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致不良反应2例

李向荣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 不良反应
摘要:例1.患者,女,60岁.因咳嗽2d来我院就诊.查体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给予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2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天1次.10min后出现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双眼睑红热水肿,继之背部手臂大片荨麻疹,喉部发痒,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全身发抖,立即给予更换液体,吸氧,给予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30min后患者症状缓解,第2天全部症状消退.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胎儿窘迫的诊疗及护理要点

    胎儿窘迫指胎儿在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引起的高危状态,主要表现为低氧血症和酸中毒.一般情况下,胎儿对缺氧有很强的耐受性及代偿能力,但严重或长时间缺氧可导致其代偿功能丧失,宫内窒息或留有后遗症,故早期发现、诊断胎儿窘迫,并给予恰当的治疗是保护围产儿安全的关键.

    作者:王世诺;王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298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48 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玉屏风散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玉屏风散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1例

    患者,女,42岁,2010年10月5日上午9时家属发现其意识不清,口吐白沫,于11时急送我院.查体:T 36.2℃,P 116次/min,R 16次/min,BP 100/60mm Hg.昏迷状态,颜面及颈、胸部有大量呕吐物,瞳孔稍缩小,对称,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散在湿哕音及少量哮鸣音;心率正常,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四肢软瘫,腰骶部及臀部皮肤红肿,压之不褪色,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腱反射均减弱.立即给予高压吸氧、留置导尿管,多功能心电监测,诊断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作者:魏小平;吴从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应用与护理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应用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72例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治疗前、后pH值、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pH值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O2较治疗前升高,PaCO2、HR、RR较治疗前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个性化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术后血压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个性化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术中、术后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PCI术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给予个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2组术中、术后血压升高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术后血压升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的个性化护理对稳定PCI患者术中、术后血压效果显著,对预防术后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红霞;王庭梅;刘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2008年8月-2010年4月我科应用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剂(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BDS)18例,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NRDS患儿18例,均符合儿科学NRDS诊断标准.男11例,女7例,平均胎龄(33.5±3.5)周,平均年龄(7.0±4.5)h,平均体质量(2.2±0.5)kg.1.2 方法对所有患儿经气管插管滴入珂立苏,并配合相应护理措施.

    作者:陈咏梅;彭建红;巩礼梅;王恒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内科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在利用药物、手术等方法治疗患者的同时,心理护理也成为了护理模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内科疾病具有反复性,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因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所以,护理人员要掌握和理解其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杨海辉;常宇琴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几种头孢菌素配伍变化分析及建议

    近年来,头孢菌素应用于临床品种较多,经常在配制及使用过程中出现药液色泽变化及絮状沉淀等现象.有关这类药物配伍变化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本资料就几种常用头孢类抗菌药物在临床使用时的配伍变化做一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如下.

    作者:丁红丽;忻志呜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薄芝糖肽注射液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由基损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讨薄芝糖肽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由基损伤的作用.方法 用过氧化氢(H2O2)作为氧化剂建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自由基损伤模型;用MTT比色法测定不同药物浓度下的细胞代谢率.结果 实验组不同浓度薄芝糖肽注射液各组的OD值均高于对照组,且OD值随浓度升高逐渐增加.结论 薄芝糖肽对自由基所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其作用与浓度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熊存全;秦红兵;周耀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临床分析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减影后没有重叠结构干扰,从而获得清晰的仅有充盈造影剂的血管图象,同时也具有实时采集和显示功能.能够清晰地显示颅内外血管畸形、狭窄、闭塞及动脉瘤情况,利用股动脉穿刺进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现将我科2010年1~12月行DSA检查的30例影像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蒙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昏迷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改进分析

    目的 探讨提高昏迷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为昏迷患者留置胃管;观察组分别制定浅昏迷、昏迷伴躁动、气管插管或切开、舌根后坠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评估患者病情后按照操作流程为患者置入胃管.结果 观察组1次置管成功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操作流程的改进,能使留置胃管操作程序化、标准化,提高昏迷患者置管的成功率.

    作者:洪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44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升高,腹部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有所上升.1999年8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4例,现对其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临床特征.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44例,年龄21~45岁,中位年龄33岁.其中有剖宫产手术史4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后1例,孕中期剖宫取胎术后1例,子宫肌瘤剥除术后1例.发病时间为术后3个月~8年,但多数为术后6个月~2年.

