(局部缺血、神经病变)和外因(创伤、感染)反复作用的结果.几乎所有的糖尿病足均有局部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其中重要的改变是缺血,它是感染产生的必要条件.糖尿病足患者随时受到感染的威胁.烫伤、擦伤、挤伤甚至足本身的重力作用均可引起局部皮肤损伤,造成感染.由于基础疾病常具有不可逆性,部分患者因糖尿病足全身及局部防御机能减退,极难以控制时,需采取截肢手术.据国外报道糖尿病足的截肢率达40%,因此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是决定预后的关键,也是护理上的难点.现将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祥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剖宫产不同于阴道分娩,它是经腹壁切开子宫区取出已成活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手术应用恰当可使母婴转危为安,但手术较大,存在出血、感染和损伤周围脏器等危险[1].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适用于产妇产程进展缓慢、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前置胎盘等.据统计,剖宫产占分娩总例数的15%~20%,且近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2],因此加强剖宫产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我院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实施剖宫产209例,在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凤菊 刊期: 2012年第34期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妇科领域疾病诊断和治疗必不可少的手段,是一种创伤小、出血少、痛苦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手术方法,较易被患者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推广及手术期间低体温对手术患者的影响和腹腔镜手术方式对体温的影响也受到关注.在实施手术的患者中,术中低体温(<36℃)相当常见,有报道轻度低温发生率为50%~70%[1].近几年来国外许多研究表明围术期轻度低体温可明显增加围术期失血量及输血量,导致苏醒延迟且增加术后的不适感.笔者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低体温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年龄22~70岁;其中子宫肌瘤剔除术38例,卵巢囊肿28例,宫外手术27例,异位妊娠3例,其他4例.
作者:李云萍;王宇平;王丽云;李红艳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在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46例结核性脓胸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4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临床治愈132例(90.4%);术后脓胸复发4例(2.7%),发生支气管胸膜瘘7例(4.8%),死亡3例(2.1%).结论 适时的外科治疗,是结核性脓胸的佳治疗方法.
作者:蒋国顺;崔会专;王辉;周金强;李金波;屈志刚;胡亚锋;伍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患者,男,43岁.于2012年5月15日以慢性肾小球肾炎入院.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住院后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3min时出现穿刺部位瘙痒、无皮疹、舌体发麻,即而出现皮疹,喉头部位紧缩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考虑为灯盏花素过敏,立即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给予氧气吸入.患者取平卧位,予氯苯那敏10mg肌内注射;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mg+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雾化吸入5min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生命体征恢复.
作者:岳艳敏 刊期: 2012年第34期
合理用药是以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为基础,有效、安全、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合理用药是患者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必要条件,也是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不合理用药的后果十分严重,首先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并可造成某些药源性疾病的新流行病学趋势,是形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为此我院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措施和办法,报道如下.1 推动临床合理用药的措施和办法
作者:毛疆民 刊期: 2012年第34期
茧症(abdominal cocoon,AC)是一种罕见的腹部疾病,临床认识不一,故名称较多,如小肠禁锢症、小肠茧状包裹症、小肠节段性纤维包裹症和糖衣肠、硬化性腹膜炎,此病理状态首先由Cleland于1868年记载为腹膜包裹症,1907年Owtochinnitow称之为腹膜炎性纤维包裹症,1978年有学者将其命名为AC,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其病因至今不明,由于临床极少见,表现又缺乏特异性,故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治疗等方面也存在较多争议[1].2008-2011年我院收治AC患者4例,现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该症特点及诊治方法.
作者:王家坡;张苗;许爱国;童艳兰 刊期: 2012年第34期
目的 探讨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健康的影响.方法 通过产后访视护理干预,统计、分析1100例新生儿产后住院期间及产后访视期间常见病发病情况及不良习俗发生情况.结果 1100例新生儿在产后访视期间的常见病发病率及不良习俗发生率均高于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产后访视护理干预可及早发现新生儿病情,保障新生儿健康.
作者:陈小菊;吴玉华;许梅莲;吴见安;罗育冰 刊期: 2012年第34期
非甾体抗炎药(non steroidal anti inflammatory drugs,NSAID)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且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及其他风湿性疾病[1],为各类疾病患者解除痛苦.NSAID的消耗量非常大,据估计,全球每天有3千万人使用NSAID,在我国,NSAID在药品生产中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物的第二大类药物.目前临床上常用的NSAID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美洛昔康等.在使用NSAID的人群中,约有20%~25%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1)正确诊断,严格掌握NSAID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滥用,避免不必要的长期大剂量使用,不宜使用复方制剂,宜选用单一成分制剂.
作者:杨欣 刊期: 2012年第34期
患者,男,12岁.主因腹痛、恶心、呕吐7h入院,于7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持续性、阵发性绞痛,时轻时重,无右肩反射痛,伴恶心、呕吐2次,呈非喷射状,呕吐物均为胃内容物,约50ml,无宿食味,无发热、抽搐,无腹胀、腹泻,无咳嗽、咯痰,无气喘、呼吸困难,肛门排气正常.查体:T 36.4℃,HR 92次/min,P 21次/min,BP 96/62mm Hg(1mm Hg=0.133kPa).痛苦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皮下出血点及皮疹,未触及肿大浅表淋巴结.口唇红润,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92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作者:陶俊;徐春玲;秦斌 刊期: 2012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