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围型肺癌的CT诊断

王天宝

关键词:肺癌, 周围型, CT, 诊断
摘要:周围型肺癌是目前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在段和段以下支气管或肺小叶,以腺癌多见,鳞癌次之,其他可见腺鳞癌、未分化癌、肺泡细胞癌等,发病率逐年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胸部CT检查是目前发现肺癌重要的检查方法,因此,充分认识和把握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特点对临床诊疗工作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经病理证实的3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膜透析合并肝癌致血性腹水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61岁.因蛋白尿10年、规律腹膜透析4年、间断血性腹水1周收住院.10年前因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发现蛋白尿(++),但一直未诊治.4年前,发现血肌酐658μmol/L,双肾萎缩,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可能性大、肝硬化失代偿期,开始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1.5%腹透液2L每天留腹4h(3次),2.5%腹透液2L每天留腹10h.期间腹膜透析治疗效果好,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腹膜炎发生,并定期(每6个月1次)查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CT和甲胎蛋白(AFP),连续2年随访未发现有肝脏肿瘤发生.

    作者:李龙凯;王可平;杨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宫颈糜烂患者120例应用消糜栓治疗.治疗后比较宫颈糜烂面积及宫颈糜烂程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轻度糜烂者痊愈率为34.6%显著高于中度者的9.5%和重度者的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纯型糜烂者痊愈率为20.0%显著高于颗粒型的9.5%和乳突型的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消糜栓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彩霞;贾桂蕾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西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个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性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我国的患病率为0.3%~0.4%,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目前抗RA化学药物可分为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慢作用抗风湿药(DMARDs)和糖皮质激素等.而中药在治疗RA的研究也初见成效,同时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作者:赵剑锋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左侧卵巢妊娠破裂误诊1例

    患者,女,30岁.主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0d,伴下腹疼痛10d,加重3d.于2010年7月3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10年5月23日,20d前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少于月经量,未做特殊治疗;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疼痛,腹疼时轻时重.于院外行B型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诊断为盆腔炎,给予输液治疗7d(用药不详).近3d来,腹疼加重,自测尿早早孕(+).来我站就诊,B型超声提示:左侧附件区74mm×75mm混合性占位.

    作者:张联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超声检查在胎盘监测中的应用

    超声检查在产科临床已普遍应用,产科超声技术的飞跃发展,促进了人们对胎儿医学,包括胎儿生理学、胎儿畸形学[1]和胎儿疾病学等领域的全新认识,使产科医师及孕妇能更好地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状况,提供更准确的胎儿信息,判断胎儿宫内安危,明显提高了围产监护质量.

    作者:张国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哮喘的社区诊治回顾分析与思考

    目的 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哮喘规范化治疗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200例哮喘患者(敷贴组65例,敷贴+中药组65例和对照组7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和资料分析.结果 (1)调查显示80%社区医务工作者对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认识不足.(2)缓解期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作长期治疗者仅39例(19.5%);患者初次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和儿童为多见,分别为53.0%和23.5%,因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诱发因素以气候变化、呼吸道感染为多见,哮喘急性发作采用速效β2激动剂口服或吸入治疗(61.0%、53.0%)及茶碱类药物口服或静脉给药治疗(51.0%、26.5%).(3)缓解期患者敷贴组和敷贴加中药组有效率(81.5%和83.1%)均高于对照组的28.6%(P<0.01).结论 (1)应加强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对哮喘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2)应利用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对哮喘患者进行组织管理和哮喘病知识教育;(3)中药辅治控制哮喘效果良好.

    作者:梁一平;郑祖同;郑丽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盆腔炎症性疾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盆腔炎症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是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在内的任意组合[1].PID对妇女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尽早实施积极有效的治疗是必要的.理想情况下,盆腔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该在明确感染病原体及药敏结果后开始;实际上,在对感染类型、感染部位、组织渗透性和耐药性了解的情况下及早开始经验性治疗是必须的,然而PID经验性治疗中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现象可造成抗菌效果不佳、耐药率增加等各种不容忽视的后果.

