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欣泉;张志愿
目的矫正眶距增宽症所致的颅面部畸形.方法用颅内外联合径路眶周截骨术、眼眶中下部U形截骨、眶内侧壁内移手术治疗64例眶距增宽症.结果手术后颜面外形良好,除早期1例死亡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缩减至5~6h,术中估计失血减少至20%~30%,随访的二次手术率33%.结论手术矫正眶距增宽症可获得满意的颜面外形效果.
作者:穆雄铮;冯胜之;张涤生;丁美修;毛青;韦敏;王毅敏;张如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28岁,因舌腹无痛性缓增生性包块、10年伴舌体麻木、呼吸困难1年入院.临床检查发现:端坐呼吸,不能平卧;语音含糊,进食困难,面下1/3伸长.张口度2cm,口型“ ↓”.舌活动受限,舌体增大、抬高,轻度后坠,口咽腔缩小.舌体触诊包块呈囊实性感, 无压痛,边界不清楚,不活动,包块约6cm×6cm×5cm大小,穿刺抽出咖啡色液体.
作者:徐稳;张骏诚;李丽松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局部麻醉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被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着术中镇痛不完全的缺点,特别是现在已普遍使用电刀作为常规的手术工具,所以在目前尚不能进行基础麻醉(如笑气吸入)+局部麻醉的情况下,采用术前镇痛药物,以达到术中和术后减轻疼痛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在术前应用曲马多缓释片(Tramcontin,下称曲马多),与未用药组对照,取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 ,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乐乐;李幼华;吴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本实验旨在建立一种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的动物模型,以供对口腔颌面部爆炸伤的病理、病理生理学以及修复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方法采用滑膛枪发射的钢珠模拟爆炸性武器的爆炸破片,同步控制系统触发RDX电雷管爆炸模拟爆炸性武器的爆炸冲击波,致伤犬咬肌区软组织,建立颌面部爆炸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检测致伤参数,观察动物伤情.结果破片伤平均能量吸收为(344.1±75.9)J,平均能量传递率为(44.4± 10.4)%.局部组织冲击波平均压力峰值606.6kPa.15只实验犬均造成左咬肌区皮肤肌肉切线伤,软组织创面范围(4.8±1.4)cm×(3.5±0.7)cm.结论该颌面部破冲复合伤软组织缺损动物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爆炸伤的致伤效果,伤情与实际爆炸伤接近,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可用于颌面部爆炸伤基础理论及临床救治的实验研究.
作者:白振西;顾晓明;周树夏;李兵仓;王昭领;张良潮;李丹;王彦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71岁.20年前,因右颌下包块于我院外科手术切除,术后6月复发,瘤体渐进肿大,现发展至婴儿头大小,头颈部活动受限,故来院就诊,要求手术切除.发病后,无低热 ,盗汗史,一般情况可,进食,睡眠可,二便正常.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正常,肝、胆肾及腹腔无异常发现,血常规,尿常规,胸透,心电图.B超,肝功、血糖均示正常.右颈部有一巨大包块,长21cm,宽18cm,厚12cm,占居右侧颈前外侧部并越中线达对侧胸锁突肌前缘,上达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水平面.表面光滑,结节状,无压痛,不活动,边缘清.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于肿瘤表面做一大“Y”型切口,见肿瘤有筋膜样组织包膜,
作者:高运来;吕正君;杨磊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骨引导活性[1,2 ],在各类骨缺损修复中均得以广泛应用.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包括:PLA引导组织再生膜(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颗粒自体骨移植支托、坚固内固定夹板螺钉、骨形成蛋白(BMP)载体、组织工程细胞附着支架,此外,PLA还可用于解除疤痕挛缩和外形重建.用途不同,PLA材料的性能要求也各不相同.本文将PLA在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综述于下.
作者:侯劲松;李祖兵;黄洪章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MyoD及其家族成员1.1 MyoD的发现和克隆早期实验发现,未定向中胚层干细胞C3H10T1/2经5-杂氮胞苷(去甲基剂)作用后可转变为成肌细胞;非肌细胞与成肌细胞融合后,前者静止的肌肉基因被激活;将成肌细胞基因组DNA 转染于C3H10T1/2细胞株可使其转变为成肌细胞.以上研究表明一些交互作用因子参与肌肉分化过程.Davis首选通过基因相差法分离出了MyoD cDNA,将其在C3H10T1/2细胞株表达, 产生了有生肌能力的细胞克隆[1].
作者:秦瑞峰;顾晓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侵袭性纤维瘤病是来源于结缔组织的一种肿瘤,目前认为来源于肌健膜,又称韧带瘤,该肿瘤切除后易于复发,但无转移.现将我院4例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吴湘卿;吴汉江;陈秀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为建立唇腭裂新生儿颅面骨的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并探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对6例正常胎儿及5例唇裂新生儿标本颅面形态结构作立体的定量的分析比较.结果所得重建体图像真实,可任意剖面,多视角变换,以显示颅面骨的空间位置关系和定量测量分析.结论建立的计算机辅助三维重建技术为唇腭裂固有畸形特征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并建立了一种新的形态数据资料的储存方式.
作者:乔鞠;田卫东;段玉贵;陈伟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颌骨粘液瘤比较罕见,仅占颌骨囊肿和肿瘤的1%.颌骨粘液瘤的来源多倾向为牙源性,临床 上无特异性.
作者:宋庆高;石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利用声学技术分析腭裂手术时机对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HTSS〗将156名腭裂术后患者按手术年龄是否大于3周岁分为大小年龄两组,利用声学分析技术评价并比较其语音功能状况,研究手术时机对语音功能的影响.结果腭裂小年龄组较大年龄组有相对更好的语音功能状况.结论 3周岁以下行腭裂手术相对语音发育相对有利.
