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凯;王可平;杨宁
骨盆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伤、砸伤、高处坠落伤所致,除了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之外,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及头、胸、腹部等多处复合伤,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较高.因此,在救治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过程中,若观察抢救及时,护理得当,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患者,男,51岁,右外耳道疼痛性肿块2年,近半年患者自感肿块逐渐增大到医院就诊.耳鼻喉科检查:耳廓无畸形,右外耳道口下壁有一0.5cm×0.5cm×0.3cm的皮肤隆起,表面光滑,触痛明显,无出血及溃疡,外耳道无分泌物及耵聍栓塞,鼓膜光锥清楚,锤骨柄无移位,未见充血及穿孔,乳突区无压痛,听力正常.局麻下行右外耳道肿块切除术.送检标本经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脱水处理,石蜡包埋,切片厚度4μm,HE和Envision染色法,一抗采用CK、P63、P53、Ki67、SMA、GFAP,均购自上海基因生物有限公司.巨检:带皮肤的灰褐色组织一块,大小1.0cm×0.7cm×0.4cm,切面灰褐色,实质性,质偏韧.
作者:章栽良;常敏强;倪爱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设置药学博士(Pharm D)学位,专门培养为患者或专业卫生人员提供药物治疗方面相关信息的药物治疗专家或临床药学专家.美国药学教育委员会还规定经其认证的美国所有药学院校都需在2000年之前改制为6年制的Pharm D专业学位教育,从而使Pharm D成为美国药学学科的惟一入门学位.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统计表明,美国医院药师中38%以上是临床药学硕士毕业,全国有57所药学院开设了临床药学博士课程.
作者:邓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典型病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易于诊断,但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极易造成误诊、漏诊,贻误病情,甚至短时间内引起患者腹腔内大出血,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早准确地诊断异位妊娠至关重要.彩色多普勒超声尤其是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现就我科2009-2010年128例异位妊娠声像图特点做出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正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的术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184例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术后效果.结果 所有纤维瘤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8~60min,平均32min.所有切口基本甲级愈合,2例出现切口血肿、感染,2例出现乳头、乳晕坏死.术后随访5个月~2年,未见纤维瘤复发,手术效果满意度为97.8%.结论 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安全可行,切口瘢痕隐蔽,不影响乳房外形,符合治疗及美学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文福;田富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性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我国的患病率为0.3%~0.4%,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目前抗RA化学药物可分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和糖皮质激素等.而中药在治疗RA的研究也初见成效,同时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作者:赵剑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片口服,每天早晨、中午各1次;尼麦角林10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5mg口服,早晚各1次.治疗1个月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尼麦角林治疗偏头痛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洁;韩涛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已在许多医院普及,腹腔镜手术具有不开腹,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切口小,愈合疤痕小,美观,患者容易接受等优越性,从而被广泛应用[1].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妇产科的异位妊娠及继发不孕的探查术、卵巢囊肿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腹股沟斜疝的疝囊结扎术、肾切除术等.腹腔镜手术通过荧光屏观察视野广、清晰,其器械精密度高且价钱昂贵.掌握正确的清洗、灭菌及保养的方法不仅能确保术中器械性能良好、有效的工作状态,而且能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保证灭菌效果,减少手术感染的发生.
作者:石国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智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Antipulp梅卡牙髓失活剂与含砷失活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需行牙髓失活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01例(103颗患牙)随机分成2组,分别用Antipulp无砷失活剂(Antipulp失活剂组,53颗)和砷失活剂(砷剂组,50颗)进行失活,观察并比较2组失活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失活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ntipulp失活剂组封药后疼痛反应发生率为5.7%低于砷失活剂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tipulp失活剂对牙髓的失活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李珊;王伟;梁兰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药物流产终止早孕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方法,补救成功率约为90%,它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痛苦小、感染少、避免手术创伤等优点,缺点是少数人服药后出血量多、感染、月经失调及发生不孕等[1,2].因此医护人员对药物流产过程的观察与护理,对药物流产的顺利实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院对72例停经≤49d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期妊娠,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给予常规利尿、扩血管、强心和镇静等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采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监测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及临床症状.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血压、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通气1~2h后除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于原发性心室颤动外,其余紫绀消失,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在基础药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同时使用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可较快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肌氧耗,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谷梁;付斌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20~1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停药后治疗同对照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后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内颅内出血2例(6.7%),皮肤黏膜出血6例(20.0%).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快速,价格相对低廉,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和重要的一类药物,随着新品种的不断上市及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和耐药性的增强,医院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抗菌药物有了很大发展,但新型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也随之发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显得重要且日益复杂.随机抽查我院2006年各科室住院病历400份、处方5000张,检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令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患者,男,73岁,经CT、MRI、血液化验确诊为原发性骨癌.确诊后行放化疗,患者因无法接受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但下床活动十分困难,并出现双侧髂骨翼,肋下剧烈的、间歇性发作的疼痛.每天疼痛突然发作约10次,持续3~5min.每天肌内注射哌替啶5次,每次50mg,外加间断口服吗啡40mg.镇痛效果不满意,用药间隔期常出现中度以上疼痛,突发性疼痛发作时上述镇痛药物无效,且发作次数无减少,患者极度痛苦要求疼痛治疗.
作者:张金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 对住院孕产妇8256例HBV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孕产妇HBV检测率的年龄分布:<30岁组84.98%,30~39岁组85.96%,40~49岁组9.78%.HBV总检测率为83.55%.住院孕产妇HBV感染率的年龄分布:<30岁组12.54%,30~39岁组10.99%,40~49岁组5.56%.HBV总感染率为12.12%.结论 孕产妇应常规检测抗-HBs,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李庆梅;张宁;黄秀群;杜薇;梁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支气管哮喘是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可逆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等病理变化,临床以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咳嗽、呼气为主的双肺喘鸣音为主要特征.临床治疗时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就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邢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氨溴索诱导痰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和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老年COPD患者氨溴索诱导痰中细胞组分和可溶性介质水平变化,探讨其在气道炎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氨溴索组和高渗盐水组,每组20例.高渗盐水组雾化吸入3%高渗盐水4ml,氨溴索组给予3%高渗盐水2ml+氨溴索2ml诱导排痰.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排痰成功率、痰液中细胞组分及炎性递质含量.测定氨溴索组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结果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排痰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溴索组患者急性加重期诱导痰液中细胞总数、单核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及TNF-α浓度与稳定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溴索组患者痰液中细胞总数、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IL-8及TNF-α浓度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r值分别为-0.728、-0.793、-0.816、-0.794、-0.605及-0.635、-0.746、-0.721、-0.658、-0.654).结论 氨溴索诱导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阐明老年COPD患者气道炎症的发生、发展及病情检测中有指导意义.
作者:邹外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如何减轻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理及心理负担,提高其舒适度,成为护理界同仁共同探讨的课题.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人性化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是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能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过程[1].将舒适护理运用于肿瘤患者的整个化疗周期,提高其对化疗不适的耐受性,为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对150例化疗患者进行了全方位舒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丽莉;宋占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护理士官是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编制名称,其工作岗位确定在部队基层卫生机构.作为士官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我军卫勤保障工作能力的基本力量,是圆满完成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应重视其培训质量,注重对护理士官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琳;滑树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