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肿瘤患者90例化疗期间临床护理体会

余琨;陈丽琴;赵希全

关键词:肿瘤, 恶性, 化疗, 不良反应,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90例患者均能接受化疗,并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结论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是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患者出现化疗不良反应时,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生存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哮喘的社区诊治回顾分析与思考

    目的 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哮喘规范化治疗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200例哮喘患者(敷贴组65例,敷贴+中药组65例和对照组7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和资料分析.结果 (1)调查显示80%社区医务工作者对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认识不足.(2)缓解期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作长期治疗者仅39例(19.5%);患者初次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和儿童为多见,分别为53.0%和23.5%,因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诱发因素以气候变化、呼吸道感染为多见,哮喘急性发作采用速效β2激动剂口服或吸入治疗(61.0%、53.0%)及茶碱类药物口服或静脉给药治疗(51.0%、26.5%).(3)缓解期患者敷贴组和敷贴加中药组有效率(81.5%和83.1%)均高于对照组的28.6%(P<0.01).结论 (1)应加强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对哮喘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2)应利用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对哮喘患者进行组织管理和哮喘病知识教育;(3)中药辅治控制哮喘效果良好.

    作者:梁一平;郑祖同;郑丽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宫腔镜腹腔镜技术在不孕症中的应用进展

    不孕症是指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不孕因素中女性不孕占60%,不孕原因很多,其中宫腔形态异常、慢性盆腔炎及其引起的输卵管阻塞为主,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肌瘤,盆腔结核等[1].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输卵管开口及宫颈管情况,而腹腔镜检查通过直视盆腔,可明确病因,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2],具有快速、准确及损伤小的特点.现将宫、腹腔镜技术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宫颈糜烂患者120例应用消糜栓治疗.治疗后比较宫颈糜烂面积及宫颈糜烂程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轻度糜烂者痊愈率为34.6%显著高于中度者的9.5%和重度者的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型糜烂者痊愈率为20.0%显著高于颗粒型的9.5%和乳突型的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彩霞;贾桂蕾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胶艾汤治疗崩漏的临床体会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症之一,其病因错综复杂,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胶艾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四物汤加阿胶、艾叶、生甘草等共7味药组成.全方寒温并用,具有养血活血、暖宫散寒、调经止血、缓痛安胎之功效.本方作用和缓,具有止血而不伤血的特点.笔者近年采用胶艾汤加减治疗崩漏43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秀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左侧卵巢妊娠破裂误诊1例

    患者,女,30岁.主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0d,伴下腹疼痛10d,加重3d.于2010年7月3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10年5月23日,20d前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少于月经量,未做特殊治疗;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疼痛,腹疼时轻时重.于院外行B型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诊断为盆腔炎,给予输液治疗7d(用药不详).近3d来,腹疼加重,自测尿早早孕(+).来我站就诊,B型超声提示:左侧附件区74mm×75mm混合性占位.

    作者:张联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住院孕产妇825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 对住院孕产妇8256例HBV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孕产妇HBV检测率的年龄分布:<30岁组84.98%,30~39岁组85.96%,40~49岁组9.78%.HBV总检测率为83.55%.住院孕产妇HBV感染率的年龄分布:<30岁组12.54%,30~39岁组10.99%,40~49岁组5.56%.HBV总感染率为12.12%.结论 孕产妇应常规检测抗-HBs,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李庆梅;张宁;黄秀群;杜薇;梁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5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相同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用药后出现便秘、干呕1例.结论 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智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多发生在发热开始后12h内,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或局部肌群阵挛或强直性收缩,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不及时抢救,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缺氧、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1].因此,做好惊厥的抢救与护理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高热惊厥患儿27例进行急救及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20~1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停药后治疗同对照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后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内颅内出血2例(6.7%),皮肤黏膜出血6例(20.0%).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快速,价格相对低廉,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184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的术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184例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术后效果.结果 所有纤维瘤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8~60min,平均32min.所有切口基本甲级愈合,2例出现切口血肿、感染,2例出现乳头、乳晕坏死.术后随访5个月~2年,未见纤维瘤复发,手术效果满意度为97.8%.结论 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安全可行,切口瘢痕隐蔽,不影响乳房外形,符合治疗及美学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文福;田富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诊护理风险与预防措施探讨

    护理风险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损失和(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护士在面对繁重急救任务的同时,还需顾及急诊患者的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及承担患者家属的不理解等方面压力.本文现将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杨艳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产科护患关系沟通及体会

    护患关系是指护士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为了治疗或缓解患者的疾病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医患纠纷多,良好的护患关系能使患者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缩短护患距离,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和护患关系,是新时期对医务人员的新要求.笔者通过多年的产科护理工作,对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进行报道如下.

    作者:李素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溴索对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每天给予氨溴索10mg/kg持续静脉微量泵注射,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均连续7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5、7d的动脉血气及ICU治疗时间.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aO2和PaO2/FiO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2、5、7d PaO2和PaO2/Fi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为(8.2±5.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4±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能促进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合状况的改善,缩短ICU治疗时间.

    作者:李一粟;宁波;马宇洁;刘涛;刘磊;熊维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记录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住院期间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记录.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记录在处理医疗纠纷中有着很强的法律效力,是解决医疗纠纷、处理保险赔付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护理人员要规范护理文件书写,不但要文字清晰、表达准确,还应客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患者的动态变化.为有效地避免因书写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笔者就我院病历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双嘧达莫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双嘧达莫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补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退热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双嘧达莫3~4mg*kg-1*d-1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2%和95.6%均高于对照组的48.9%和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冠心宁、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冠心宁、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10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每天1次;冠心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10d.2组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测定来评价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冠心宁、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具更好的疗效.

    作者:黄宇;李波;李冬华;陈景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是利用高频的交流电磁波,通过治疗电极导入子宫内膜组织而产生生物热效应,使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和基底层发生凝固、变性、坏死和脱落去除子宫内膜而达到自宫性闭经,从而达到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我院利用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

    周围型肺癌是目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在段和段以下支气管或肺小叶,以腺癌多见,鳞癌次之,其他可见腺鳞癌、未分化癌、肺泡细胞癌等,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胸部CT检查是目前发现肺癌重要的检查方法,因此,充分认识和把握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天宝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广泛和重要的一类药物,随着新品种的不断上市及细菌耐药菌株的增加和耐药性的增强,医院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抗菌药物有了很大发展,但新型抗菌药物的耐药现象也随之发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显得重要且日益复杂.随机抽查我院2006年各科室住院病历400份、处方5000张,检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令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