    作者:黄新艳;王俐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医院门诊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利用分析

    目的 评价该院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的利用情况与趋势.方法 对医院门诊2009年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销售金额排序与用药频度排序基本同步,胃酸分泌抑制剂应用广.结论 医院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吴昭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国内临床药师制度实施概况及进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设置药学博士(Pharm D)学位,专门培养为患者或专业卫生人员提供药物治疗方面相关信息的药物治疗专家或临床药学专家.美国药学教育委员会还规定经其认证的美国所有药学院校都需在2000年之前改制为6年制的Pharm D专业学位教育,从而使Pharm D成为美国药学学科的惟一入门学位.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统计表明,美国医院药师中38%以上是临床药学硕士毕业,全国有57所药学院开设了临床药学博士课程.

    作者:邓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癌症患者终末期护理体会

    死亡是自然规律,但患者一般都不愿看到这一时刻,尤其是癌症患者更是如此.为使癌症患者能坦然、幸福地走完人生后时刻,加强其终末期护理就尤为重要.

    作者:薛素波;黄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5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相同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用药后出现便秘、干呕1例.结论 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肠溶阿司匹林致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

    患者,男,39岁.主因车祸致头面部、胸腹部外伤1h余入院.入院诊断:失血性休克,创伤性脾破裂,多发性肋骨骨折,颅骨骨折,脑挫伤等.入院后在抗休克的同时立即在全麻下剖腹探查,行脾切除、空肠部分切除、升结肠破裂修补术.术后4d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出现精神症状,给予降颅压和人工冬眠治疗3d,精神症状消失,但患者胃肠减压量逐日增加,24h高达2500ml,腹胀、腹痛、肠鸣音弱.

    作者:姜振国;王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儿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0.5mg加入生理盐水2~4ml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3~5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未见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妊娠与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主导致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自身健康意识的加强,临床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同时也加强了对糖尿病妊娠期的监测,使人们对妊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认识.本文就妊娠与糖尿病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陆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口腔吹氧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腔吹氧联合蒙脱石散(思密达)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溃疡性口腔炎患儿9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在口腔溃疡面涂思密达粉末,且给予4~6L高流量口腔吹氧治疗,20min/次,每天2次;对照组仅给予思密达粉末涂在口腔溃疡面,隔3~4h使用1次.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吹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见效快,患儿无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郝晓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硝普钠25~50mg持续静脉泵入和多巴胺50~100mg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硝普钠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长军;冯红兵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护理文化发展前瞻

    进入21世纪,随着高科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对护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能只单纯的致力于临床护理,而应从狭小的病房中走出来,为人们提供高品位的人本服务.这种高品位的人本服务,除了优质的常规护理以外,还包括广泛传播医学知识、维护生理与心理卫生、倡导健康生活等,这一切组成了护理文化的内涵[1].本文就如何发展护理文化报道如下.

    作者:郭增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我院麻醉药品应用与管理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以进一步规范麻醉药品的管理和应用.方法 以该院2006-2009年临床使用的麻醉药品的用量和金额为依据,用Excel 2000电子表格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处理,按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该院麻醉药品共8个品种12种规格,其用量呈上升趋势.用量较大的品种有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用量相对较少的为吗啡注射液、可待因片、芬太尼透皮贴剂,二氢埃托啡片已基本不用.结论 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规范、安全、合理用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伦新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无创正压通气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解痉平喘、通畅气道、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NIPPV.治疗后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4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H值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氧分压(PaO2)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观察指标虽有所改善,但仅PaCO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NIPPV辅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秋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要点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比较常见的疾病,多以中老年患者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饮食也在向高脂肪、高糖、高盐方向发展,而且生活节奏过快,脑力劳动者逐渐增多,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及发生率都在逐年增加.因此对心血管疾病的护理探讨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采取有效的全面护理措施,可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提高康复效果,相应地减少病死率.笔者现将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与护理质量要点报道如下.

    作者:廖明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