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松涛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0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的HbAlc.并与8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标本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HbA1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对病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定有重要的意义,应和血糖同时测定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作者:韩爱芳;高晋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子宫妊娠的产妇亦随之增多.瘢痕子宫引起子宫肌层损伤和子宫内膜炎症,影响孕期的病理生理.故再次剖宫产时,临床问题亦明显增加.现就我院2008-2010年瘢痕子宫剖宫手术123例的麻醉体会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旨在减少手术麻醉的风险.
作者:韩雪飞;滕范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我国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及加入世界卫生组织(WTO),医疗服务将进一步市场化.新时期医疗卫生领域的资本市场、服务市场、人力市场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医院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而要经营好医院,确保医院在卫生改革的浪潮中不被淘汰,使活动收到一定的效果,首先在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中要确立两个新观念.
作者:王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医院感染管理在我国相比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以及我国卫生部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取得迅猛发展.并于1992年5月19日成立了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许多感染管理的新理念不断涌入,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相继出台.如何让我国医院感染管理蓬勃发展,是各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作者:杨南英;林瑞凤;林素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螺旋CT与超声相结合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Klatskin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及超声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采用螺旋CT与超声相结合的检查方法,有21例检出并显示侵及范围,正确率达到90%以上,只有2例误诊为单纯性胆道炎症.结论 螺旋CT与超声联合应用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细胞癌诊断准确性,为术前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作者:高芳;朱纹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NTERGR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分别对45例患者的血清和末梢血进行测试,测得的数据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7.27±3.41)mmol/L和(7.87±3.30)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r=0.91,P<0.001).结论 标本未及时测定是引起血清血糖值假性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使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刘德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现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同时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现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高,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孙咏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抗感染药物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目的 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终治愈疾病.但在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本文根据目前用药情况,就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问题讨论分析.
作者:朱道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现察自拟消淋汤治疗女性2型糖尿病无症状菌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中药口服并外洗,对照组口服抗生素,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尿常规、中段尿培养等指标,对比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0.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尿耐药菌、真菌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可有效治疗女性2型糖尿病无症状菌尿,并可减少复发.
作者:张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小儿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引起小儿FC的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有效降温是防治FC复发的关键.结论 FC反复发作易发展为癫痫,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作者:贺良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对186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所出现的19例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过程的探讨,认为在应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中,正确的操作和严格的护理及密切的观察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作者:赵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系统评价散结镇痛胶囊(Sanjie analgesic capsule,SAC)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以期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全面检索SAC治疗EMT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按Jadad量表评价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单纯性药物治疗EMT时SAC组临床有效率、妊娠率均高于激素组(P值分别为0.002和0.01),其不良反应率尤其肝功能损害率明显低于激素组(P值分别为<0.00001和0.0003);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EMT后辅以药物治疗SAC组临床有效率、妊娠率与激素组无明显差别(P分别为0.52和0.12),其肝功能损害亦明显低于激素组(P<0.00001).倒漏斗图基本对称,发表偏倚较小.结论 SAC治疗EMT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还需要严格设计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作者:周娟;惠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护理干预对精神病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40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护理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阴性精神症状量表(SANS)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和SANS评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康复组的SAS、SDS和SAN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精神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康复效果.
作者:严献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对2009年1月1日-6月30日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门诊医疗服务中心定海路门诊部接诊的237例失眠患者的门诊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社区门诊中60岁以上的失眠患者占失眠总人数的88.6%,以70~79岁者居多,占55.3%.<60岁的患者中以女性居多.社区门诊失眠患者苯二氮()类药物的使用率为99.6%(236/237),唑吡坦类药物的使用率为0.其中18.1%(43/237)的失眠患者长期连续使用苯二氮()类药物10年以上.结论 社区门诊失眠患者镇静催眠药的使用率较高,以使用苯二氮()类药物为主,社区门诊患者在镇静催眠药的使用上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需要引起社区医师的重视.
作者:方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为了深入贯彻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达到山西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评细则的具体要求,医院领导审时度势、高度重视,我院作为我省首批35家重点联系医院(县医院6家),在2010年3-12月创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作者:范玉玲;刘秀玲;聂俊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护理,可以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
作者:乔真;赵小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佳降糖速度.方法 选取3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现察组16例,降糖速度控制在<4mmol·L-1·d-1,对照组15例,降糖速度控制在4~6mmol·L-1·d-1,比较两组患者降糖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现察组治疗后患者LVEF显著高于治疗前(t=21.320,P<0.05)和治疗后的对照组(t=13.624,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前提下,降糖速度控制在<4mmol·L-1·d-1,能使患者受损的左心功能得到逆转,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宁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可减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面积越小,疗效越显著,尤其是在2h内溶栓更佳[1-2],病死率较低.但静脉溶栓也有一定的风险,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加强护理配合有特别的意义.
作者:丁先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鞍山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发病趋势,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 对鞍山市现有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报表和个案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新生儿筛查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结果 9年中,鞍山市确诊CH患儿90名,总患病率为3.97/万,并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5;冬春季节与夏秋季节患病率之比为2.14:1;患儿中高龄产妇所生占16.67%,二胎占18.89%;未发现CH的患病率存在户籍、出生体质量、分娩孕周等的差异.结论 鞍山地区CH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冬春季节出生,女性新生儿、高龄产妇及二胎或多次妊娠可能是CH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虹玉;包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现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采用静脉滴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对溶栓后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66例AMI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溶栓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观察其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冬氨酸钾镁能明显减少AMI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少并发症.
作者:黄纪文;冯艳翠;黄笑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