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魏令敏

关键词:抗菌药物, 耐药菌株, 豫北地区
摘要: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和重要的一类药物,随着新品种的不断上市及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和耐药性的增强,医院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抗菌药物有了很大发展,但新型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也随之发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显得重要且日益复杂.随机抽查我院2006年各科室住院病历400份、处方5000张,检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4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半年随访,ADL分级Ⅰ级14例(28.6%),Ⅱ级21例(42.9%),Ⅲ级4例(8.2%),Ⅳ级5例(10.2%),Ⅴ级1例(2.0%),Ⅵ级4例(8.2%).结论 小骨窗开颅术辅以一系列护理措施能有效清除血肿,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林珊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宫颈糜烂患者120例应用消糜栓治疗.治疗后比较宫颈糜烂面积及宫颈糜烂程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轻度糜烂者痊愈率为34.6%显著高于中度者的9.5%和重度者的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型糜烂者痊愈率为20.0%显著高于颗粒型的9.5%和乳突型的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彩霞;贾桂蕾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糖尿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在我国,每年的患病人数成增长的趋势.如果糖尿病未能及时控制,就可能会逐渐损害肾脏,引起糖尿病肾病.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特别是中医,能够弥补西医的很多不足,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体质和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对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CEA)组,各50例.CEA组单纯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CSE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2.5ml.观察2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和肌松效果、新生儿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好,与C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评分及术中低血压、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具有良好的镇痛和肌松作用,用于剖宫产术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宁平;潘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晚期癌症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临终护理是现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学科,旨在对医学无法挽救的濒死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关心与帮助.使其在人生的后岁月中,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氛围中,安详、宁静、无痛苦、舒适且有尊严地走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1].由此,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志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路径在人工膝关节置换围术期中的应用

    护理路径是依据每天标准护理计划,为同一类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示,可减少护士进行文书记录的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护理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使护理项目不会遗漏,护士由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损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消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功能.我科近年来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100例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敏;高慧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评估

    目前由于手术及创伤的刺激、预防性止血药物的滥用及术前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广泛应用等因素,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异常复杂.如何科学地评估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并及时、正确地进行干预治疗困扰着广大麻醉科医师.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围术期凝血功能监测与评估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凝血功能,并及时做出正确处理.

    作者:薛晓英;曹殿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宫颈妊娠11例临床分析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宫颈管内,在组织学内口水平以下,在该处生长发育[1].近年来,宫颈妊娠的发病率有所增高,主要由于宫颈的纤维结缔组织收缩功能差,开放的血管不能闭合,常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其主要症状为无痛性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2],临床上早期症状与先兆流产相似,是造成误诊、误治以致危及生命的原因.现对我院收治的11例宫颈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赵瑞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智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产科护理质量安全与防范

    产科的专科特点及模式的改变,使产科护理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问题.2010年我科针对面临的问题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小组,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归总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应对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纠纷的出现,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侯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20~1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停药后治疗同对照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后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内颅内出血2例(6.7%),皮肤黏膜出血6例(20.0%).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快速,价格相对低廉,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范围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主导致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自身健康意识的加强,临床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同时也加强了对糖尿病妊娠期的监测,使人们对妊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认识.本文就妊娠与糖尿病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陆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卡介菌多糖核酸、红霉素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红霉素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卡介菌多糖核酸组43例和红霉组39例.卡介菌多糖核酸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入胸膜腔进行胸膜硬化治疗;红霉素组采用红霉素注入胸膜腔进行胸膜硬化治疗,每周1次.4周后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卡介菌多糖核酸组总有效率为72.1%,红霉素组总有效率为74.4%,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介菌多糖核酸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低于红霉素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红霉素相近,但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庆云;高娟梅;周健;李延玲;段丽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是利用高频的交流电磁波,通过治疗电极导入子宫内膜组织而产生生物热效应,使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和基底层发生凝固、变性、坏死和脱落去除子宫内膜而达到自宫性闭经,从而达到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我院利用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产科护患关系沟通及体会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为了治疗或缓解患者的疾病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医患纠纷多,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缩短护患距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是新时期对医务人员的新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的产科护理工作,对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自体颅骨修补术的治疗

    对于重度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术后患者需修补颅骨,颅骨修补材料无统一标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2月对75例颅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颅骨修补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血脂、纤维蛋白原(FIB)、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108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8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斑块情况.同时检测2组血脂、FIB、UA及CRP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CAS斑块检出率为77.78%高于对照组的1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FIB、UA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斑块亚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P<0.05).结论 CAS斑块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TC、LDL、FIB、UA及CRP水平增高是脑梗死及CAS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董茂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

    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药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意外病死率及心、肾衰竭的发病率,国内外近年来对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部位及作用原理可分为:利尿降压药、交感神经抑制剂、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药物、钙通道拮抗剂、血管扩张药和其他类.而较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应具有以下特点:能有效降压而不产生耐受,不良反应少,不增加(甚至改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能逆转靶器官的损害,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服用方便,价格便宜.

    作者:张杏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文化发展前瞻

    进入21世纪,随着高科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对护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能只单纯的致力于临床护理,而应从狭小的病房中走出来,为人们提供高品位的人本服务.这种高品位的人本服务,除了优质的常规护理以外,还包括广泛传播医学知识、维护生理与心理卫生、倡导健康生活等,这一切组成了护理文化的内涵[1].本文就如何发展护理文化报道如下.

    作者:郭增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