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钰斌;袁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的优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1].但出血、胆漏、黄疸、腹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LC手术疗效.本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其中出现术后并发症17例,对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钟晓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平川区2002-2009年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后的预防效果.方法 对2002-2009年门诊初诊登记本、结核患者登记本、痰检登记本、季年度报表中的结核患者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80例,其中涂阳肺结核598例(61.02%).598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初治涂阳509例,复治涂阳89例,初治涂阳登记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复治涂阳登记比例逐年下降.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男、女之比为1.61:1,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由2002年的88.89%提高至2009年的100.00%,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治愈率由2002年的66.67%提高至2009年的90.00%.结论 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对结核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魏映丽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开封县新农合心血管住院患者病种的构成比,探讨开封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病种变迁规律.方法 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开封县新农合心血管住院患者13486例,病种参考国际疾病分类(ICD-10),按年度对心血管疾病病种和年龄进行分析.结果 心血管疾病构成比排在前10位的疾病为:冠心病41.47%、高血压病28.61%、肺源性心脏病10.83%、心功能不全1.74%、心律失常1.26%、风湿性心脏病1.18%、心肌炎0.83%、心力衰竭0.81%、心肌梗死0.73%、特发性(原发性)高血压0.54%;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女性患病率和年龄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男性患病率和平均年龄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0~79岁年龄段分布频率占58.40%,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在60~69岁住院率高,肺源性心脏病在70~79岁住院率高.结论 心血管疾病构成比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所占比例排1、2位,肺原性心脏病的住院比例逐年递减;60~79岁是心血管疾病住院的主要年龄段.
作者:徐丹;卢大雷;侯玉;李惠;苏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着临床医学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现有的灭菌技术已不能满足某些不耐高温的精密医疗器械等的特殊需要,而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是继戊二醛、环氧乙烷等灭菌技术之后的新的低温灭菌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我院自2010年9月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技术用于手术室灭菌,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秀霞;刘正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笔者现对基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加深对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并提出相关整改措施.1 现状分析
作者:丁小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腋臭常见于青壮年,女性多见,轻重不等.患者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影响社交,甚至出现人格畸形[1].微创腋臭切除术,因愈后瘢痕隐蔽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本院2005年12月-2010年12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腋臭患者1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国;王建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嗜铬细胞瘤是由嗜铬组织发生的较少见的肿瘤,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10%发生于肾上腺外嗜铬组织,包括腹膜后和后纵隔等部位.虽然大多数嗜铬细胞瘤为良性,但因其合成和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或)肾上腺素,导致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及其他并发症,如心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1].嗜铬细胞瘤患者的麻醉处理比较困难,急剧的循环功能紊乱是麻醉与手术危险的根本原因.本院2000年以来实施嗜铬细胞瘤手术15例,现将其麻醉管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泉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结肠和直肠的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中青年患者多见,呈反复发作,活动期与缓解期交替的慢性炎性过程.活动期常出现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需要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病等疾病相鉴别,并结合结肠镜检或钡剂灌肠结果,方能明确诊断.
作者:胡宪章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患者,男,72岁.既往冠心病史,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史,因”胸闷心悸1h”来院.患者自述近日因”感冒”在社区诊所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药物静脉滴注5d,发病前患者饮用啤酒2瓶.1h前患者感胸闷、心悸;无胸痛及肩背部疼痛,无发热、咳嗽,无腹痛、腹泻.查体:BP 135/70mm Hg(1mm Hg=0.133kPa).
作者:咸会波;于云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PSVT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胺碘酮组(A组)23例、普罗帕酮组(B组)30例、去乙酰毛花苷组(C组)22例和对照组(D组)20例.A组采用胺碘酮治疗,B组采用普罗帕酮治疗,C组采用去乙酰毛花苷治疗,D组采用迷走神经刺激法治疗.观察比较4组有效转复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有效转复率为91.30%,B组为73.33%,C组为54.54%,D组为20.00%.A、B、C组有效转复率均高于D组,且A组高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4%,B组为10.00%,C组为22.73%,D组为10.00%.结论 药物治疗PSVT效果优于迷走神经刺激法,胺碘酮转复率高,可考虑应用于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和(或)难治性PSVT患者.
