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

丁先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早期溶栓, 护理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可减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面积越小,疗效越显著,尤其是在2h内溶栓更佳[1-2],病死率较低.但静脉溶栓也有一定的风险,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加强护理配合有特别的意义.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乳腺癌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 将我科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针对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缺乏、恐惧、担心愈后悲观失望的心理进行心理护理,明显改善患者情绪,使患者树立战胜疚病的信心,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结论 心理护理对患者特别是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乳腺癌的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覃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合理应用的新共识

    总结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呼吸系统感染的诊疗指南、指引、规范和多中心研究成果,尤其是我国呼吸领域的专家共识.引入了指导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合理应用的新循证学成果,纠正了许多错误观点及习惯,介绍抗菌药物在呼吸系统合理应用的新共识.

    作者:何双兰;冯起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急性心肌梗死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发病快、死亡率高.针对心肌梗死不同时期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疾病的好转和稳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观察人院初期、治疗期间及出院前患者的心理变化,适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可降低或防止再次梗死及心源性死亡,以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武玉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颈癌的治疗进展

    宫颈癌是第二大女性高发恶性肿瘤,宫颈癌的手术治疗观念正在向改善疗效的同时尽量缩小患者创伤方向转变;以顺铂为主的单药或多药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新的靶向药物的研发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本文就近年来宫颈癌的手术及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韩冰;冯凤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临床探讨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手术的原因,探讨及时中转手术对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923例行LC患者,其中LC中转开腹25例(2.7%).回顾性分析LC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LC中转开腹的原因.结果 LC中转开腹的主要原因为胆囊周围黏连、Calot三角显露不清或无法解剖、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解剖变异、出血以及胆管损伤.结论 LC适时中转开腹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长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我院2008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08年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抽取本院3544张药房麻醉药品处方,对处方的一般情况、药品用量、药品金额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情况.结果 用药频度(DDDs)值大的是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DUI>1,芬太尼针DUI>1,其他麻醉药品DUI均<1.结论 本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芬太尼注射液和吗啡缓释片在使用中还存在用法、用量使用不合理问题.

    作者:牛绍利;尹文光;宋瑞;俞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舒筋通络颗粒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现察舒筋通络颗粒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患者分为药物配合手法组和纯手法组,两组各45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药物配合手法组显效率为80.0%,纯手法组显效率为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 手法治疗能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舒筋通络颗粒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更确切.

    作者:孙润芳;李建仲;薛为民;张宝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小儿高热惊厥6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小儿高热惊厥(FC)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小儿F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引起小儿FC的常见原因是上呼吸道感染,有效降温是防治FC复发的关键.结论 FC反复发作易发展为癫痫,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作者:贺良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肱骨内上髁骨化中心损伤(附100例分析)

    本文对100例儿童肱骨骨化中心损伤病例的X线征象,结合临床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据其损伤的X线征象,将其分为8型.并着重对肱骨内上髁骨化中心正常解剖,损伤特点,诊断难点进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肱骨内上髁骨化中心损伤病例中,男73例,女27例,小6岁,大18岁,右侧损伤65例,左侧损伤35例.

    作者:陈玉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及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35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及胰岛素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糖尿病足部溃疡(1~2级)患者在抗菌、清创及降血糖等治疗基础上用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及胰岛素外敷治疗溃疡局部,1次/d,总疗程3个月,观察治愈率、好转率.结果 治愈22例(占62.8%),好转9例(占25.7%),无效4例(占11.4%),总有效率为88.5%.结论 复方丹参、654-2注射液及胰岛素局部外敷治疗糖尿病足部溃疡,消除局部高血糖状态,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抵抗力,利于溃疡愈合,有较好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堪宝;范书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我院2009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生脉注射液100ml+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尿量.结果 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88.0%(22/25)显著高于对照组72.0%(1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AP、HR、尿量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但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疗效较好,能有效减低病死率.

