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萍
目的 考察注射用更昔洛韦与卡络磺钠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注射用更昔洛韦和卡络磺钠配伍前后溶液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结果 在室温(25℃)条件下,注射用更昔洛韦和卡洛磺钠配伍后0~6h内溶液的含量、pH值、外观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更昔洛韦和卡洛磺钠可配伍使用,建议在6h内用完,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王群;谢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于重度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术后患者需修补颅骨,颅骨修补材料无统一标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2月对75例颅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颅骨修补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糖尿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在我国,每年的患病人数成增长的趋势.如果糖尿病未能及时控制,就可能会逐渐损害肾脏,引起糖尿病肾病.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特别是中医,能够弥补西医的很多不足,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体质和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对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可引起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我科近几年来,对肿瘤患者进行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时,由于护理合理、得当,很少发生药物外渗,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袁冬梅;王小清;任清清;张丽蓉;王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崩漏,为妇科常见病症之一,其病因错综复杂,治疗上存在一定难度.胶艾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由四物汤加阿胶、艾叶、生甘草等共7味药组成.全方寒温并用,具有养血活血、暖宫散寒、调经止血、缓痛安胎之功效.本方作用和缓,具有止血而不伤血的特点.笔者近年采用胶艾汤加减治疗崩漏43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秀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溴索对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每天给予氨溴索10mg/kg持续静脉微量泵注射,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均连续7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5、7d的动脉血气及ICU治疗时间.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aO2和PaO2/FiO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2、5、7d PaO2和PaO2/Fi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为(8.2±5.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4±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能促进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合状况的改善,缩短ICU治疗时间.
作者:李一粟;宁波;马宇洁;刘涛;刘磊;熊维维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范围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RV)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给予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或抗病毒、纠正脱水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1.5mg·kg-1·次-1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1g,每天2次.治疗3d后判断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能较快地减少RV肠炎患儿腹泻次数,改变大便性状,有效缩短腹泻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文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护理路径是依据每天标准护理计划,为同一类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示,可减少护士进行文书记录的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护理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使护理项目不会遗漏,护士由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损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消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功能.我科近年来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100例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敏;高慧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1]将交感风暴(又称室性心动过速风暴)定义为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多由于心肌梗死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诱发,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2010年2月3日我科收治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交感风暴的冠心病患者1例,经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子新;黎玉荣;齐秀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8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共用2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辅治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及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少、不易引起出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铁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是利用高频的交流电磁波,通过治疗电极导入子宫内膜组织而产生生物热效应,使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和基底层发生凝固、变性、坏死和脱落去除子宫内膜而达到自宫性闭经,从而达到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我院利用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宫颈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宫颈管内,在组织学内口水平以下,在该处生长发育[1].近年来,宫颈妊娠的发病率有所增高,主要由于宫颈的纤维结缔组织收缩功能差,开放的血管不能闭合,常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其主要症状为无痛性阴道出血或血性分泌物[2],临床上早期症状与先兆流产相似,是造成误诊、误治以致危及生命的原因.现对我院收治的11例宫颈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赵瑞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冠心宁、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4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10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每天1次;冠心宁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7~10d.2组通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的测定来评价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冠心宁、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具更好的疗效.
作者:黄宇;李波;李冬华;陈景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患者,男,73岁,经CT、MRI、血液化验确诊为原发性骨癌.确诊后行放化疗,患者因无法接受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但下床活动十分困难,并出现双侧髂骨翼,肋下剧烈的、间歇性发作的疼痛.每天疼痛突然发作约10次,持续3~5min.每天肌内注射哌替啶5次,每次50mg,外加间断口服吗啡40mg.镇痛效果不满意,用药间隔期常出现中度以上疼痛,突发性疼痛发作时上述镇痛药物无效,且发作次数无减少,患者极度痛苦要求疼痛治疗.
作者:张金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该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以进一步规范麻醉药品的管理和应用.方法 以该院2006-2009年临床使用的麻醉药品的用量和金额为依据,用Excel 2000电子表格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处理,按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该院麻醉药品共8个品种12种规格,其用量呈上升趋势.用量较大的品种有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用量相对较少的为吗啡注射液、可待因片、芬太尼透皮贴剂,二氢埃托啡片已基本不用.结论 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规范、安全、合理用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伦新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全血细胞减少多因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但亦可由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临床上常引起误诊或漏诊.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急性白血病(A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多发性骨髓瘤(MM)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等.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见于急慢性肝病、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6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病因分析如下.
作者:耿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护患纠纷不断升级,甚至在工作场合患者对医护人员实施暴力的现象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因此,探讨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寻求防范措施,对减少护患纠纷十分重要.
作者:张林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护理风险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患者损失和(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护士在面对繁重急救任务的同时,还需顾及急诊患者的病情重、变化快等特点及承担患者家属的不理解等方面压力.本文现将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杨艳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90例患者均能接受化疗,并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结论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是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患者出现化疗不良反应时,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生存质量.
作者:余琨;陈丽琴;赵希全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