作者:杨夏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骨盆骨折是指骨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常并发休克、多发伤、多发性骨折、腹膜后血肿、泌尿系统和腹腔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且并发症往往比骨盆骨折本身更为重要.骨盆骨折常见的病因为创伤,如压砸、轧碾、撞挤和高处坠落等;多由于承受强大的外力所致,也可通过骨盆环传达暴力而发生他处骨折;其次为肌肉撕脱伤,多由于暴力的性质、大小和方向的不同引起各种形式的骨折或骨折脱位.该病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1%~3%,是临床上较多见的骨折之一.由于骨盆具有负重、保护盆腔内脏和传递人体载荷的作用,因此严重的骨折不仅会造成内脏损伤,而且对人体的负重会造成严重的影响[1],及时救治与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侯青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来年,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妇女的身心健康.术前的准确诊断对于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现探讨术前针吸细胞病理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意义.
作者:谷志海;武海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成批伤员的特点是突发性强、伤员数量多、伤情复杂、抢救难度大[1],对医院的应急性抢救的组织管理提出了严竣挑战.本院是一所综合性一级甲等医院,承担本矿区及周边地区重要的抢救工作,现回顾性总结了批量伤员的急救护理组织管理流程,以不断完善护理组织管理,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崔琴娥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临床铜绿假单胞菌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对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236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筛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后,再进行改良三维实验对多重耐药菌所产β-内酰胺酶进行分析.结果 在体外药敏实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14种抗假单胞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耐药现象,氨基糖苷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显示出较高的敏感性,分别为环丙沙星(60.6%)、加替沙星(58.1%)、阿米卡星(43.6%)、左氧氟沙星(53.4%);其次是亚胺培南(56.4%)、头孢他啶(49.2%)、头孢哌酮/舒巴坦(40.7%).三维实验结果显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8株(25.0%),产头孢菌素酶(AmpC酶)菌7株(21.8%),同时产ESBLs+AmpC酶菌4株(12.5%).乙二胺四乙酸(EDTA)协同实验检测产金属酶菌5株(15.6%).结论 产ESBLs、高产AmpCβ2内酰胺酶和(或)碳青酶烯酶是本院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菌主要耐药机制.
作者:胡耀华;王红梅;田黎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护理模式的变化,社会需要护士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结构和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这就需要当代护士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的护理教育侧重于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术训练方面,导致人文素质教育存在重大缺陷[1].因此,如何加强护士人文素质继续教育是每个护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作者:徐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肛周脓肿是肛窦感染化脓,蔓延到肛门直肠周围间隙而形成的脓肿,脓肿破溃或切开排脓后,脓腔逐渐缩小即形成肛瘘.以往国内对脓肿及肛瘘一直是按2种疾病进行分期手术,尤其是范围较大的脓肿和高位脓肿,先采取一期脓肿切开引流术,再进行二期肛瘘切开挂线术.2005年1月-2009年1月我科采用脓肿一期切开引流术、脓肿切开对口引流术、脓肿切开挂线术等方法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40例,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洋军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进行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麻醉前和麻醉后3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体动反应情况、患者清醒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结果 2组麻醉后3min HR、SpO2均低于麻醉前,观察组无体动反应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结论 丙泊酚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麻醉效果确切,术后疼痛更轻,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山莨菪碱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足并下肢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1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山莨菪碱,治疗组给予山莨菪碱联合灯盏花素.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下肢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下肢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山莨菪碱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足并下肢动脉硬化优于单用山莨菪碱,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立国;吉淑敏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常用基本的操作技术.如何稳、准、快建立高质量静脉通道,达到安全、快捷的治疗目的,一直是护理工作者不断探索的目标.1 穿刺血管的选择选择适宜的血管是保证输液成功的第一步.
作者:毕良琼 刊期: 2011年第08期
近年来药品安全尤其是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为各界广泛关注.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已有半世纪历史,但其安全性问题由来也有着复杂深层原因.
作者:孙绍春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