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张富芳

关键词:门诊, 处方, 不合理用药
摘要: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1],防止药物资源浪费,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随机抽查我门诊部2008、2009、2010年共3000张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实例分析

    为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处方进行点评,发现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干预和改进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我院每月抽取上、中、下旬各一日处方,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对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用药处方提交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讨论,并将讨论结果通知处方医师签字,同时药师说明不妥原因.通过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医师,及时修改,提高了我院门诊处方质量.

    作者:李榕;蒋秀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经口鼻内镜直视下低温等离子射频切除腺样体疗效观察

    腺样体即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的组成部分,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鼾症等多种疾病,对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慢性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症状之一者,均应作为腺样体切除术的适应证.

    作者:李康;张志茂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平均随访15(3~2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下肢功能良好,1例膝关节功能欠佳.结论 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好等效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守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哈萨克族居民高血压遗传特征及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布尔津县哈萨克族居民原发性高血压(EH)的遗传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5年6月-201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布尔津县医院就诊的270例EH患者及同期体检的420名非高血压健康人群进行EH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及生理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布尔津县哈萨克族EH患者遗传度为56.8%,其中男61.2%,女53.5%;病例组家系一级亲属、家系男性一级亲属和家系女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分别为30.50%、36.12%和28.12%,均高于对照组的15.21%、16.97%和1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尔津县哈萨克族EH患者分离比为0.17,符合多基因遗传病特征(分离比<0.2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酒、高盐饮食是布尔津县哈萨克族居民患EH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布尔津县哈萨克族居民EH患者有明显遗传倾向,具有多基因遗传特征;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酒过量、高盐饮食的哈萨克族居民患EH的危险性较大.

    作者:海依拉提·克孜;热娜古丽·艾则孜;帕它木·莫合买提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推拿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笔者在2008年1月-2010年8月收治典型的单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推拿正骨手法治疗总有效率92.8%.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长喜;史险力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消结安配伍米非司酮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治疗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经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A组及B组,各64例,A组单纯米非司酮25mg,1次/d,B组口服消结安胶囊,每次2粒,3次/d,联合服用米非司酮25mg,隔日一次.两组均在月经干净后5~7d服用,10~15d为1周期,连用3~4个周期.观察治疗后子宫肌瘤大小及临床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的有效率及大肌瘤体积缩小效果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结安配伍米非司酮周期性治疗子宫肌瘤治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米非司组,且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莫可良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北京市城区中老年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北京市东城区>40岁的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现况,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北京市东城区5个社区共9 416例>40岁的居民,对所选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血压,并测定空腹血糖及血脂.计算不同年龄及性别的调查对象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分析M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MS的粗患病率为20.20%,男性为22.90%,女性为18.28%,男女患病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年龄标准化,MS总患病率为16.21%,男性为18.13%,女性为15.50%.高血压、超重、血脂异常及高血糖的患病率分别为29.72%、40.36%、20.72%和25.47%.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超重、高血糖、血脂异常、民族、职业、收缩压、教育程度、饮酒类型是组成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北京市东城区中老年居民中MS有较高的患病率;除组成MS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超重、高血糖和血脂异常外,民族、职业(机关人员、警察)、收缩压、教育程度(中专)、饮酒类型(白酒)也是组成MS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张仁汉;向小平;宁心惠;周喆;刘宇;王建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9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约2周[平均(12.7±2.7)d]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或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比较治疗前后8:00、16:00、24:00患者的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24 h尿总皮质醇(UTC)水平,血糖[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糖负荷后早相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30'/△G30').结果 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8:00、16:00、24:00血浆皮质醇水平[分别为(508±188)nmol/L、(170±96)nmol/L、(40±29)nmol/L]及24 h UTC[(956±410)nmol/24 h]与治疗前[分别为(609±260)nmol/L、(291±167)nmol/L、(94±98)nmol/L和(1 488±727)nmol/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点血浆AC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FPG、2 hPG、TC、TG、LDL-C、hs-CRP水平及HOMA-IR[分别为(7.1±1.2)mmol/L、(18.9±2.9)mmol/L、(3.9±0.9)mmol/L、(1.3±0.6)mmol/L、(2.2±0.7)mmol/L、(1.0±1.1)mg/L、(1.8±1.3)]较治疗前[分别为(12.9±3.0)mmol/L、(27.0±5.2)mmol/L、(4.9±1.3)mmol/L、(3.2±3.7)mmol/L、(2.9±1.0)mmol/L、(2.6±2.8)mg/L和(3.7±3.5)]降低,而HDL-C水平及HOMA-β、△I30'/△G30'[分别为(1.16±0.30)mmol/L、(38±27)和(2.3±2.4)]较治疗前[分别为(1.04±0.29)mmol/L、(17±16)和(1.0±1.1)]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胰岛分泌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有效降低血、尿皮质醇水平,促进HPA轴功能恢复.

