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
死亡是自然规律,但患者一般都不愿看到这一时刻,尤其是癌症患者更是如此.为使癌症患者能坦然、幸福地走完人生后时刻,加强其终末期护理就尤为重要.
作者:薛素波;黄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15mg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后比较2组肺部哮喘音及痰鸣音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结果 治疗组肺部哮鸣音及痰鸣音消失时间和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氨溴索辅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清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动脉硬化问题日趋严重,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他汀类药物的调脂疗法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的防治益处已被公认,他汀类药物具有迅速降低异常高的血浆总胆固醇(TC)水平的作用,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本文就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作者:吕继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进入21世纪,随着高科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现代社会对护理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不能只单纯的致力于临床护理,而应从狭小的病房中走出来,为人们提供高品位的人本服务.这种高品位的人本服务,除了优质的常规护理以外,还包括广泛传播医学知识、维护生理与心理卫生、倡导健康生活等,这一切组成了护理文化的内涵[1].本文就如何发展护理文化报道如下.
作者:郭增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芪参咀嚼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250.0mm×4.6mm,5μm)的色谱柱;以乙腈-水(38∶6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ELSD检测条件: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80℃,氮气压力为0.24MPa,柱温为30℃.结果 黄芪甲苷在2.55~15.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别取自然对数后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n=6),平均回收率是99.82%(RSD=0.2%).结论 HPLC-ELSD法测定芪参咀嚼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陈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不同血肌酐(Scr)水平和不同造影剂用量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探讨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PCI患者80例,其中≥65岁32例(老年组)、<65岁48例(非老年组);各组根据Scr水平,老年组分为A1亚组(Scr<132.6μmol/L)和A2亚组(Scr 132.6~265.2μmol/L),非老年组分为B1亚组(Scr<132.6μmol/L)和B2亚组(Scr 132.6~265.2μmol/L);根据造影剂用量老年组分为a1亚组(用量<50ml)和a2亚组(用量为50~150ml),非老年组分为b1亚组(用量<50ml)和b2亚组(用量为50~150ml).比较PCI前后、各亚组Scr、肌酐清除率(Ccr)和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结果 老年组中除A2和a2亚组PCI后BUN、Scr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Ccr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外,其他各亚组PCI前后诸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IN的年龄因素対PCI的安全性影响很大,年龄<65岁、Scr<132.6μmol/L时较安全,在Scr<265.2μmol/L时、150ml以内造影剂对肾功能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对于任何年龄,PCI时应选择Scr<265.2μmol/L的患者;对老年PCI患者,造影剂用量尽量控制在150ml以内.
作者:黄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药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意外病死率及心、肾衰竭的发病率,国内外近年来对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部位及作用原理可分为:利尿降压药、交感神经抑制剂、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药物、钙通道拮抗剂、血管扩张药和其他类.而较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应具有以下特点:能有效降压而不产生耐受,不良反应少,不增加(甚至改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能逆转靶器官的损害,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服用方便,价格便宜.
作者:张杏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粉尘对煤矿工人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以210名煤矿井下采煤工人和 192名煤矿井上(机关)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健康体检,测定其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井下采煤工人抽烟与不抽烟者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井下采煤工人的血红蛋白浓度为(161±14.87)g/L高于井上工作人员的(148±9.98)g/L(P<0.01).工龄>5年的井下采煤工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井上工作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煤矿粉尘是使矿工血红蛋白水平增高的主要因素.
作者:徐烨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对哮喘规范化治疗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对资料完整的200例哮喘患者(敷贴组65例,敷贴+中药组65例和对照组70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和资料分析.结果 (1)调查显示80%社区医务工作者对哮喘患者的长期治疗认识不足.(2)缓解期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ICS)作长期治疗者仅39例(19.5%);患者初次发病年龄以婴幼儿和儿童为多见,分别为53.0%和23.5%,因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中诱发因素以气候变化、呼吸道感染为多见,哮喘急性发作采用速效β2激动剂口服或吸入治疗(61.0%、53.0%)及茶碱类药物口服或静脉给药治疗(51.0%、26.5%).(3)缓解期患者敷贴组和敷贴加中药组有效率(81.5%和83.1%)均高于对照组的28.6%(P<0.01).结论 (1)应加强社区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提高对哮喘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2)应利用社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对哮喘患者进行组织管理和哮喘病知识教育;(3)中药辅治控制哮喘效果良好.
