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

马玲;成丹;钟立;李启富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下丘脑-垂体系统
摘要: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9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约2周[平均(12.7±2.7)d]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或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比较治疗前后8:00、16:00、24:00患者的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24 h尿总皮质醇(UTC)水平,血糖[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糖负荷后早相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30'/△G30').结果 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8:00、16:00、24:00血浆皮质醇水平[分别为(508±188)nmol/L、(170±96)nmol/L、(40±29)nmol/L]及24 h UTC[(956±410)nmol/24 h]与治疗前[分别为(609±260)nmol/L、(291±167)nmol/L、(94±98)nmol/L和(1 488±727)nmol/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点血浆AC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FPG、2 hPG、TC、TG、LDL-C、hs-CRP水平及HOMA-IR[分别为(7.1±1.2)mmol/L、(18.9±2.9)mmol/L、(3.9±0.9)mmol/L、(1.3±0.6)mmol/L、(2.2±0.7)mmol/L、(1.0±1.1)mg/L、(1.8±1.3)]较治疗前[分别为(12.9±3.0)mmol/L、(27.0±5.2)mmol/L、(4.9±1.3)mmol/L、(3.2±3.7)mmol/L、(2.9±1.0)mmol/L、(2.6±2.8)mg/L和(3.7±3.5)]降低,而HDL-C水平及HOMA-β、△I30'/△G30'[分别为(1.16±0.30)mmol/L、(38±27)和(2.3±2.4)]较治疗前[分别为(1.04±0.29)mmol/L、(17±16)和(1.0±1.1)]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胰岛分泌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有效降低血、尿皮质醇水平,促进HPA轴功能恢复.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的调脂及抗颈动脉硬化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缓释烟酸对冠心病患者血脂调节和防止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治疗组每晚联合口服缓释烟酸(阿昔莫司)500mg和阿托伐他汀10mg.观察两组患者的调脂和消除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及颈动脉斑块消退程度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明显的降脂作用.缓释烟酸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作用更明显,联合缓释烟酸更有利于全面调脂,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梁小卫;罗兴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目的 评价带锁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3例患者平均随访15(3~2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下肢功能良好,1例膝关节功能欠佳.结论 小切口切开复位、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疗效好等效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守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医院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作者:袁晶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分析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小儿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5例.给予两组患儿相同的常规治疗,A组患儿在治疗基础上,每日睡前口服顺尔宁(2~5岁者4mg,>5岁者5mg),同时吸入舒利迭气雾剂.B组患儿在治疗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呼气流速峰值(PEF)的变化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症状.两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测得的PEF值占预计值的比例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顺尔宁联合舒利迭气雾剂治疗小儿哮喘,能够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效果,对于小儿哮喘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闫东梅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抗菌药物联合中药对细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与清热解毒中药联用对细菌释放内毒素的影响,为临床中、西抗菌药联用治疗严重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穿琥宁、喜炎平分别与头孢噻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抗菌药物混合,以1倍、10倍及100倍小抑菌浓度(MIC)作用于敏感的肺炎克雷伯菌,测定作用4h之后释放内毒素的量,并做阴性对照.结果 3种抗菌药物中,头孢噻肟钠诱导细菌释放内毒素量大,左氧氟沙星次之,阿米卡星较低;2种中药注射液与抗菌药物联用比单用抗菌药物诱导细菌释放的内毒素量少,单用与联用抗菌药细菌释放内毒素量均为1倍MIC>10倍MIC>100倍MIC.结论 穿琥宁和喜炎平注射液与头孢噻肟钠、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3种抗菌药物联用,能减少细菌诱导释放内毒素,提示临床选用中药与抗菌药物联用时应参考细菌释放内毒素的特性.

    作者:陈醒民;蔡金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的变化,对于各种异常的临床表现,要予以重视.并且同时要采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胰岛素护理、监测血糖、预防感染等护理方法.结果 6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4例痊愈,治愈率为40%;28例好转,好转率为46.7%;8例没有治愈,其中2例患者死亡,未愈率为13.3%.其中有肺部感染患者9例,发生低血糖反应患者12例,口腔溃疡患者4例,所有患者均未有褥疮的发生.结论 适当的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与该病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云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0周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0~20周妊娠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100例宫内妊娠10~20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第1、2天口服米非司酮,第3天加服米索前列醇.若米索前列醇给药四次后尚未排出者行钳刮术.结果 100例全部成功,其中91例为完全流产,9例为不全流产,行清宫术.无一例行钳刮术.结论 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10~20周妊娠,可极大减少钳刮术的风险及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流产方法.

    作者:孙玉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茶多酚抗氧化功能及保护实验性肝损伤作用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肿瘤、抗辐射、抗病毒、抑菌、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降血脂、降血糖等多种天然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TP抗氧化的功能及其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郑笑男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福布汀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利福布汀的HPLC方法,并测定市售胶囊制剂中利福布汀的含量.方法 以Lichrospher100(RP-85.0μm×250mm)为分析柱,乙腈-甲醇-0.04mol/LKH2PO4(54:10:36,v/v)为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40℃,进样量:5.0μl,254nm处紫外检测;对硝基苯酚为内标.结果 利福布汀在3.75~150.00μg/ml范围内,峰面积对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7),平均回收率为100.24%,RSD为0.90%(n=6).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利福布汀的质量控制和临床血药浓度的监测.

