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贾小文

关键词:高热, 惊厥, 儿童, 急救, 护理
摘要: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多发生在发热开始后12h内,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或局部肌群阵挛或强直性收缩,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不及时抢救,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缺氧、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1].因此,做好惊厥的抢救与护理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高热惊厥患儿27例进行急救及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护患纠纷不断升级,甚至在工作场合患者对医护人员实施暴力的现象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因此,探讨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寻求防范措施,对减少护患纠纷十分重要.

    作者:张林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是利用高频的交流电磁波,通过治疗电极导入子宫内膜组织而产生生物热效应,使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和基底层发生凝固、变性、坏死和脱落去除子宫内膜而达到自宫性闭经,从而达到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我院利用子宫内膜射频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0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消旋卡多曲辅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轮状病毒(RV)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给予调整饮食、口服补液盐或抗病毒、纠正脱水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消旋卡多曲颗粒1.5mg·kg-1·次-1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1g,每天2次.治疗3d后判断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旋卡多曲能较快地减少RV肠炎患儿腹泻次数,改变大便性状,有效缩短腹泻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文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给予常规利尿、扩血管、强心和镇静等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采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监测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及临床症状.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血压、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通气1~2h后除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于原发性心室颤动外,其余紫绀消失,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在基础药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同时使用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可较快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肌氧耗,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谷梁;付斌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30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院采用中国长春吉林兴达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DXZ-I微电脑熏蒸中频治疗机及张家港日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YHZ-I型微电脑腰椎治疗牵引床,加之手法拍打,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3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凯文;宗士刚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育宫丸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探讨

    目的 建立育宫丸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方法 根据该样品的微生物限度标准,按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验证试验指导原则,用3批育宫丸进行验证实验,以考察确定育宫丸微生物限度的检查方法.首先用常规法进行预实验,初步考察该样品对实验菌检测的影响,然后根据预实验结果,用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再实验.结果 常规实试验时,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70%,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70%.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实验时,可有效消除抑菌,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70%.结论 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应采用常规法,细菌计数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此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赵五申;孙文格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作用机制

    糖尿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在我国,每年的患病人数成增长的趋势.如果糖尿病未能及时控制,就可能会逐渐损害肾脏,引起糖尿病肾病.中西药联合治疗糖尿病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特别是中医,能够弥补西医的很多不足,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体质和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对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小球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报道如下.

    作者:李春晓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1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3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方式行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范围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美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骨癌事故性疼痛1例

    患者,男,73岁,经CT、MRI、血液化验确诊为原发性骨癌.确诊后行放化疗,患者因无法接受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但下床活动十分困难,并出现双侧髂骨翼,肋下剧烈的、间歇性发作的疼痛.每天疼痛突然发作约10次,持续3~5min.每天肌内注射哌替啶5次,每次50mg,外加间断口服吗啡40mg.镇痛效果不满意,用药间隔期常出现中度以上疼痛,突发性疼痛发作时上述镇痛药物无效,且发作次数无减少,患者极度痛苦要求疼痛治疗.

    作者:张金武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溴己新注射液辅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溴己新注射液辅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67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溴己新注射液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入院后咳嗽、喘憋症状的缓解或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溴己新注射液辅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红梅;杜丽君;李华斌;高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中性粒细胞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评价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成功施行PCI术的患者202例,术前4h内和术后12h内检测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根据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A组61例(中性粒细胞<4.71×109/L﹚,B组99例[中性粒细胞:(4.71~7.70)×109/L],C组42例(中性粒细胞>7.70×109/L﹚.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记录在随访期间近期(30d)和远期(24个月)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CV).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患者在近期及远期CV发生的关系,同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PCI术后不同的中性粒细胞水平的患者在近期和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1)C组术前后中性粒细胞多于A组,中性粒细胞变化率、30d及24个月CV事件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术后中性粒细胞多于A组,中性粒细胞变化率及24个月CV事件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外,C组其余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升高,患者CV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A组与B组回归分析OR值(远期心血管发生情况)为1.9125,而A组与C组回归分析OR值为3.4680,提示风险上升.(3)A组远期生存率高于B、C组(P<0.05或P<0.01),且B组远期生存率亦高于C组(P<0.05).提示:随着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的上升,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 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患者PCI术后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黄国虹;游卫华;陈艳;张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儿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0.5mg加入生理盐水2~4ml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3~5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未见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双嘧达莫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比较双嘧达莫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补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退热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双嘧达莫3~4mg*kg-1*d-1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2.2%和95.6%均高于对照组的48.9%和8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围术期患者凝血功能的监测与评估

    目前由于手术及创伤的刺激、预防性止血药物的滥用及术前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广泛应用等因素,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异常复杂.如何科学地评估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并及时、正确地进行干预治疗困扰着广大麻醉科医师.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围术期凝血功能监测与评估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凝血功能,并及时做出正确处理.

    作者:薛晓英;曹殿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多发生在发热开始后12h内,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或局部肌群阵挛或强直性收缩,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不及时抢救,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缺氧、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1].因此,做好惊厥的抢救与护理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高热惊厥患儿27例进行急救及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记录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对患者住院期间病情观察和实施护理措施的记录.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记录在处理医疗纠纷中有着很强的法律效力,是解决医疗纠纷、处理保险赔付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护理人员要规范护理文件书写,不但要文字清晰、表达准确,还应客观、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地记录患者的动态变化.为有效地避免因书写不当引发的医疗纠纷,笔者就我院病历护理记录书写中存在的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周小将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尿激酶120~150万U+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停药后治疗同对照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静脉溶栓治疗后24h、2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4h内颅内出血2例(6.7%),皮肤黏膜出血6例(20.0%).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肯定,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快速,价格相对低廉,适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美宝湿润烧伤膏、金霉素眼膏联合艾灸治疗Ⅰ、Ⅱ度压疮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金霉素眼膏联合艾灸治疗Ⅰ、Ⅱ度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Ⅰ、Ⅱ度压疮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观察组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金霉素眼膏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消毒换药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宝湿润烧伤膏、金霉素眼膏联合艾灸治疗Ⅰ、Ⅱ度压疮疗效快、疗程短、经济适用.

    作者:管银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依达拉奉辅治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疗程均为14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润兰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护理

    癌症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晚期癌症患者在生理、心理上均承受着巨大的痛苦.临终护理是现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学科,旨在对医学无法挽救的濒死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关心与帮助.使其在人生的后岁月中,在充满人性温情的氛围中,安详、宁静、无痛苦、舒适且有尊严地走过人生旅程的后一站[1].由此,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熊志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