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红兵;郭锡久;阮兴朝;姜定祥;严中福;刘婷婷
侵袭(invasion)和转移(metastasis)是恶性肿瘤不同于良性肿瘤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之一,也是威胁肿瘤患者生存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有很多关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机制的研究,涉及到DNA的异常甲基化.DNA甲基化(methylation)属于基因表遗传性(epigenetic)的改变,是通过其自身的化学修饰完成的.指由DNA甲基化转移酶(DNA methyhransferase,DNMTs)介导,在胞嘧啶(C)的第五位碳原子上加上一甲基基团,使之变成5-甲基胞嘧啶(5-mC)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富含胞嘧啶鸟嘌呤的CpG岛(CpGislands)上.
作者:张春叶;李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在眶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8例眶骨骨折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复视、限制性斜视等症状,全部行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结果:18例患者手术后伤口均无感染,16例复视、限制性斜视等症状消失,2例上述症状好转.结论: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在眶骨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满意.
作者:王磊;吕改玲;赵向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颌面外伤处理中的诊断和治疗注意事项.方法:总结分析我院收治的37例各类颅颌面外伤伴有颅脑损伤患者,在急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结果:对临床高度怀疑有颅脑损伤的患者,在确保呼吸道通畅、加强全身抗感染和支持治疗的同时,先积极处理颅脑损伤,待病情稳定后及时通过坚强内固定、颌间结扎等方法来恢复咬合功能及外形美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对于颅颌面外伤患者,在大出血急救处理和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抗感染的基础上,应高度警惕颅脑外伤的可能.先处理颅脑损伤,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恢复各项生理功能及外观的处理,是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吕臻;万蕾蕾;宋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康瑞保(Contractubex)在防治唇裂术后瘢痕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将由同一副主任医师完成的40例唇裂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未予任何处理,B组在术后2周开始使用康瑞保涂擦唇裂术后瘢痕,分别于用药后1、3月及半年进行瘢痕评价,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药1月时,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3月、半年时两组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瑞保能有效防治唇裂术后瘢痕畸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唇裂整复术后的整体效果.
作者:何杰儒;何一川;杨卫东;汪湛;肖剑峰;陈文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新型多孔羟基磷灰石/聚乳酸(HA/PDLLA)支架材料的体外细胞相容性.方法:贴壁法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经体外矿化诱导培养、扩增后,与实验组A(含2%HA的HA/PDLLA)、实验组B(含4%HA的HA/PDLLA)及对照组(PDLLA)分别进行体外复合培养;并通过定性及定量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能力、增殖活力,验证细胞材料复合体的成骨活性,比较分析各组支架材料之间的差异.结果:兔BMSCs在三组支架材料的表面均能生长,经体外诱导后在支架材料的表面形成钙结节,实验组A与B细胞的粘附及增殖能力均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兔BMSCs与新型多孔HA/PDLLA支架材料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作者:裴庆国;王宗生;潘可风;蒋欣泉;张秀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早由日本的Kikuchi等[1]描述,故又称Kikuchi淋巴结炎,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亚洲,目前国内从病理学方面已多有报道,但是临床的报告比较少见.因该病多发生颈部淋巴结肿大而常到口腔颌面外科就诊,易与恶性淋巴瘤、颈淋巴结核、败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粒细胞缺乏症等相混淆,由于临床医生缺乏对该病的认识,误诊率可达100%[2].其中40%被误诊为恶性淋巴瘤[3].我们于2000年6月诊治一例,并随访3年,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泽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108例下颌下区包块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以下颌下区包块为主诉收治入院的患者共108例,从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集中于21~60岁,病种以慢性下颌下腺炎多,占51.85%,而肿瘤以多形性腺瘤为主.结论: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和超声影像,肿瘤病例可进行术中冰冻帮助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申铁兵;斯琴毕力格;孟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对山羊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只山羊的双侧颞下颌关节上腔一次性注射胶原酶而诱导骨关节病病变.分2组,4只/组.治疗组,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封闭;对照组,关节上腔注射生理盐水.3月后处死,对髁突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对照组的髁突、关节盘、关节凹表现为骨关节病变化,治疗组骨关节病表现不明显.结论:通过3个月的观察和研究,证明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封闭对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袁奎封;来庆国;宋代辉;朱莉;夏应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拔除下颌智齿后,用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填塞牙槽窝,修复第二磨牙牙槽骨高度的方法.方法:拔牙术后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微粒于牙槽窝内,术后12周进行第二磨牙牙槽高度、牙周袋深度、牙龈附着、龈指数的检查.结果:第二磨牙牙槽高度得到较好修复.结论:智齿拔除后即刻植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有利于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高度的恢复.
