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新生儿转运58例护理体会

胡晓娟

关键词:新生儿, 危重, 转运, 护理
摘要:危重新生儿转运是将患儿从基层医院转至三级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的一个连续监护与治疗的过程[1].通过对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能较大地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转运前准备、转运途中护理及转运后绿色通道的畅通是保证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的重要条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转运危重新生儿58例,男30例(51.7%),女28例(48.3%);转运年龄:<24h 34例(58.6%),24~72h 17例(29.3%),>72h 7例(12.1%);胎龄<37周39例(67.2%),>37周19例(32.8%);出生体质量≤1500g 12例(20.7%),1501g~2500g 27例(46.6%),2501g~4000g 17例(29.3%),>4000g 2例(3.4%).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无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无气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9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无气腹腹腔镜组52例和气腹腹腔镜组46例.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血压、血气分析和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无气腹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于气腹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气腹腹腔镜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及剩余碱水平均优于气腹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气腹腹腔镜组出现术后上腹部胀感及肩部酸胀不适19例(36.5%)少于气腹腹腔镜组的43例(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均未出现发热病例,均无腹腔脏器损伤及出血等情况,且术后均未应用镇静剂.结论 无气腹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可行,对于直径≤6cm的子宫肌瘤更具安全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黎;张文先;杨雪梅;甘萍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在导乐陪伴分娩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及母婴保健的需求不断提高,产科服务模式也从以干预为手段的模式转向导乐陪伴分娩.家庭成员是维护产妇健康的重要参与者,家庭支持使产妇更有安全感,减少产妇焦虑.自2010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我院产科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将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应用到导乐陪伴分娩中,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1月-2011年5月我科收治的产妇420例.

    作者:李辉茹;赵金荣;李金凤;韩慈;周爱玲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中西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期偏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期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梗死后期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2ml及5%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穴位注射;对照组仅予维生素B1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2ml及5%利多卡因注射液1ml穴位注射.观察2组临床疗效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及穴位注射总时间.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治疗组住院时间及穴位注射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脑梗死后期偏瘫,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可显著减少住院时间,降低家属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睿智;李卫娜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持续腰大池引流的护理

    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是主要的致死、致残并发症[1].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能快速清除积血,减轻脑膜刺激征和脑血管痉挛,缩短病程,改善预后,促进恢复,因此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开展[2].我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行持续腰大池引流,通过严密的监测、有效的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颅内动脉瘤患者14例,其中男9例,女5例;年龄24~72岁,中位年龄48岁;均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作者:闫冬梅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基层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人们法律知识的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普遍增强,对医疗保健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纠纷已成为舆论媒体和百姓的热门话题.由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不到位、护理人员素质不高及责任心不强和医患沟通不够等原因,临床工作中常出现护理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护理安全和医院的医疗质量及信誉.因此,在新形势下,医院应强化安全管理,提高风险意识,严防护理缺陷和纠纷的发生[1].1 影响因素

    作者:谢玲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阑尾肿瘤56例外科治疗临床体会

    阑尾肿瘤是普外科一种较少见疾病,分类有类癌、囊性肿瘤和腺癌[1].因缺乏临床特异性症状、体征,而且临床表现与急性或慢性阑尾炎较相似,且常同时合并阑尾炎,所以较易误诊.本文对我县近10年来56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阑尾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阑尾肿瘤患者56例,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8~79岁,中位年龄53岁;阑尾黏液囊肿28例,阑尾假性黏液瘤4例,阑尾类癌16例,腺癌8例.分别以急慢性阑尾炎、阑尾脓肿、回盲部肿瘤及肠梗阻收入院,术前均未明确诊断.

    作者:沈旭军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危重新生儿转运58例护理体会

    危重新生儿转运是将患儿从基层医院转至三级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的一个连续监护与治疗的过程[1].通过对危重新生儿的转运能较大地提高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转运前准备、转运途中护理及转运后绿色通道的畅通是保证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的重要条件.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转运危重新生儿58例,男30例(51.7%),女28例(48.3%);转运年龄:<24h 34例(58.6%),24~72h 17例(29.3%),>72h 7例(12.1%);胎龄<37周39例(67.2%),>37周19例(32.8%);出生体质量≤1500g 12例(20.7%),1501g~2500g 27例(46.6%),2501g~4000g 17例(29.3%),>4000g 2例(3.4%).