    作者:赵翠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药石斛对大鼠胃热证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石斛对胃热证大鼠全身体征及胃部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空白对照组2、模型对照组1、模型对照组 2、黄连大剂量组、黄连小剂量组、石斛大剂量组、石斛小剂量组各15只.用1.0kg/L的干姜以5mg/kg剂量灌胃大鼠连续15d制成胃热证大鼠模型,对石斛大、小剂量组应用不同剂量进行治疗,对黄连大、小剂量组应用不同剂量进行治疗,观察石斛大、小剂量对大鼠全身体征及胃部生理机能的影响.结果 造模后模型对照组1、模型对照组2、黄连大剂量组、黄连小剂量组、石斛大剂量组、石斛小剂量组大鼠日平均食量高于造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连大剂量组、黄连小剂量组、石斛大剂量组、石斛小剂量组大鼠日平均食量低于造模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模型对照组1、模型对照组2、黄连大剂量组、黄连小剂量组、石斛大剂量组、石斛小剂量组大鼠日平均尿量低于造模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连大剂量组、黄连小剂量组、石斛大剂量组、石斛小剂量组大鼠日平均尿量高于造模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浆中6-Keto-PGF1a含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XB2较空白对照组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XB2/6-Keto-PGF1a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黄连大、小剂量组和石斛大、小剂量组大鼠血浆中6-Keto-PGF1a含量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TXB2和TXB2/6-Keto-PGF1a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石斛大、小剂量组TXB2含量和TXB2/6-Keto-PGF1a均高于黄连大、小剂量组,6-Keto-PGF1a含量低于黄连大、小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斛对大鼠胃热证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黄雪群;李续娥;黄彩珠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产ESBLs 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致病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688株致病菌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产ESBLs病原菌的耐药情况.结果 致病菌688株中革兰氏阴性菌392株占57.0%,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179株占45.7%,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84株,产酶率为46.9%(84/179),其对青霉素类和1、2、3代头孢菌素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高度敏感.结论 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产ESBLs的主要阴性杆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是治疗产ESBLs菌感染的较佳药物.

    作者:张明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临床疗效观察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方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是指切口<6mm,包括超声乳化和非超声乳化2种手术方法,而在我国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尚不能普及,尤其在基层医院,故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更有其实用价值.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12月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246例285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发梁;梁惠文;李明桂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护理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以多种致病性自身抗体和病变累及全身多系统器官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各个系统和脏器的功能损害[1].收集我院1998-2008年资料较完整的SLE患者32例,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瑞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开放性前颅底多发骨折伴脑脊液鼻漏的治疗体会

    开放性前颅底多发骨折并发脑脊液鼻漏是临床上比较复杂的颅脑创伤,由于头面部创伤污染重,增加了颅内感染几率,颅骨骨折变形移位而且累及范围广,存在多发硬膜漏口,临床处理困难,我院2001年1月-2010年7月采用早期颅底重建一期修补术治疗开放性前颅底多发骨折伴脑脊液鼻漏患者2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永刚;于青树;王琦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04例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单纯性肠梗阻组72例和绞窄性肠梗阻组32例.观察2组血清CRP 含量.结果 绞窄性肠梗阻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反应蛋白测定可作为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杨小兰;陈远东;黄超群;何继宏;严伟泉;何淑妃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自制卡式颅内血肿穿刺体表定位尺的临床应用

    我科自2006年参照筛板定位尺定位、CT片三维定位、头皮画弧线定位法等多种定位法相互印证利用游标卡尺的原理,自行设计了卡式颅内血肿穿刺体表定位尺,用于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使穿刺针或引流管能准确地进入血肿靶点,以大限度清除血肿,保护脑功能.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莫匹罗星软膏联合过氧化氢治疗新生儿脓疱疮12例效果观察

    新生儿脓疱疮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易自身接触传染及互相传染,是新生儿的常见皮肤病.发病急骤,若处理不及时,脓疱疮破溃并向周围扩大而导致败血症或毒血症,危及生命;如治疗及时、护理得当,病情可得到有效的控制,短时间内便可痊愈.本院采用莫匹罗星软膏联合过氧化氢治疗新生儿脓疱疮12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淑云;韦定敏;赖汝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