作者:黄桂林;程贤书;姜群;陈伟;满城;陈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颞下颌关节强直是口腔颌面外科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诊断并不难.关于喙突增生与颞下颌关节强直之间的关系,国内报道的文献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1999~2002年收治的2例典型颞下颌关节强直合并喙突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喙突增生的病因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卫红;许彪;黎明;庞文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大面积、多发性血管畸形的治疗.方法:采用手术切除、部分切除术;Nd:YAG激光表面光凝术、深部血管畸形的翻瓣激光术;特殊部位的血管畸形用平阳霉素瘤腔注射或环扎注射术.并将上述各方法在不同个体综合应用.结果:16例多发性血管畸形患者,经一次或数次治疗,14例达到治愈效果,2例有效;随访2月至3年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口腔颌面部大面积多发性血管畸形采用手术、Nd:YAG激光表面光凝术、翻瓣激光术、平阳霉素瘤腔注射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杨丽;佘小明;鲍海;王青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纳米技术飞速发展,根据医学临床应用的需要可以研制出具有特殊形态和功能的纳米颗粒.针对用途的不同,人们合成了不同的铁氧系磁性纳米颗粒,并广泛应用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本文就磁性纳米颗粒在医学各领域的应用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作简单介绍和探讨.
作者:邢在臣;潘可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在颌面外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IA)中的效应.方法:颌面外科全麻手术后接受PCA治疗共250例,其用药选择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ufentanil简称S)组和芬太尼(fentanyl简称F)F1、F2、F3、F4四个组,共5组,每组各50例.S组用舒芬太尼总量50 μg,F1~4组用芬太尼总量分别为0.5、0.6、0.7 mg和0.8 mg.所用镇痛药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持续注速2 ml/h,单次剂量0.5ml,锁定时间15 min.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的比较.结果:S组VAS是1.3±0.6,F1~4组依次是1.6±0.9、1.4±0.8、1.4±0.7和1.3±0.6,S组与F1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满意率S组94%,F1~4组是86%、92%、90%和94%.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舒芬太尼可为颌面外科术后病人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其效应似优于等效剂量的芬太尼.
作者:卢玲玲;马加海;张晓峰;徐瑞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尖锐湿疣又名生殖器疣或性病疣,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我科收治1例先天性口咽部尖锐湿疣报告如下.
作者:孙桂芳;于立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下颌骨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中80%为肿瘤切除术后所致,20%为外伤等原因所致[1].修复下颌骨缺损,临床上多采用骨移植术.传统的骨移植术是将没有血液循环的骨片进行移植,这种骨移植只能起到受区新骨形成和生长支架作用,而利用带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有良好的血液循环,使骨移植愈合过程转化为一般骨折愈合过程,缩短了愈合时间,提高了手术成功率[2,3].现把5例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马鹏飞;吴庆宇;张然;郭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将与mRNA对应的正义RNA和反义RNA组成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导入细胞,可以使mRNA发生特异性的降解,导致其相应的基因沉默,这种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被称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它是生物体内抵御转座子和病毒感染的重要保护机制,也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调节内源基因表达的重要途径[1].RNAi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有效的基因研究工具,它的应用不仅加快了功能基因组学领域的研究步伐,也推动了肿瘤基因治疗的研究,现将RNAi技术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曾东林;黄洪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颈部的血管较多,主要的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以及其他的动脉分支.颈部外伤合并大血管损伤临床上并不少见.由于颈部的重要器官结构关系密切,颈部创伤均可致严重出血,同时合并颌面、颅脑损伤,病情往往较凶险,在治疗处理上棘手,救治时间和救治不当会导致严重并发症及后果[1].我科在2000~2003年共救治6例,报告如下.
作者:韩再恩;杜福江;谢福文;李伟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面中1/3骨折治疗的经验与体会.方法:对5年来我院收治58例面中1/3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病人伤口全部Ⅰ期愈合.术后3月复查,全部病人开口度≥37 mm;除2例外,其余(牙,合)关系恢复良好;52例面部畸形中除1例颧骨轻度塌陷、2例颧骨略突出外,外形基本恢复正常;11例眶下区麻木的患者有2例仍感觉较对侧迟钝,但范围明显缩小;2例眼球内陷、下沉伴复视病人已基本恢复.结论:在积极治疗面中部骨折的同时,应注意术前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作者:陶峰;刘鹏程;郗德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从超微结构水平了解雪旺氏细胞标记物S100蛋白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进而分析腺样囊性癌中哪种细胞成份发生了雪旺氏细胞分化.方法:采用免疫电镜方法研究S100蛋白,肌动蛋白(muscle actin,MA)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结果:S100阳性细胞与MA阳性细胞具有相同的分布和超微结构.这种超微结构符合肌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腺样囊性癌中突变的肌上皮细胞可能发生了雪旺氏细胞分化.
作者:罗小龙;孙沫逸;吕春堂;周中华;刘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探索其在下颌骨保存性功能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999年10月~2004年10月治疗的107例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病例,测量开窗减压术后病灶长径的变化,随访观察复发情况,评价临床治愈率.结果: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总有效率为87.85%,牙源性角化囊肿的疗效优于囊性成釉细胞瘤,其中单房型角化囊肿疗效优于多房型者,单房或多房型囊性成釉细胞瘤之间疗效没有统计上差异.结论: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永杰;李思毅;张陈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