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李一粟;宁波;马宇洁;刘涛;刘磊;熊维维

关键词:氨溴索, 术后, 呼吸衰竭, 急性
摘要:目的 观察大剂量氨溴索对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在常规机械通气、抗感染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每天给予氨溴索10mg/kg持续静脉微量泵注射,对照组每天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均连续7d.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5、7d的动脉血气及ICU治疗时间.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aO2和PaO2/FiO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且试验组治疗后2、5、7d PaO2和PaO2/FiO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为(8.2±5.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0.4±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剂量氨溴索能促进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氧合状况的改善,缩短ICU治疗时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糖尿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在我国,每年的患病人数成增长的趋势.如果糖尿病未能及时控制,就可能会逐渐损害肾脏,引起糖尿病肾病.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特别是中医,能够弥补西医的很多不足,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体质和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对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培养护理士官学员实践能力的做法

    护理士官是在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的编制名称,其工作岗位确定在部队基层卫生机构.作为士官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我军卫勤保障工作能力的基本力量,是圆满完成基层部队卫勤保障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应重视其培训质量,注重对护理士官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琳;滑树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普钠25~50mg持续静脉泵入和多巴胺50~100mg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长军;冯红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多发生在发热开始后12h内,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或局部肌群阵挛或强直性收缩,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不及时抢救,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缺氧、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1].因此,做好惊厥的抢救与护理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高热惊厥患儿27例进行急救及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晚期癌症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临终护理是现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学科,旨在对医学无法挽救的濒死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关心与帮助.使其在人生的后岁月中,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氛围中,安详、宁静、无痛苦、舒适且有尊严地走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1].由此,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志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儿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0.5mg加入生理盐水2~4ml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3~5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未见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动脉硬化问题日趋严重,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他汀类药物的调脂疗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的防治益处已被公认,他汀类药物具有迅速降低异常高的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的作用,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吕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要点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比较常见的疾病,多以中老年患者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也在向高脂肪、高糖、高盐方向发展,而且生活节奏过快,脑力劳动者逐渐增多,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及发生率都在逐年增加.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探讨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采取有效的全面护理措施,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提高康复效果,相应地减少病死率.笔者现将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廖明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双嘧达莫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双嘧达莫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补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退热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双嘧达莫3~4mg*kg-1*d-1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2%和95.6%均高于对照组的48.9%和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育宫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探讨

    目的 建立育宫丸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方法 根据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试验指导原则,用3批育宫丸进行验证实验,以考察确定育宫丸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首先用常规法进行预实验,初步考察该样品对实验菌检测的影响,然后根据预实验结果,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再实验.结果 常规实试验时,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7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实验时,可有效消除抑菌,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70%.结论 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应采用常规法,细菌计数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此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赵五申;孙文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监测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糖尿病(GDM)的诊断、控制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GDM患者56例设为GDM组和正常妊娠者58例设为正常对照组,2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浓度,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bA1c,对比分析HbA1c与FPG浓度的关系及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FPG及HbA1c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A1c水平升高GDM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P<0.01).结论 检测血液中HbAlc水平对GDM患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评价GDM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作者:丘春东;孔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蒙脱石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蒙脱石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0例给予蒙脱石散剂3g口服,每天3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口服,每天2次.对照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口服,每天2次.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记录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住院期间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记录.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记录在处理医疗纠纷中有着很强的法律效力,是解决医疗纠纷、处理保险赔付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护理人员要规范护理文件书写,不但要文字清晰、表达准确,还应客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患者的动态变化.为有效地避免因书写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笔者就我院病历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交感风暴1例护理体会

    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1]将交感风暴(又称室性心动过速风暴)定义为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多由于心肌梗死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诱发,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2010年2月3日我科收治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交感风暴的冠心病患者1例,经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子新;黎玉荣;齐秀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恶性肿瘤患者90例化疗期间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9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90例患者均能接受化疗,并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结论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是顺利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患者出现化疗不良反应时,提供合适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生存质量.

    作者:余琨;陈丽琴;赵希全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骨癌事故性疼痛1例

    患者,男,73岁,经CT、MRI、血液化验确诊为原发性骨癌.确诊后行放化疗,患者因无法接受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但下床活动十分困难,并出现双侧髂骨翼,肋下剧烈的、间歇性发作的疼痛.每天疼痛突然发作约10次,持续3~5min.每天肌内注射哌替啶5次,每次50mg,外加间断口服吗啡40mg.镇痛效果不满意,用药间隔期常出现中度以上疼痛,突发性疼痛发作时上述镇痛药物无效,且发作次数无减少,患者极度痛苦要求疼痛治疗.

    作者:张金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护患纠纷不断升级,甚至在工作场合患者对医护人员实施暴力的现象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因此,探讨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寻求防范措施,对减少护患纠纷十分重要.

    作者:张林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体会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是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2],是指发生于妊娠20周后,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的妊娠期并发症,病情进一步发展则可发生抽搐、昏迷、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对母婴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做好妊高征的产前检查与护理,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妊高征患者65例,经对症处理后,效果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爱琴;李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在妇产科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及消费方式的转变及人们法律意识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孕产妇对护理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院产科自2006年1月以来,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清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及其逆转剂的研究进展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1]是指肿瘤细胞对1种抗肿瘤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同时,对结构和作用机制完全不同的其他多种抗肿瘤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是一种独特的广谱耐药现象[2].MDR由多种途径诱导,可分为经典和非经典MDR两大机制.MDR是肿瘤化疗的一个主要的障碍.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细胞积累的下降,可被几种膜蛋白质调节,这些膜蛋白质属于ATP结合的盒式(ATP binding cassette,ABC)运输蛋白家族成员,P-糖蛋白(P-gp)属于这个蛋白家族.P-gp是一种ATP依赖性的跨膜外流泵,它可通过细胞膜转运多种抗肿瘤药,从而限制这些抗肿瘤药进入细胞而导致肿瘤细胞耐药.据此,研究学者着力于寻找抑制P-gp的分子,以逆转肿瘤化疗药的耐药性.近年来由于中药资源丰富,作用靶点多,可针对MDR机制复杂的特点,有学者开始开发逆转肿瘤MDR的中药.

    作者:胡玉琴;蒋学华;于志瀛;陶勇;黄美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