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脑组织厚片染色标本的制作

张中军

关键词:厚片, 人脑组织, 染色标本, 制作
摘要:人脑组织厚片的染色方法很多,其基本原理都是利用白质与灰质中所含髓磷脂的多少这一特性.如用水溶性染料可使髓磷脂少的灰质着色,而髓磷脂多的白质不着色;用脂溶性染料则可使髓磷脂多的白质着色,而髓磷脂少的灰质不着色.笔者现将人脑组织厚片染色标本的制作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的探讨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早进食对乳汁分泌及肠蠕动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24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A、B组各120例.A组产妇于剖宫产术后6h即进食;B组产妇于排气后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结果 A组6~12h内有乳汁分泌及肠蠕动恢复者明显多于B组,肠蠕动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鼓励产妇早进食,可增强其食欲,促进乳汁分泌及肠蠕动顺利恢复,以进一步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彭春杰;王殿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阿司匹林的临床药物研究

    阿司匹林(ASA)早期主要用于止痛、退热、抗炎及抗风湿治疗.20世纪70年代发现ASA在高危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二级预防中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表明,服用ASA的中年男性在5年随访期间首次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下降44%[1].虽然ASA可以显著减低心肌梗死和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是,许多患者并没有正规接受ASA的治疗.本文资料在使临床医师提高对ASA的了解,正规使用ASA,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作者:黄瑾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脑梗死是人们所关心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及致残率都很高,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以往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缺乏有效方法,经过科研人员及临床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目前对该病的诊治有了很大进展,尤其在影像学的早期诊断及早期、超早期溶栓治疗等方面.

    作者:田秀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2型糖尿病的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将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华止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FBG、2hPG、HbA1c水平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华止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俞铖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白血病患者化疗前的心理干预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造血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虽然骨髓移植的方法使部分白血病患者得到完全缓解,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手段仍是化疗[2].而大多数的白血病患者从各种渠道获知化疗可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从而对化疗产生恐惧心理,进而情绪低落对其,甚至拒绝治疗.因此,有必要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使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顺利进行化疗[3,4].

    作者:蔡苑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与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情况和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NDS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ND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奥扎格雷钠是进展型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慧敏;孙艳侠;李海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喹诺酮类药物引发癫痫发作85例文献分析

    氟喹诺酮类药物自1979年人工合成以后,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尽管该类药物的耐受性一般较好,但仍可发生包括癫痫在内的药物不良反应.笔者就国内文献报道中有关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癫痫样发作的个案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沈云霞;顾玲;吕建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痔疮的预防和术后护理体会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饮食辛辣、饮酒吸烟、便秘体弱、久坐、少运动等都是其诱发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对术后患者做术后护理对痔疮的预后也很重要的.

    作者:闻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慢性低血压的护理体会

    临床一般认为成年人动脉血压低于90/60mm Hg(12.8/8.0kPa)即为低血压[1].慢性低血压的诊断需反复多次测量血压才可确诊.产生低血压的原因较多,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常见症状有精神倦怠、无力、健忘、头痛、头晕、恶心、晕厥;也可有心前区压迫感及心悸等类似神经官能症的表现,且常合并某些慢性病及营养不良.

    作者:刘兰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术前护理

    颅内血肿是脑外科常见急症,患者颅脑损伤后直接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一般为颅内高压、意识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病死率和致残率均>50%[1].由于患者自身的生理特点,加上合并损伤多,脑损伤严重,伤后昏迷时间长,因此,伤后并发症发生率很高.

    作者:张晓风;李爱东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面神经炎62例体会

    周围面神经炎亦称贝尔麻痹或面瘫,是口腔科常见疾病,此病治疗方法甚多.笔者1990-201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面神经炎患者6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2例,>45岁25例,20~45岁33人,10~20岁3例,5岁1例.临床表现及发病部位:临床表现取决于发病部位,(1)病变在茎乳孔附近表现为全面面瘫52例,患者额纹消失,抬眉困难,或不能抬眉.

    作者:滕旭红;王新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针吸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近来年,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术前的准确诊断对于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现探讨术前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

    作者:谷志海;武海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病毒性心肌炎11例治疗体会

    心肌炎是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常为各种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其中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高.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所引起的心肌急或慢性炎症.一般是在病毒感染(如感冒、咽痛、腹泻等)后的1~3周内发生.导致心肌炎的病毒有多种,主要经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少数肝炎患者可发生心肌炎.病毒可直接损伤心肌,也可通过免疫机制导致心肌炎症.

    作者:宋素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肺炎的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老年肺炎的治疗方法与护理对策.方法 100例老年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2.0%,总有效率为98.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和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肺炎效果显著,结合综合护理措施可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兰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术后心律失常的监测及护理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AMI急性期由于心肌细胞损伤坏死,而致生命体征及心电活动不稳定,因此在介入手术过程中,常易发生多种形式的心律失常,其中部分心律失常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护士对行急诊PTCA术后的患者进行心电监护显得尤为重要,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陈伟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奉贤区2007-2010年<5岁儿童死亡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2007-2010年奉贤区<5岁儿童的死亡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以2007-2010奉贤区各医疗机构上报的<5岁儿童死亡报告案例为基本资料,分析<5岁儿童死亡情况.结果 2007-2010年活产数为25931例,<5岁儿童死亡190例(7.33‰),其中婴儿死亡116例(61.1%),1~4岁儿童死亡74例(38.9%).婴儿死亡率为4.47‰高于1~4岁儿童的2.86‰,本地户籍儿童死亡率为4.07‰低于外地户籍的9.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前5位死因为:溺水、意外窒息、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及足月小样儿、猝死.结论 采用多种措施是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的主要策略.

    作者:顾维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肱骨外科颈粉碎骨折合并肱骨骨骺骨折1例

    患儿,男,9岁,玩耍时自高处冲击坠落以左上肢着地.主诉:左手掌擦伤,左肩疼痛剧烈,左上肢不能活动,肿胀严重,否认伤后意识丧失及胸痛史,于院外行X线片未处理急转本院.查体:T36.8℃,P 100次/min,R 26次/min,BP 100/80mm Hg(1mm Hg=0.133kPa).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左肩部肿胀明显呈青紫色,左三角肌区域皮肤触觉未见明显减退,左肩部可触及骨擦感,较右侧上肢缩短约3cm,左肘关节屈伸活动及左前臂旋转活动未见受限,左手感觉血运,活动好,左桡动脉搏动有力.

    作者:赵仁富;董占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肝脏是药物浓集、转化和代谢的主要器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新药的不断问世、联合用药的增多,药物性肝损害(DILD)也逐渐增多.回顾性分析我院116例DILD患者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敬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

    本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30例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0例,均为女性,年龄18~45岁,中位年龄30岁,因单侧或双侧乳房肿块就诊.所有患者均行双乳彩色超声检查,提示单乳肿块20例,双乳肿块10例,直径0.5~3cm,平均2.0cm,其中临床可扪及20例,拟诊为乳腺纤维腺瘤20例,乳腺囊性增生10例.

    作者:漆兰;叶村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阿魏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单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43.33%和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3组治疗后(MCV)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和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3组治疗后SCV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后治疗组SCV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阿魏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DPN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黎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