    作者:邢贞建;陶涛;李祥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食管癌根治手术期间对血压、心率(HR)、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ASAI~Ⅱ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全麻组,每组各50例.复合组行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置管后,行气管内插管全麻,全麻组按常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两组的全麻诱导和维持用药种类和方法相同.连续监测,比较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时和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HR的变化,并记录两组异丙酚的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复合组在气管插管时和拔管时SBP、DBP和HR的变化接近于麻醉前,全麻组出现明显的变化,尤其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明显高于麻醉前,复合组的SBP、DBP和HR与全麻组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的用量显著减少,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对血压、HR影响小,可减轻应激反应,减少麻醉用药量,术后苏醒迅速完全,术后躁动少,术后镇痛完善.

    作者:古粤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我科62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评价临床疗效及测定6min步行试验,及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结果 治疗组6min步行距离增加78m,对照组增加45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左卡尼汀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虽临床疗效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偏小有关.

    作者:冷文俊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及布比卡因在骶管阻滞麻醉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比较相同浓度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骶管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行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30例.R组:罗哌卡因;L组:左旋布比卡因;B组:布比卡因;行骶管阻滞麻醉.结果 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阻滞消退时间R组显著长于L、B组,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消退时间R组显著短于L、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骶管阻滞效果均良好.结论 罗哌卡因、左旋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三种药物用于骶管麻醉均可产生良好的感觉、运动阻滞.

    作者:陈毅飞;唐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将所收治的5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2次/d,10mg/次,治疗组除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同时给予中药煎剂,1剂/d,分两次服用,两组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对照组显效9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勇强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民营医院发展与公立医院危机

    时逢盛世,国富民强,中国古老而现代的国度,俨然已经走上国际大国的道路,并成为处理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一席贾邦,在诸多国际竞争中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人权、军事等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对其处理能力而言改革30年的成绩足以说明,但就医疗领域而言,我国现状令人堪忧,迟迟未能走入国际高端水平,存在医疗管理、学术及技术水平多方面未与国际接轨,而时下的各种医疗政策让人无不感到收效难济、困难重重,而在纷繁衍进的医疗格局中,各种医疗势力的增长,为本以模糊艰难前进的医疗领域再添困惑,如履薄冰的医疗钢索正在无序的遭遇多方面恶劣打击,行将举艰,失索入崖恐将悔之晚矣.

    作者:刘伟;刘凛;朱晓东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与传统手术阑尾切除术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对比分析采用腹腔镜技术和传统开腹方法治疗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8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就诊的阑尾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25例.其中A组患者全部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全部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费用、住院时间、复发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费用明显少于B组患者,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B组,脓肿、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方式比较,均有微创、费用低、疼痛轻、效果好、出院快、复发少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作者:钟从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梅毒治疗失败原因分析

    青霉素用于梅毒治疗虽然已逾60年,至今为止尚未有耐青霉素的梅毒螺旋体的报道[1].尽管阿莫西林、头孢三嗪、强力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都可以治疗梅毒,但青霉素仍然是治疗妊娠梅毒和神经梅毒的惟一药物.如果患者系青霉素过敏,可进行药物逐步脱敏疗法.

    作者:龚金凤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口服补液盐治疗成人急性感染性腹泻脱水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补液盐(ORS)治疗成人急性腹泻患者补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136例成人急性腹泻患者被纳入研究,69例随机分入口服补液治疗组(ORT组),临床评估为轻、中度脱水的患者采用ORS治疗,重度脱水患者早期采取静脉和ORS联合治疗,恢复至轻中度脱水后仅服用ORS.67例随机进入静脉输液组(IVT组),采用静脉补液治疗脱水.补液以外的其他治疗两组相似.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转归.结果 ORT组和IVT组在临床脱水纠正率、腹泻好转时间、不同时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恢复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RS治疗成人急性腹泻脱水患者安全有效、简便易行,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静脉输液使用率.

    作者:姜天俊;张秀;范荣;谢杨新;赵鹏;张昕;李建静;聂为民;赵敏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7例十二指肠损伤的原因、部位、术式选择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例术前诊断十二指肠损伤,其余均手术探查确诊.15例痊愈,2例死亡.十二指肠瘘死亡1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结论 术前详细体格检查及X线检查对诊断有指导意义,及时的腹部探查及术中合理处理方式是治疗十二指肠破裂的关键.

    作者:马继业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中枢性低钠血症的研究进展

    中枢性低钠血症包括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是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并发症.由于两种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相似,且常被颅内病变掩盖,容易误诊、漏诊,造成治疗失当而加重病情甚至死亡,现就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高洁;王鸣池 刊期: 2011年第15期

  • 液化石油气中毒大鼠脑组织p38MAPK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目的 观察p38MAPK在液化气中毒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38MAPK信号通路在液化气中毒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液化石油气中毒模型,动物分别于中毒后1、3、7d处死,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液化石油气中毒后大脑皮质神经元细胞核浓缩、结构不清,可见神经元坏死迹象.免疫组化技术观察显示p38MAPK在急性液化气中毒大鼠脑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38MAPK信号传递途径促进液化石油气中毒诱导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坏死,在液化石油气中毒大鼠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李芳;李竞;韩漫夫 刊期: 2011年第1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