作者:梁一平;郑祖同;郑丽叶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及消费方式的转变及人们法律意识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孕产妇对护理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院产科自2006年1月以来,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清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的术后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女性患者184例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纤维瘤的术后效果.结果 所有纤维瘤均完整切除,手术时间18~60min,平均32min.所有切口基本甲级愈合,2例出现切口血肿、感染,2例出现乳头、乳晕坏死.术后随访5个月~2年,未见纤维瘤复发,手术效果满意度为97.8%.结论 经乳晕弧形切口切除多发性乳腺纤维瘤安全可行,切口瘢痕隐蔽,不影响乳房外形,符合治疗及美学要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文福;田富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护理路径是依据每天标准护理计划,为同一类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示,可减少护士进行文书记录的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由于护理工作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使护理项目不会遗漏,护士由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不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损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消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功能.我科近年来对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100例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清敏;高慧彩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痹病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难以治愈.长期以来常规治疗多以内服中西药物、外用针灸热敷等方法治疗,但因疗程长、痛苦多,患者接受困难.我科于2009年引进中药汽雾透皮疗法新技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治疗痹病413例,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李光周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指征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 对该院1013例剖宫产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为28.2%,其中难产因素占24.9%,胎儿窘迫占21.8%,合并症或并发症占17.0%,瘢痕子宫占14.8%,社会因素占13.5%,其他占8.0%.结论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官帅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辅治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将4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2组患者均行强心、利尿、硝酸酯类药物等常规治疗,均口服卡托普利25mg,每天3次.如血压稳定、耐受良好,1周后对照组加大剂量,大剂量控制在每天150mg;而观察组联合口服缬沙坦80mg,每天1次,6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比较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缬沙坦辅治CHF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万志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红霉素对恶性胸腔积液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8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卡介菌多糖核酸组43例和红霉组39例.卡介菌多糖核酸组采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入胸膜腔进行胸膜硬化治疗;红霉素组采用红霉素注入胸膜腔进行胸膜硬化治疗,每周1次.4周后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卡介菌多糖核酸组总有效率为72.1%,红霉素组总有效率为74.4%,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介菌多糖核酸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0%低于红霉素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与红霉素相近,但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庆云;高娟梅;周健;李延玲;段丽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设置药学博士(Pharm D)学位,专门培养为患者或专业卫生人员提供药物治疗方面相关信息的药物治疗专家或临床药学专家.美国药学教育委员会还规定经其认证的美国所有药学院校都需在2000年之前改制为6年制的Pharm D专业学位教育,从而使Pharm D成为美国药学学科的惟一入门学位.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统计表明,美国医院药师中38%以上是临床药学硕士毕业,全国有57所药学院开设了临床药学博士课程.
作者:邓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原因和流行特征,为传染病疫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园共计146名幼儿,10例发病,患病率为6.85%.首发病例3月10日发病,后1例病例于3月12日发病,发病年龄约为3岁,其中男6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1.5∶1.结论 加强学校晨检工作,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病暴发的重要手段.
作者:马丽平;张勇;杨金秀;吴栋;赵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该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以进一步规范麻醉药品的管理和应用.方法 以该院2006-2009年临床使用的麻醉药品的用量和金额为依据,用Excel 2000电子表格进行分类、排序、统计处理,按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该院麻醉药品共8个品种12种规格,其用量呈上升趋势.用量较大的品种有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注射用瑞芬太尼、舒芬太尼注射液、吗啡缓释片;用量相对较少的为吗啡注射液、可待因片、芬太尼透皮贴剂,二氢埃托啡片已基本不用.结论 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规范、安全、合理用药,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伦新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增高为主导致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代谢紊乱的内分泌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自身健康意识的加强,临床上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同时也加强了对糖尿病妊娠期的监测,使人们对妊娠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认识.本文就妊娠与糖尿病的关系报道如下.
作者:陆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