    作者:胡晓娟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内镜金属夹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是指Treit′s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1].部分患者出血量大,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8.0%~13.7%[2].能否快速得到明确病因、定位诊断及有效治疗,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以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费用低的优点而受到高度重视.特别是对于上消化道持续性涌血和小动脉喷血,钛夹止血已被列为上消化道出血止血的首选方法[3].我科应用内镜金属钛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朋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辅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辅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腹泻型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口服治疗.2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腹泻型IBS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晓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各24例,观察组予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对照组予阿托品单独治疗.观察2组中毒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联合阿托品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明显提高救治成功率,是治疗中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组合.

    作者:邱琼雄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脂蛋白(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脂蛋白(a)[Lp(a)]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AMI患者120例,根据其血清Lp(a)水平分成3组:A组40例,Lp(a)<138mg/L;B组40例,Lp(a)138~306mg/L;C组40例,Lp(a)>306mg/L.比较各组Lp(a)、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及Killip≥Ⅲ级患者的比率.结果 A、B组Lp(a)水平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LVEF水平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Killip≥Ⅲ级者比率低于C组,且A组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p(a)水平升高,LVEF下降,两者呈线性相关(r=-0.76,P<0.05);随着Lp(a)水平的升高,Killip≥Ⅲ级患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结论 Lp(a)与AMI患者心功能有关,Lp(a)越高,LVEF越低,心功能越差,高Killip分级的患者比率越高.

    作者:潘云席;郝应禄;胡国春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分娩期并发症之一,发病突然,来势凶猛,若不及时抢救,可危及产妇生命,目前仍是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之首[1].因此,防止产后出血是妇幼保健和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原因,其中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常见.现对我院2010年1月以来年经阴道分娩发生产后出血产妇7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路静;任胜巧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近期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治疗近期效果.方法 选取保乳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45例作为治疗组,另选取同期采取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近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春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对肺部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肺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已成为临床医师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尤其是肺内较小病变的诊断是临床诊断工作中的难题,近年来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为临床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我院自2003年始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38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26~78岁,中位年龄46岁.38例患者经胸部CT检查均证实有肺内肿块,临床经痰细胞学及细菌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均未确诊.部位:右上肺30例,右中肺10例,右下肺41例,左上肺16例,左下肺23例;病灶直径1~9cm.

    作者:夏晓青;李芳;焦晓晖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妇产科常见且严重的急症,可进一步加重而出现子痫、抽搐、昏迷、脑出血等并发症,严重时危及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我院2011年1-12月收治妊高征患者40例,采用了科学、规范、有效的整体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妊高征患者40例,年龄19~39(29.5±1.5)岁;其中初产妇25例,经产妇15例;孕31~41周,平均36周;其中轻度15例,中度10例,重度15例.孕前均无原发性高血压、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相关病史.

    作者:张蕾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中药辅治肝硬化腹水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辅治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8%高于对照组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辅治肝硬化腹水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兴旺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子痫前期患者循环内皮细胞数量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和血清脂联素(APN)水平变化与子痫前期(PE)发病及病情轻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60例PE患者作为试验组,根据其轻重程度又分为轻度PE亚组35例和重度PE亚组25例;另选健康孕晚期妇女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清CBC个数和APN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及其亚组CEC数量均少于对照组,且轻度PE亚组少于重度PE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其亚组APN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轻度PE亚组高于重度PE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数量、血清APN水平与PE发病及病情轻重程度有关.

    作者:李丽;李季滨;刘新菊;王莉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芪地固肾丸改善糖尿病早期肾病尿蛋白漏出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芪地固肾丸改善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尿蛋白漏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地固肾丸9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金水宝胶囊4粒口服,每天3次.均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VER)、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BG、2h PG、UVER、TC及TG水平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虽降低,但仅FBG与2h P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地固肾丸能较好地改善糖尿病早期肾病症状,减少尿蛋白漏出,对糖尿病早期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会玉;高怀林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及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低切黏度、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的差异.结果 糖尿病组血液流变指标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监测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对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随时掌握疗效、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霍永华 刊期: 2012年第34期

  • 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方法 统计该院住院药房2011年1-12月退药单据,对退药科室、退药数量及退药原因进行列表分析.结果 该院住院药房2011年1-12月共退药1360次,退药科室排名前3位依次是肿瘤科、消化内科、脑外科,退药原因主要是患者出院、患者拒绝使用、药物过敏.结论 退药可能由多个部门引起,医院各个部门均要高度重视退药现象,做到各司其职、协同合作、妥善处理.

    作者:赵娟妮 刊期: 2012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