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军
番泻叶是一种常见的泻下药,主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在医院中常将其作为肠道检查前的清肠剂,或用来为部分急性便秘患者解除便秘之苦.不少人认为番泻叶属于天然药物,安全可靠,再加上价格低廉、服用方便而自购番泻叶医治便秘或减肥.然而近年来有关番泻叶的不良反应屡屡出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此笔者对其合理使用进行探讨.
作者:魏贤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慢性附件炎是常见妇科疾病,大量普查资料表明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普遍采用抗炎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我院采用超短波辅助治疗慢性附件炎患者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温;张如春;王文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PSVT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胺碘酮组(A组)23例、普罗帕酮组(B组)30例、去乙酰毛花苷组(C组)22例和对照组(D组)20例.A组采用胺碘酮治疗,B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C组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D组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法治疗.观察比较4组有效转复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有效转复率为91.30%,B组为73.33%,C组为54.54%,D组为20.00%.A、B、C组有效转复率均高于D组,且A组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B组为10.00%,C组为22.73%,D组为10.00%.结论 药物治疗PSVT效果优于迷走神经刺激法,胺碘酮转复率高,可考虑应用于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和(或)难治性PSVT患者.
作者:杨夏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手指具有复杂、精细、灵巧的功能,也是人体易受伤的部位.一旦发生断指缺损将严重影响患者生产、劳动及美观,使患者心灵受创.因此,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尤为重要.笔者现将断指再植患者189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薛协颖;王秋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多合并有多种内科疾病,如不能及时治疗胆囊炎症,内科合并症也不易控制,这亦是造成老年急性胆囊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资料通过分析58例农村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李少方;张姣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的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但出血、胆漏、黄疸、腹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LC手术疗效.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17例,对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钟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的常见并发症,是指透析中平均动脉压较透析前下降≥30mm Hg(1mm Hg=0.133kPa),或收缩压降至<90mm Hg,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其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部分患者发生前无明显前兆症状.低血压可造成血液透析的中断或结束,降低透析充分性.另外,低血压也是造成动静脉内瘘闭塞的一个重要因素[1].因此,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低血压,对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提高透析质量、保护动静脉内瘘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靳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小儿口疮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患,以口颊、舌边、上鄂、齿龈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影响小儿的进食和休息,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常用治疗方法为内服消炎药,外敷冰硼散、思密达等药,但其局部刺激性大、疼痛,患儿不易接受,疗程长且效果不佳.
作者:欧翠敏;邵国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安全可靠通道[1].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相比,PICC操作简单、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抗生素、肿瘤化疗、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等需要长期维持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一个安全有效的途径,且可以保护浅表血管网和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其简化了中心静脉穿刺的过程,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
作者:张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老年医疗保健已成为社会广泛研究并日益重视的问题.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机能减退,器官结构发生变化,五官、躯干及四肢的功能也逐渐下降,身体功能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退,老年人往往一人多病,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的情况很常见.笔者现将老年人合理用药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冬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1 病例资料1.1 外感表虚证患者,女,47岁,2005年11月6日初诊,自诉患外感10d余,始以发热,体温38.7℃,曾服扑热息痛好转,热势虽退,但仍恶风汗出不止,经当地乡医治疗数日未果,查其处方用桂枝汤去姜枣加收敛止汗之品,龙骨18g,牡蛎12g,麻黄根6g,浮小麦30g.观患者面容憔悴,着厚衣裤,神疲乏力,肌肤汗出不止,脉浮缓,重按无力,舌淡苔白,脉证合参,证属太阳中风表虚证,然前医以桂枝汤立方何而无效,细思其去姜枣加大量龙牡并麻黄根、浮小麦等敛汗之品,则失桂枝汤调和营卫之功,且收涩之药致敛邪不去.
作者:李元忠;王金亮;侯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糖尿病是严重危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4000万,且仍有增高的趋势,为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医疗负担.妊娠期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称为妊娠期糖尿病,是产科常见的妊娠合并症之一.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影响严重,使自然流产、早产、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羊水过多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由于巨大儿出生率的增加,手术产和产伤机会增多,对母婴的健康危害增加.
作者:周婉萍;姚红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人脑组织厚片的染色方法很多,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白质与灰质中所含髓磷脂的多少这一特性.如用水溶性染料可使髓磷脂少的灰质着色,而髓磷脂多的白质不着色;用脂溶性染料则可使髓磷脂多的白质着色,而髓磷脂少的灰质不着色.笔者现将人脑组织厚片染色标本的制作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中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本院门急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15692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557张占3.55%,其中重复用药占10.41%,联合用药占39.68%,用法用量不合理占42.54%,选药不合理占5.93%,用药与诊断不符占1.44%.前3位不合理用药的临床科室依次为儿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结论 本院门急诊处方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马雪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新药的不断问世、联合用药的增多,药物性肝损害(DILD)也逐渐增多.回顾性分析我院116例DILD患者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敬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常为各种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高.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或慢性炎症.一般是在病毒感染(如感冒、咽痛、腹泻等)后的1~3周内发生.导致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种,主要经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少数肝炎患者可发生心肌炎.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也可通过免疫机制导致心肌炎症.
作者:宋素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本院2009年6~11月对乙型肝炎患者53例进行了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的检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黄亚芝;苏雅拉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且多于院外突然发作.AMI患者早期处于高危状态,并发症多,易猝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相应改变,心血管疾病也呈增多趋势.因而AMI的院前急救显得极为重要.现将本科右心室梗死患者1例的院前急救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蒋彩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窒息是造成围产期新生儿死亡或危及全身各器官、系统并留下终身残疾的主要原因.早期了解窒息后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及时处理,减少不可逆器官损害发生,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3月-2009年3月本院共收治新生儿窒息患儿36例,对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兴华;刘玉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周围面神经炎亦称贝尔麻痹或面瘫,是口腔科常见疾病,此病治疗方法甚多.笔者1990-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面神经炎患者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2例,>45岁25例,20~45岁33人,10~20岁3例,5岁1例.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取决于发病部位,(1)病变在茎乳孔附近表现为全面面瘫52例,患者额纹消失,抬眉困难,或不能抬眉.
作者:滕旭红;王新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