    作者:王清嵩;张立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白芨灌肠液治疗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社区应用前景

    目的 探讨复方白芨灌肠液对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社区应用前景.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46例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3例,均给予抗炎、抑制免疫反应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白芨灌肠液灌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结肠镜表现、粪便常规及C-反应蛋白、血沉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严重程度、结肠镜表现、粪便常规、C-反应蛋白及血沉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白芨灌肠液可以有效降低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C-反应蛋白、血沉水平,并能较好改善临床症状、结肠镜表现、粪便常规,治疗效果显著,为社区合理、安全、有效防治该病提供了实践基础.

    作者:武玉俐;孙冰;董青;马利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在治疗小儿皮肤擦挫伤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在小儿皮肤擦挫伤中的治疗效果和应用前景.方法 将2005-2008年168例小儿皮肤擦挫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3倒,对照组85例,治疗组创面全程采用湿润烧伤膏及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呋喃西林、利凡诺等药浸纱条.通过比较有效率及一期愈合率,判断湿润烧伤膏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和一期愈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润烧伤膏及湿润暴露疗法治疗小儿皮肤擦挫伤疗效显著,疗程短,能防止或减少瘢痕形成,操作简单,值得各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崔素霞;邹海滨;李素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拟消淋汤治疗2型糖尿病女性无症状菌尿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现察自拟消淋汤治疗女性2型糖尿病无症状菌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中药口服并外洗,对照组口服抗生素,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表现、尿常规、中段尿培养等指标,对比分析,并进行随访.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为70.5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治疗组尿耐药菌、真菌的检出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可有效治疗女性2型糖尿病无症状菌尿,并可减少复发.

    作者:张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层卫生院药品管理办法的实践与总结

    基层卫生院药房管理工作比较繁琐,其中包括药品管理、人员管理、调剂管理、抗生素合理应用管理、门诊及住院医师处方管理、卫生管理、设施管理等,其中药品管理是核心.我们医院药品管理经历了两种模式,即粗放式管理和精细化计算机网络管理,两种管理模式各有利弊,现分别分析如下.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1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Kugel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Kugel补片,于2006年8月-2007年10月为15例腹股沟疝患者施行无张力修补术.观察手术时间、术后舒适性、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至今均未复发,手术效果满意.结论 Kugel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一个开放的、无张力的、免缝合的经腹膜前途径腹股沟疝修补术式,同时也是微创术式,不需要全身麻醉,只要求较少的组织分离和需要-个比全腹膜外人工材料修补法(TEP)更小的空间,亦无需像经腹腔腹膜前人工材料修补法(TAPP)那样进入腹腔.同样也不同于其他开放手术,本术式能够修补整个腹股沟区,包括内环口、海氏三角以及股管,而且不用解剖、包绕精索.具有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李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鞍山市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趋势及病因探讨

    目的 了解鞍山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发病趋势,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 对鞍山市现有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报表和个案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新生儿筛查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结果 9年中,鞍山市确诊CH患儿90名,总患病率为3.97/万,并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5;冬春季节与夏秋季节患病率之比为2.14:1;患儿中高龄产妇所生占16.67%,二胎占18.89%;未发现CH的患病率存在户籍、出生体质量、分娩孕周等的差异.结论 鞍山地区CH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冬春季节出生,女性新生儿、高龄产妇及二胎或多次妊娠可能是CH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虹玉;包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大鼠体质量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IR)大鼠体质量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高脂组(2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制备IR大鼠模型)8周.8周后高脂组大鼠再随机分为模型组(9只)和替米沙坦干预组(9只).随后替米沙坦干预组大鼠给予替米沙坦5mg/kg灌胃,其余两组则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6周后分别测定体质量(BW)、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IC)]、游离脂肪酸(FFA)、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替米沙坦治疗后大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重量、TC、TG、FFA、FINS显著降低,而ISI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能减轻IR大鼠的体质量和内脏脂肪重量,改善糖脂代谢紊乱,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作者:黄颖睿;汪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改善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疗程2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VFE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磊;徐华;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产道血肿的原因与护理

    产道血肿是指产时与产后数小时内软产道(子宫下段、宫颈、阴道、会阴等部位)发生血肿.其发病隐蔽诊断易被延误,凶此应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避免发生产后出血、继发贫血、感染甚至危及生命.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11例产道血肿,均治愈.现对这11例患者产道血肿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

    作者:张丽霞;陈桂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