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剑锋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CEA)组,各50例.CEA组单纯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CSE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2.5ml.观察2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和肌松效果、新生儿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好,与C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评分及术中低血压、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具有良好的镇痛和肌松作用,用于剖宫产术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宁平;潘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该院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的利用情况与趋势.方法 对医院门诊2009年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销售金额排序与用药频度排序基本同步,胃酸分泌抑制剂应用广.结论 医院抗酸药及消化性溃疡药应用基本合理,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吴昭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护理路径是依据每天标准护理计划,为同一类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示,可减少护士进行文书记录的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护理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使护理项目不会遗漏,护士由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损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消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功能.我科近年来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100例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敏;高慧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前由于手术及创伤的刺激、预防性止血药物的滥用及术前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广泛应用等因素,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变化异常复杂.如何科学地评估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并及时、正确地进行干预治疗困扰着广大麻醉科医师.本文就国内外关于围术期凝血功能监测与评估的相关进展做一综述,以便及时发现患者异常凝血功能,并及时做出正确处理.
作者:薛晓英;曹殿青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产科的专科特点及模式的改变,使产科护理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问题.2010年我科针对面临的问题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和管理小组,对于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归总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制定应对防范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减少纠纷的出现,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侯爱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手术室的工作是临床护理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手术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加之手术室护士工作节奏加快,连续工作时间延长,手术室特殊的气味,封闭的工作环境,易造成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损害.为此,现就有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张美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典型病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易于诊断,但一些不典型的病例极易造成误诊、漏诊,贻误病情,甚至短时间内引起患者腹腔内大出血,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及早准确地诊断异位妊娠至关重要.彩色多普勒超声尤其是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异位妊娠具有非常重要的诊断价值.现就我科2009-2010年128例异位妊娠声像图特点做出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正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支气管哮喘是致敏因素或非致敏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可逆性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黏膜水肿、黏液分泌增多等病理变化,临床以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咳嗽、呼气为主的双肺喘鸣音为主要特征.临床治疗时给予患者整体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本文就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邢小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哮喘患儿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控制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对症等治疗;治疗组则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0.5mg加入生理盐水2~4ml中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每天2次,3~5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在雾化吸入过程中,未见心悸、头晕等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利香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给予常规利尿、扩血管、强心和镇静等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呼吸机,采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前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并监测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及临床症状.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血压、氧分压(PaO2)及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通气1~2h后除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于原发性心室颤动外,其余紫绀消失,心悸、气促、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在基础药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同时使用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通气,可较快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肌氧耗,缩短病程,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谷梁;付斌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解痉平喘、通畅气道、吸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呼吸机进行NIPPV.治疗后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4h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H值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氧分压(PaO2)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观察指标虽有所改善,但仅PaCO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NIPPV辅治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秋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多发生在发热开始后12h内,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或局部肌群阵挛或强直性收缩,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不及时抢救,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缺氧、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1].因此,做好惊厥的抢救与护理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高热惊厥患儿27例进行急救及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对于重度颅脑损伤及高血压脑出血和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方法.对于术后患者需修补颅骨,颅骨修补材料无统一标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2月对75例颅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颅骨修补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扎格雷8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对照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4d,共用2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高于对照组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扎格雷辅治急性脑梗死能有效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及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致残率,且安全、不良反应少、不易引起出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铁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给予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相同西药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高于对照组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用药后出现便秘、干呕1例.结论 中药辅治消化性溃疡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不易复发、无明显不良反应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行经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后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变化与术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成功施行PCI术的患者202例,术前4h内和术后12h内检测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根据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A组61例(中性粒细胞<4.71×109/L﹚,B组99例[中性粒细胞:(4.71~7.70)×109/L],C组42例(中性粒细胞>7.70×109/L﹚.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记录在随访期间近期(30d)和远期(24个月)发生的不良心血管事件(CV).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患者在近期及远期CV发生的关系,同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价PCI术后不同的中性粒细胞水平的患者在近期和远期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1)C组术前后中性粒细胞多于A组,中性粒细胞变化率、30d及24个月CV事件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术后中性粒细胞多于A组,中性粒细胞变化率及24个月CV事件发生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除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外,C组其余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升高,患者CV事件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A组与B组回归分析OR值(远期心血管发生情况)为1.9125,而A组与C组回归分析OR值为3.4680,提示风险上升.(3)A组远期生存率高于B、C组(P<0.05或P<0.01),且B组远期生存率亦高于C组(P<0.05).提示:随着术后中性粒细胞水平的上升,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结论 中性粒细胞水平与患者PCI术后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
作者:黄国虹;游卫华;陈艳;张莉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死亡是自然规律,但患者一般都不愿看到这一时刻,尤其是癌症患者更是如此.为使癌症患者能坦然、幸福地走完人生后时刻,加强其终末期护理就尤为重要.
作者:薛素波;黄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如何减轻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生理及心理负担,提高其舒适度,成为护理界同仁共同探讨的课题.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人性化的、创造性的护理模式,是患者在生理、心理及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能缩短或降低不愉快的过程[1].将舒适护理运用于肿瘤患者的整个化疗周期,提高其对化疗不适的耐受性,为顺利完成全程化疗提供了必要条件.本文对150例化疗患者进行了全方位舒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程丽莉;宋占芹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评价蒙脱石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胃溃疡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0例给予蒙脱石散剂3g口服,每天3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口服,每天2次.对照组40例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口服,每天2次.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主导致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自身健康意识的加强,临床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同时也加强了对糖尿病妊娠期的监测,使人们对妊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认识.本文就妊娠与糖尿病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陆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