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桂发;王晖
1 药源性疾病(DID)1.1 DID定义 任何药物都有两重性,既可防治疾病,又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死亡.随着新药特别是化学药物不断增多,由于临床经验不足,对其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不够,加上某些新药管理不严,易导致临床用药不当、用药过量以及药物滥用,致使药物不良反应及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称为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DID一般不包括药物极量所引起的急性中毒.
作者:陈焕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左心室肥厚(LVH)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1],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通过心脏超声检查,计量左室质量指数是诊断LVH的主要方法.LVH可发生于多种心血管疾病.本文仅就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3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合并LVH的状况进行检测,现报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依据我院临床诊断,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52例,男29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 ±10)岁;冠心病患者53例,男28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7)岁;肺心病患者49例,男27例,女22例,平均年龄(63±9)岁.健康人48例,男23例,女25例,平均年龄(50±5)岁.
作者:鲍建昌;王旭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颈外浅静脉留置针,观察颈外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留置时间、颈外浅静脉留置相关并发症等.结果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95.3%;导管留置时间5~8d,平均6d;静脉输液期间无并发症及液体外渗发生.结论 颈外浅静脉留置针在化疗患者中静脉输液安全可靠,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是肿瘤患者化疗经济、安全的方法之一,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惠兰;邓太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一种能有效减轻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及术后疼痛的护理模式.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B组给予常规护理,A组在术前、术后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前焦虑评分值和术后自觉疼痛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焦虑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自觉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小切口胆囊切除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同时也减轻患者术后自觉疼痛程度.
作者:黄向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不同方法服用胃镜润滑胶浆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采用一种较好的术前准备用药途径,大程度减少患者胃镜检查时的痛苦.方法 通过对300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将胃镜润滑胶浆一次口服;对照组:先将胃镜润滑胶浆含于口腔内4min再慢咽,对两种方法在胃镜检查中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种方法的麻醉、润滑、祛泡效果大致一样,但含服方法易导致呛咳及恶心,影响医生插管及检查,而一次口服胃镜润滑胶浆方法患者没有发生呛咳,医生插管顺利,患者更愿意接受一次口服的方法.结论在胃镜检查中,一次口服胃镜润滑胶浆的方法更值得推广.
作者:刘盛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为某些致病厌氧菌群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导致阴道内生态平衡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有研究资料显示,在早产、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中,BV发病率较高[1].BV可引起多种不良妊娠结局,本研究旨在探讨围生期BV对妊娠结局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2月409例进行常规产前检查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0~35岁,孕周为16~29周.检出BV 63例,检出率为15.4%.BV孕妇的主要症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变稀呈奶状、有异味等.诊断标准参考第6版<妇产科学>中对BV的诊断标准[2].所有孕妇均排除妊娠期合并症、并发症及孕期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刘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型扩张血管药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12月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法舒地尔,观察评价两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2.31,P<0.05).结论 法舒地尔能增加病灶侧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血流速度,对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药物.
作者:孙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中晚期宫颈癌在术前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3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方案采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进行术前的动脉栓塞化疗.结果 23例患者在术前介入治疗后,术后病理切缘,都没有发现肿瘤细胞,提高了治疗疗效.结论 术前介入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有助于减轻临床症状,可以大大提高治疗疗效,是一种非常有效安全的辅助治疗.
作者:曾维曦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本院门诊就诊的58例(73只眼)HSK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0.1%阿昔洛韦滴眼液及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点眼,治疗组加以红肿翳障方加减治疗和中药雾化治疗,对照组加口服阿昔洛韦片治疗.通过裂隙灯显微镜及荧光素钠染色观察角膜炎性反应的转归及愈合情况.治愈患者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6%,对照组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HSK能提高疗效、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
作者:雷春燕;余纯;张夏玲;张一迎;钟凤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河车大造胶囊临床应用于性激素依赖型肿瘤的科学性.方法 对河车大造胶囊及处方中紫河车以及性激素依赖性肿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河车大造胶囊处方中紫河车所含的激素类化学成分可能影响性激素依赖型肿瘤.结论 河车大造胶囊临床应慎用于性激素依赖型肿瘤.
作者:张碧华;高素强;傅得兴;金鹏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手术后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115例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米非司酮组35例,孕三烯酮组40例,术后未用药物者为对照组30例,定期随访,比较3组患者术后疗效、术后复发、妊娠及用药副反应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痛经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米非司酮组和孕三烯酮组术后缓解率、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术后完全缓解率低于其他两组 (P<0.05),复发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P<0.05),3组术后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术后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低、治疗效果可靠,但术后药物治疗未能显著提高妊娠率.
作者:黄珍珍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笔者在20多年的临床实践与教学工作中,积累了较多的用药体会,今介绍给同道.1 辨证论治中的处方艺术辨证论治时,处方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处方是理法之遗绪与体现.通过对药物组成调和,落实于具体的治疗之中,所以处方是连接理论和把握用药的桥梁.处方的组合不仅是医生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一种艺术.1.1 把握通治方 所谓通治方,是指该方能够通治一类疾病.例如:平胃散为化湿之通治方;四物汤是补血的通治方;四君子汤是补气的通治方;保和丸为消食导滞之通治方;越鞠丸为舒郁之通治方等.
