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纪文;冯艳翠;黄笑娟
目的 探讨胎儿脐带缠绕孕妇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连续进行胎心宫缩监护,比较现察组(脐带缠绕组)和对照组的胎心率(FHR)改变、羊水Ⅰ~Ⅲ度粪染率、新生儿窒息率、分娩方式、脐带缠绕周数及脐带长度.结果 脐带缠绕组阴道胎吸助产率、剖宫产率、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自然分娩率仍高于剖宫产率.结论 对脐带缠绕的孕产妇加强围生期保健,产时密切监护,适时产科处理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的有效措施.同时说明脐带缠绕的孕产妇不能盲目首选剖宫产术,应密切观察产程,当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时才行剖宫产术,并且脐带缠绕2周或2周以上好选择剖宫产术.
作者:李合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LC)是一种新兴的外科手术治疗手段,是在电视监控下通过腹腔镜实行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对患者全身及腹腔局部的干扰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遗留瘢痕较小等优点,但不少患者往往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脏病、高血压,给LC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危险.因此,做好心脏病和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措施.现将对76例心脏病、高血压行LC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溶栓治疗可减小梗死面积,改善预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梗死面积越小,疗效越显著,尤其是在2h内溶栓更佳[1-2],病死率较低.但静脉溶栓也有一定的风险,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所以加强护理配合有特别的意义.
作者:丁先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在糖尿病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00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的HbAlc.并与8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血标本作对照.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HbA1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对病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判定有重要的意义,应和血糖同时测定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
作者:韩爱芳;高晋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对慢性心功能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7例,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疗程2用.根据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法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心功能分级情况、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SD、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LVESD、LVED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LVFE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磊;徐华;王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的IgG、IgM在产科和妇科人群中的分布,为预防TORCH感染和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产科和妇科人群的风疹病毒、弓形虫、巨细胞病毒的IgG、IgM,并对两组人群进行比较.结果 育龄孕妇风疹病毒IgG阳性率为82.65%,弓形虫1gG阳性率为0.09%,巨细胞病毒IgG阳性率为94.75%;风疹病毒IgM阳性率为9.25%,弓形虫IgM阳性率为3.55%,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率为2.49%.结论 育龄妇女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感染率较高,提示应及早进行育龄妇女TORCH筛查,以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胡春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病例简介患者,女,34岁,主因阴道出血1+月,血β-HCG水平升高入某省级医院就诊.患者平素月经规律,7/30d,量中,无痛经.5月21日阴道出血,在省医院诊刮加取环,病理示:子宫内膜分泌期变化.
作者:刘君;杨春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NTERGR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检测血糖结果的相关性及差异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快速血糖仪分别对45例患者的血清和末梢血进行测试,测得的数据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快速血糖仪测得的血糖值分别为(7.27±3.41)mmol/L和(7.87±3.30)mmol/L,快速血糖仪测得值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得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二者呈正相关(r=0.91,P<0.001).结论 标本未及时测定是引起血清血糖值假性偏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以使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刘德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收冶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现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同时对照组加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现察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9%、9.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满意,且安全性高,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孙咏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为了深入贯彻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精神,达到山西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考评细则的具体要求,医院领导审时度势、高度重视,我院作为我省首批35家重点联系医院(县医院6家),在2010年3-12月创建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作者:范玉玲;刘秀玲;聂俊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硝笨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在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O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组)45例和观察组(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组)45例,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压及血脂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苯地平联合倍他乐克在顽固性高血压治疗中的综合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作为顽固性高血压治疗的方案.
作者:赵苏;杨兴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雌激素对机体各系统的生长、发育,以及人类生殖繁衍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雌激素在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作者:张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肝素钠湿敷治疗老年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 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彻底清创后对照组压疮创面采用庆大霉素换药,实验组压疮创面采用肝素钠湿敷治疗,每天换药1次.结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钠湿敷治疗老年压疮疗效满意,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是治疗老年压疮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吴志梅;李叶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上升,瘢痕子宫妊娠的产妇亦随之增多.瘢痕子宫引起子宫肌层损伤和子宫内膜炎症,影响孕期的病理生理.故再次剖宫产时,临床问题亦明显增加.现就我院2008-2010年瘢痕子宫剖宫手术123例的麻醉体会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旨在减少手术麻醉的风险.
作者:韩雪飞;滕范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通过对186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所出现的19例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过程的探讨,认为在应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中,正确的操作和严格的护理及密切的观察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因素.
作者:赵艳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为严重粉碎性,类型亦较多,以往其治疗方法以牵引为主,但患者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近年来我院采用手术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海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的人就把抗生素当成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非常高.对于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临床上很多疾病也确实属于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多感染,泌尿道的感染,皮肤的感染,但他们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多是细菌感染.
作者:杜海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效果.通过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参附注射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实验依据.
作者:苏泓洁;赵兴吉;向小勇;都定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我院2008年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麻醉药品的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抽取本院3544张药房麻醉药品处方,对处方的一般情况、药品用量、药品金额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其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情况.结果 用药频度(DDDs)值大的是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DUI>1,芬太尼针DUI>1,其他麻醉药品DUI均<1.结论 本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芬太尼注射液和吗啡缓释片在使用中还存在用法、用量使用不合理问题.
作者:牛绍利;尹文光;宋瑞;俞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鞍山地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发病趋势,探讨其发病原因.方法 对鞍山市现有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报表和个案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新生儿筛查按照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进行.结果 9年中,鞍山市确诊CH患儿90名,总患病率为3.97/万,并且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女患病率之比为1:1.5;冬春季节与夏秋季节患病率之比为2.14:1;患儿中高龄产妇所生占16.67%,二胎占18.89%;未发现CH的患病率存在户籍、出生体质量、分娩孕周等的差异.结论 鞍山地区CH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冬春季节出生,女性新生儿、高龄产妇及二胎或多次妊娠可能是CH的高危因素.
作者:张虹玉;包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