    作者:马玲;成丹;钟立;李启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以发热、咽痛、咳嗽、鼻塞、头痛等为主要症状的常见呼吸道疾病,西医治疗本病常以对症治疗为主.本科在2010年9-12月采用银翘散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贾长文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临床用药是否合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月份随机抽取2009-2010年我院门诊处方5000张,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取门诊处方的3.32%,主要表现为:药物联用不合理、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重复用药、选药不合理、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结论 我院2009-2010年临床处方中仍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关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秀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不同血液灌流间隔时间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不同血液灌流间隔时间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2年12月-2010年12月收住我院急诊科ICU的经洗胃、阿托品、解磷定及呼吸支持、抗感染等综合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经口服重度AOPP患者71例,其中血液灌流间隔2~4h 24例,间隔6~8h 23例,间隔10~12h 25例.对照分析三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三组年龄、中毒剂量、中毒时间及入院时血胆碱酯酶(CH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后36h后间隔6~8h组患者血CHE水平较间隔2~4h组、间隔10~12h组明显升高,间隔2~4h组较间隔10~12h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隔6~8h组患者在阿托品化时间、阿托品总量、清醒的时间、机械通气、中间综合征(IMS)、反跳、死亡率较间隔2~4h组、间隔10~12h组明显减少,间隔2~4h组较间隔10~12h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隔6~8h多次血液灌流可以提高重度AOPP患者抢救成功率,并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献军;陈晓兵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食管癌术后抗生素单药与多药联合应用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利弊.方法 回顾性分析27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抗生素应用情况分为单药组和多药组.统计分析患者术后严重感染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别.结果 单药组135例患者与多药组138例患者相比,在胸腔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患者腹泻发生率较多药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用单种抗生素预防感染安全有效,与联合应用抗生素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G894T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选取洛阳地区汉族居民CHD患者203例(CHD组)和正常对照组194例,以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判定严重程度.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PCR-RFLP)检测eNOS基因G894T多态性,分析G894T多态性与CHD的关系.结果 CHD组GT+TT基因型分布与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eNOS基因型分布在单支与多支病变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NOS基因894位点G→T突变与洛阳地区汉族人群CHD的发生相关联,但与其严重程度间无关联.

    作者:王红雷;张辉锋;董平栓;邢适颖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农六师地区大中专院校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根据农六师地区大中专院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预防乙肝理论提供依据及对策.方法 对2004-2009级13272名入学新生用ELISA法测定HBsAg、乙肝抗原抗体系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 HBsAg阳性率为7.7%.结论 HBsAg阳性率为7.7%,与同期全国其他院校新生水平接近,高于新疆8月龄~15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水平.

    作者:何志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唱票式护理制度建设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研究

    分析唱票式护理制度对提升护理质量的作用及效果.实施唱票式护理制度可减少护理差错,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朱建芬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中度持续性哮喘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估比较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与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中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46例患者分为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组和使用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组,观察临床症状、缓解药用量、肺功能相关指标和哮喘症状及病情评估问卷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期间不同治疗时间各疗效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疗效指标时间与组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和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联合用药均可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晓峰;孔灵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研究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1)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骼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2)疾病可见于小儿各年龄期,临床上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及反复发作型.急性型小儿常见,约占70%~90%,好发于2~8岁,慢性型较少见,约占16%~29%,发病年龄多为6~10岁.

    作者:马艳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探讨创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创伤性膈疝的诊断方法、影响诊断的因素和手术治疗的术式及结果.结果 术前确诊6例.左侧疝9例,右侧膈疝1例.治愈9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10.0%.结论 影响早期诊断因素有就诊时间、受伤部位、合并伤、膈肌破裂程度、术中遗漏、术者经验等.钡餐动态X线胸腹联透在创伤性膈疝诊断中具价值.剖腹术是创伤性膈疝的首选手术方法.腹部切口的选择应为胸腹联合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高有义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我院门诊地塞米松注射液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地塞米松注射液使用情况,为我院门诊合理使用地塞米松提出指导建议.方法 抽查我院门诊静脉注射处方共3204张,对所有使用地塞米松的病例从年龄组用药、诊断用药等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我院门诊地塞米松注射液使用对象,使用方法中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 应加强地塞米松注射液在门诊合理使用管理.

    作者:田少雄;林岱;郭茵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自从20世纪70年代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应用于临床实验开始,各个国家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致力于甾体类激素避孕药的研究,用药途径、剂量、配方、有效性及安全性都有了改进.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临床上女性常用的甾体激素类避孕药,并对国内外关于这种药的研究做简要分析.

    作者:王莲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