作者:朱云山;吴卫华;严晟;何葆华;叶坡;胡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头颈癌虽仅占成人恶性肿瘤的5%,但其危害甚大.1995年,美国有新发头颈癌病人39 750例 ,12 460例死于该病.早期头颈癌经手术和(或)放射治疗,多数可获治愈.但遗憾的是 ,大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局部-区域晚期.过去,手术和(或)放疗被视为治疗局部-区域晚期头颈癌的标准方法,但其治愈率不足40%,远处转移率在30%以上.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病人 ,单纯放疗的局部复发率高达50%,五年生存率不足20%.手术或放疗可导致广泛而严重的机体损害,包括畸形、功能损害和社交心理障碍;与单纯放疗相比,手术结合放疗对机体的损害更大、更持久.由于受到局部解剖和维持功能的限制,改进现有手术技术和治疗方法,已无法提高此类病人的生存率,延长其生存时间.过去20年内,大量的临床随机试验(RCT)表明,同期化放疗(concomitant chemoradiotherapy)可显著提高病人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减轻术后畸形,并保存器官功能.近的2项Meta分析已证实了上述观点.目前,应用同期化放疗治疗无法手术的晚期头颈癌病人的报道越来越多,本文就同期化放疗治疗晚期头颈癌的有关问题简述如下.
作者:郑家伟;邱蔚六;王中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在化疗前进行肿瘤药敏试验,以提高疗效.方法用MTT法对32例头颈癌患者术后的肿瘤标本进行体外细胞培养,用8 种抗癌药进行敏感性试验,选用2~3种敏感药物应用于同一患者进行化疗.结果 32例患者治疗有效,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均存活3年以上.结论在化疗前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高效药物用于同一患者,对于提高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增加生存率,减少毒副作用的产生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刘流;赵德萍;谢春;陆信;李坚;漆雪梅;陈锡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我们自1992年开始应用四川大学物理系和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制的致密多晶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材料(HA)用于颅颌面骨缺损、凹陷畸形的整复取得一些经验,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陈涌;段瑞平;肖文芝;张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放射辐照同种异体大块下颌骨移植的临床方法和价值.方法采用深冻同种异体下颌骨置换10例大块病变下颌骨,术中尽可能保留植骨床骨膜,植骨块去除一侧部分皮质,并在保留皮质上打孔,浸泡抗生素液,骨松质区放置自体髂嵴松质骨和骨髓,严密缝合口腔粘膜,口外放置引流.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30月,X线平片见宿主骨与移植骨生长愈合良好,未出现明显的高度降低,ECT显示植入骨有骨盐代谢.结论深冻辐照同种异体大块下颌骨可用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作者:彭国光;吴俊伟;陈巨峰;李嘉朋;李捷;莫础嘉;王维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第25届日本唇腭裂学术大会于2001年5月27日~29日在日本长野县轻所泽王子饭店举行。
作者:王国民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细针吸取细胞学(fine needle aspination cytology, FNA)检查是一种操作简便易行、创伤小、安全且诊断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因其可以术前了解肿块性质,为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或诊断诊据,渐为临床所接受的一种快速诊断方法.1987年在郑州召开的“细针吸取细胞学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为主题的全国会议,将FNA正式定名为细针吸取细胞学,强调FNA为病理学的一个分支[1],对FNA的应用和推广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总结18年来对4 29例住院患者头颈部肿块FNA检查的经验,并就有关问题作一讨论.
作者:薛明;黄爱玉;严文洪;姬美容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下颌部分缺牙或全部无牙患者,可以通过传统的活动义齿或新兴的种植支持式义齿修复,恢复美观及咀嚼功能.如果因缺牙后失去功能性刺激时间过长,以及其他因素致使牙槽嵴严重萎缩,就难以进行常规义齿修复.通过外科手术来增高下颌牙槽嵴,是义齿修复前外科(pre prosthetic surgery)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方法主要分下颌牙槽嵴相对增高及绝对增高两种 ,前者指唇颊沟加深或牙槽嵴延伸术(ridge extension),后者指牙槽嵴增高术(ridge augm entation procedure).近几年又出现了利用牵张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技术增高下颌牙槽嵴的方法.1 牙槽嵴增高术
作者:谢?;胡敏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PA)又称混合瘤,约占所有腮腺肿瘤的60 %~70%,为常见的腮腺肿瘤.由于PA多无完整包膜,而且瘤细胞常侵袭至包膜内、外,致使术后肿瘤复发,恶变,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鉴于该瘤的生物学特性,一般将其归属界于良恶性之间的临界瘤.肿瘤恶变后治疗,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损失.因此防止多形性腺瘤恶性变(malignance of pleomorphic ademoma,MPA)有重要意义.本文对MPA有关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李新明;李峰;崔文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眶区居面中部上份,位置显要而结构复杂.当眶区遭到打击时可使眼及颌面部的重要功能出现障碍,并影响面部外形.对眶区外伤后畸形原因的认识是颌面部创伤研究的重要进步.眶区骨折正日益受到重视,但因骨折的发生变异较大,可一处或多处,也可能是颌面部骨折涉及眶区的一部分,明确分类甚是困难.可按骨折部位分成眶尖、眶缘及各眶壁骨折;也可按骨折性质分为眶爆裂性骨折和非爆裂性骨折.若从颌面外科角度而言,按骨折部位及特点将眶区骨折分为眶内骨折(即爆裂性骨折)及眶缘骨折两大类,后者包括眶缘及构成各眶壁骨骼的骨折,临床上常见的有颧上颌骨骨折、眶上部骨折及鼻眶筛骨骨折等.
作者:姚隆浩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