作者:张成太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MicroScan WalkAway40和PC 20药敏板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以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高的科室是ICU、呼吸内科和脑外科,标本主要来自痰、分泌物和血.16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MRSA)占31.0%,ICU分离的MRSA占52.6%.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中以21~40岁人群为主,占41.0%;60岁以上的人群24.5%,各年龄段男性感染率均较女性高,ICU感染者40岁以下的患者占47.4%,50岁以下的患者占68.4%.ICU患者分离的38株菌痰标本占78.9%,血标本15.8%.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青霉素耐药率为94.6%,红霉素耐药率56.0%、克林霉素46.4%和四环素47.6%.结论 ICU、呼吸内科和脑外科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前三位的科室,主要患者人群为中青年男性,肺部感染为主,其次是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呈高度的耐药性,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药敏试验敏感性高的抗菌药物.
作者:刘小平;樊尚荣;徐桂彪;孟伟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带环妊娠药物流产的可行性.方法 对126例自愿药物流产的带环妊娠者,予米非司酮150mg 分4次(50mg,25mg,25mg,50mg)共服二日,第三日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观察服药后绒球和节育环排出情况,6h内未完全排出者或阴道流血量多,腹痛剧烈者行清宫术或取环术或取环加清宫术.结果 成功率70.63%,有效率87.3%,成功率与孕囊大小及环位置无关.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终止带环妊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宋建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者的临床症状及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148例亚健康失眠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与试验组(75例),分别采用养心安神法与和胃安神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应用亚健康中医证候测量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量表检测评分.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2%与9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症状总分分别为(166.84±19.75)分和(172.73±23.54)分,治疗后两组的症状总分分别为(101.27±14.06)分和(89.61±15.71)分,两组患者症状总积分降低均较显著,但试验组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分别为64.4%和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对照组与试验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12.00±2.13)分和(12.47±2.68)分,治疗后两组的PSQI总分分别为(10.17±2.26)分和(8.95±1.1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分的变化均较显著,但试验组PSQI总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胃安神法对亚健康失眠治疗效果明显,能显著改善亚健康失眠者的临床症状和睡眠质量.
作者:李绍旦;杨明会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提高冰冻切片质量的方法和体会.方法 细化冰冻切片的切前准备、取材以及切片全过程各个环节.结果 节省切片时间,切片完整均匀,镜下细胞形态清晰,核浆染色对比分明.结论 冰冻切片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对待,精益求精,才能有效提高冰冻切片的质量.
作者:王亮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月经量过多所致贫血的效果,以求探索出一种相当于输血效果的改善术前贫血的治疗方法,来替代术前输血.方法 选用2007-08-2009-09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月经量过多所致贫血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传统西药(富马酸亚铁0.1g,3次/d,维生素C 0.1g,3次/d,叶酸5mg,3次/d )治疗;B组采用中西医结合(西药同上,中药为人参归脾丸9g,1次/d)治疗,同时配合桂圆蛋方(干桂圆肉6g、鸡蛋2个,1次/d)食疗; 疗程均为2周.观察比较治疗前后Hb、RBC、HCT的变化,进而了解贫血的改善程度.化验所用设备为深圳迈瑞DC-5380血液细胞分析仪,试剂与仪器配套.结果 B组较A组患者各项指标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患者HB平均每周增长1~2g/dl,相当于输一个400ml血的治疗效果.结论 中西医结合配合食疗治疗月经量过多所致贫血,疗效显著,完全可替代妇科术前利用输血来改善贫血.
作者:李慧英;陈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和优势.方法 以43例实施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为观察组,以同期行开腹手术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剂、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比开腹手术有明显的优势,但要注意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李艳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我院门诊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为更好地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抽取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2月儿科门诊处方3312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岁和4~6岁的年龄段就诊人数多,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3.37%和35.99%,含抗菌药物处方率为73%,大多为每日给药两次,抗菌药物联用情况较普遍,占86.56%,抗菌药物的应用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为主,注射给药比例为67.80%,口服给药26.72%,肌肉注射1.96%,雾化吸入3.52%.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结构基本合理,但存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抗菌药和抗病毒药联合使用率高,给药途径以注射给药为主等问题,需要临床药师加强与医师的沟通,为临床医师提供新的药物资讯,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
作者:赵辉;刘春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糖尿病足是由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足部麻木变凉,出现肿胀或紫色,感觉减退,疼痛、溃疡及坏疽,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甚至因无法愈合而截肢,糖尿病足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统计显示:12%~25%的糖尿病人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1] ;在糖尿病的截肢患者中,85%是由足部溃疡引起的[2] .随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目前糖尿病足患者多采用降糖、清疮、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有60%左右的患者预后差.为探索有效治疗糖尿病足的新方法,本研究运用常规治疗加中药足浴的方法,利用社区这个基层的医疗管理平台,借鉴于门对门服务形式,采用家庭中可操作的治疗措施,运用动态观察和评价方法,分类与区别治疗方法,对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一丁;高文勇;张伟;杨文婷;朱志刚;郝秋芬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