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铖杰
近年来药品安全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为各界广泛关注.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已有半世纪历史,但其安全性问题由来也有着复杂深层原因.
作者:孙绍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高热患者,如术后吸收热、疾病引起高热等,临床通常采用酒精或温水擦浴等方法为其降温,不仅繁琐,而且失效快.本院自制冰瓶,降温快且方便,简述如下.
作者:李志琴;李秀苹;仲雪霞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老年人胆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因老年人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常多种疾病并存,其病情往往发展迅速,手术危险性大,并发症多,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较高[1].本院2006年1月-2010年8月手术治疗老年胆石症患者166例,回顾性分析其诊治过程,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忠南;龚文锋;蒙勤;叶开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2007-2010年奉贤区<5岁儿童的死亡情况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以2007-2010奉贤区各医疗机构上报的<5岁儿童死亡报告案例为基本资料,分析<5岁儿童死亡情况.结果 2007-2010年活产数为25931例,<5岁儿童死亡190例(7.33‰),其中婴儿死亡116例(61.1%),1~4岁儿童死亡74例(38.9%).婴儿死亡率为4.47‰高于1~4岁儿童的2.86‰,本地户籍儿童死亡率为4.07‰低于外地户籍的9.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前5位死因为:溺水、意外窒息、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及足月小样儿、猝死.结论 采用多种措施是降低<5岁儿童死亡率的主要策略.
作者:顾维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番泻叶是一种常见的泻下药,主治热结便秘,积滞腹胀.在医院中常将其作为肠道检查前的清肠剂,或用来为部分急性便秘患者解除便秘之苦.不少人认为番泻叶属于天然药物,安全可靠,再加上价格低廉、服用方便而自购番泻叶医治便秘或减肥.然而近年来有关番泻叶的不良反应屡屡出现,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此笔者对其合理使用进行探讨.
作者:魏贤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痔疮是临床常见病,饮食辛辣、饮酒吸烟、便秘体弱、久坐、少运动等都是其诱发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并对术后患者做术后护理对痔疮的预后也很重要的.
作者:闻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阿魏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对照1组单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对照2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魏酸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传导速度(SCV)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的43.33%和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3组治疗后(MCV)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1和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3组治疗后SCV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治疗后治疗组SCV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阿魏酸钠联合高压氧治疗DPN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黎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IMA作为慢性肾脏患者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标志物的价值.方法 72例慢性肾病患者根据心肌缺血诊断标准分为心肌缺血组、非心肌缺血组各36例,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ACB原理检测3组IMA水平.结果 CKD心肌缺血组、非心肌缺血组I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KD心肌缺血组IMA水平值高于CKD非心肌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A可作为早期诊断CKD患者心肌缺血的灵敏、特异的指标.
作者:王红梅;胡耀华;田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窒息是造成围产期新生儿死亡或危及全身各器官、系统并留下终身残疾的主要原因.早期了解窒息后的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及时处理,减少不可逆器官损害发生,对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3月-2009年3月本院共收治新生儿窒息患儿36例,对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韩兴华;刘玉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股骨颈骨折是我院骨科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高龄老人越来越多,股骨颈骨折的患者也逐年增多[1].临床上以>60岁的老年患者多见.若保守治疗时间较长易产生并发症,如:压疮、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骨折的愈合,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目前认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现将本院骨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30例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南香菊;闫伟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2%~1.0%.本院2007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甲状腺癌患者68例,现对其方法与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蔺建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PSVT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胺碘酮组(A组)23例、普罗帕酮组(B组)30例、去乙酰毛花苷组(C组)22例和对照组(D组)20例.A组采用胺碘酮治疗,B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C组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D组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法治疗.观察比较4组有效转复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有效转复率为91.30%,B组为73.33%,C组为54.54%,D组为20.00%.A、B、C组有效转复率均高于D组,且A组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B组为10.00%,C组为22.73%,D组为10.00%.结论 药物治疗PSVT效果优于迷走神经刺激法,胺碘酮转复率高,可考虑应用于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和(或)难治性PSVT患者.
作者:杨夏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多见于老年人,是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寒冷、感染、理化等因素作用容易引起急性发作,特别是并发哮喘持续状态,病死率极高.本院内科自2005年以来共收治慢阻肺合并重度哮喘患者100例,抢救成功率为70%,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瑞芹;张玲;王会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麻醉前和麻醉后3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体动反应情况、患者清醒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结果 2组麻醉后3min HR、SpO2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无体动反应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 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疼痛更轻,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医疗纠纷频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都难以摆脱.频发的医疗纠纷干扰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频发的医疗纠纷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成为困扰医疗机构管理层和医务人员的一大难题.医疗纠纷的增多是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群众法律意识的提高相关.一方面说明人民群众开始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提出了如何依法行医、规范诊治,优化服务以及如何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关问题.
作者:翟硕;姚武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门诊药房取药流程是就医流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此流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影响着就医过程的整体质量,为了实现既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又降低医疗费用的目标,我院门诊西药房为此进行了探讨,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义奎;李刚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白血病是一种恶性造血系统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1].虽然骨髓移植的方法使部分白血病患者得到完全缓解,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手段仍是化疗[2].而大多数的白血病患者从各种渠道获知化疗可对人体造成一定损害从而对化疗产生恐惧心理,进而情绪低落对其,甚至拒绝治疗.因此,有必要在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对其进行心理干预,使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顺利进行化疗[3,4].
作者:蔡苑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的健康威胁很大,居女性恶性肿瘤第2位.手术切除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其根治手术范围大,有可能损伤胸大肌、胸小肌及神经、血管、淋巴管[1],导致患侧上肢功能障碍.笔者对乳腺癌手术患者35例进行系统的护理和康复指导,重点是患侧上肢功能的分阶段功能锻炼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秀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电风暴又称交感风暴,为24h内自发≥2次室速或室颤(VT/VF)[1],其根本原因是各种因素所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在一些二级预报试验的报告中其发生率达10%~20%.2008年10月-2009年9月本科收治该病患者3例,在对其救治护理中发现,该病具有一定的特点,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藤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使用药物.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指出全球患者1/3死于不合理用药[1].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占用药总数的12%~32%[2].不合理用药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不但增加了有限的社会资金和个人的经济负担,也使人类生存空间的资源日益匮乏.现将不合理用药分析如下.
作者:刘倩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