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红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及血脂、纤维蛋白原(FIB)、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108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8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斑块情况.同时检测2组血脂、FIB、UA及CRP水平.结果 脑梗死组CAS斑块检出率为77.78%高于对照组的1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FIB、UA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有斑块亚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P<0.05).结论 CAS斑块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TC、LDL、FIB、UA及CRP水平增高是脑梗死及CAS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作者:董茂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溴己新注射液辅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67例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溴己新注射液治疗,2组均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入院后咳嗽、喘憋症状的缓解或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溴己新注射液辅治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红梅;杜丽君;李华斌;高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测定芪参咀嚼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250.0mm×4.6mm,5μm)的色谱柱;以乙腈-水(38∶62)为流动相;流速:1ml/min;ELSD检测条件: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80℃,氮气压力为0.24MPa,柱温为30℃.结果 黄芪甲苷在2.55~15.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分别取自然对数后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n=6),平均回收率是99.82%(RSD=0.2%).结论 HPLC-ELSD法测定芪参咀嚼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陈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某幼儿园手足口病暴发的原因和流行特征,为传染病疫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园共计146名幼儿,10例发病,患病率为6.85%.首发病例3月10日发病,后1例病例于3月12日发病,发病年龄约为3岁,其中男6例,女4例,男女之比为1.5∶1.结论 加强学校晨检工作,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病暴发的重要手段.
作者:马丽平;张勇;杨金秀;吴栋;赵宁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多发生在发热开始后12h内,体温骤升时突然出现短暂的全身或局部肌群阵挛或强直性收缩,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不及时抢救,惊厥时间过长或多次复发可使脑缺氧、脑细胞受损,影响智力发育[1].因此,做好惊厥的抢救与护理对临床诊断治疗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对高热惊厥患儿27例进行急救及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小文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了解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方法 对住院孕产妇8256例HBV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孕产妇HBV检测率的年龄分布:<30岁组84.98%,30~39岁组85.96%,40~49岁组9.78%.HBV总检测率为83.55%.住院孕产妇HBV感染率的年龄分布:<30岁组12.54%,30~39岁组10.99%,40~49岁组5.56%.HBV总感染率为12.12%.结论 孕产妇应常规检测抗-HBs,降低新生儿宫内感染的几率.
作者:李庆梅;张宁;黄秀群;杜薇;梁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2006年室性心律失常的诊疗和心源性猝死预防指南[1]将交感风暴(又称室性心动过速风暴)定义为24h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需要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多由于心肌梗死后血液动力学不稳定和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诱发,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恶性心律失常.2010年2月3日我科收治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并发交感风暴的冠心病患者1例,经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患者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子新;黎玉荣;齐秀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中,药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高血压进行有效的治疗,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意外病死率及心、肾衰竭的发病率,国内外近年来对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目前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根据其作用部位及作用原理可分为:利尿降压药、交感神经抑制剂、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药物、钙通道拮抗剂、血管扩张药和其他类.而较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应具有以下特点:能有效降压而不产生耐受,不良反应少,不增加(甚至改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能逆转靶器官的损害,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服用方便,价格便宜.
作者:张杏颜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妊娠糖尿病(GDM)的诊断、控制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GDM患者56例设为GDM组和正常妊娠者58例设为正常对照组,2组分别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PG)浓度,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bA1c,对比分析HbA1c与FPG浓度的关系及HbA1c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FPG及HbA1c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HbA1c水平升高GDM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P<0.01).结论 检测血液中HbAlc水平对GDM患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评价GDM控制方案的金标准.
作者:丘春东;孔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医学模式及消费方式的转变及人们法律意识和健康意识的逐渐增强,孕产妇对护理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我院产科自2006年1月以来,开展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清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给予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智玲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不同年龄、不同血肌酐(Scr)水平和不同造影剂用量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肾功能的变化,探讨造影剂肾病(CIN)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PCI患者80例,其中≥65岁32例(老年组)、<65岁48例(非老年组);各组根据Scr水平,老年组分为A1亚组(Scr<132.6μmol/L)和A2亚组(Scr 132.6~265.2μmol/L),非老年组分为B1亚组(Scr<132.6μmol/L)和B2亚组(Scr 132.6~265.2μmol/L);根据造影剂用量老年组分为a1亚组(用量<50ml)和a2亚组(用量为50~150ml),非老年组分为b1亚组(用量<50ml)和b2亚组(用量为50~150ml).比较PCI前后、各亚组Scr、肌酐清除率(Ccr)和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结果 老年组中除A2和a2亚组PCI后BUN、Scr水平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Ccr值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外,其他各亚组PCI前后诸指标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IN的年龄因素対PCI的安全性影响很大,年龄<65岁、Scr<132.6μmol/L时较安全,在Scr<265.2μmol/L时、150ml以内造影剂对肾功能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对于任何年龄,PCI时应选择Scr<265.2μmol/L的患者;对老年PCI患者,造影剂用量尽量控制在150ml以内.
作者:黄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3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Hp检测,对Hp阳性患者在应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再加用抗Hp治疗,并监测血小板与血小板抗体的恢复情况.结果 4周后全部患者血小板都有明显上升,为(71~139)×109/L,平均(82±19)×109/L,多于入院治疗前的(43±15)×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转阴者(32例)血小板为(96±12)×109/L高于未转阴者(4例)的(75±10)×109/L(P<0.05).结论 Hp感染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原因之一,抗Hp治疗为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骨盆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伤、砸伤、高处坠落伤所致,除了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之外,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及头、胸、腹部等多处复合伤,病情变化迅速,病死率较高.因此,在救治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过程中,若观察抢救及时,护理得当,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伤残率和病死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王秀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拟行剖宫产术的健康产妇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和硬膜外(CEA)组,各50例.CEA组单纯硬膜外注入2%利多卡因,CSE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2.5ml.观察2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和肌松效果、新生儿评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快,镇痛和肌松效果好,与CE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评分及术中低血压、术后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起效迅速,具有良好的镇痛和肌松作用,用于剖宫产术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宁平;潘志强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不孕症是指女子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未受孕者;或曾孕育过,未避孕又2年以上未再受孕者.不孕因素中女性不孕占60%,不孕原因很多,其中宫腔形态异常、慢性盆腔炎及其引起的输卵管阻塞为主,其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肌瘤,盆腔结核等[1].宫腔镜可直接观察宫腔形态、输卵管开口及宫颈管情况,而腹腔镜检查通过直视盆腔,可明确病因,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2],具有快速、准确及损伤小的特点.现将宫、腹腔镜技术在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张桂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4例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在整个灌肠过程中,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态度及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妇科手术前清洁灌肠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的术后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作者:陈淑合 刊期: 2011年第16期
随着人们文化素质及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临床医务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护患纠纷不断升级,甚至在工作场合患者对医护人员实施暴力的现象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因此,探讨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寻求防范措施,对减少护患纠纷十分重要.
作者:张林红 刊期: 2011年第16期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设置药学博士(Pharm D)学位,专门培养为患者或专业卫生人员提供药物治疗方面相关信息的药物治疗专家或临床药学专家.美国药学教育委员会还规定经其认证的美国所有药学院校都需在2000年之前改制为6年制的Pharm D专业学位教育,从而使Pharm D成为美国药学学科的惟一入门学位.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统计表明,美国医院药师中38%以上是临床药学硕士毕业,全国有57所药学院开设了临床药学博士课程.
作者:邓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患者,女,30岁.主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0d,伴下腹疼痛10d,加重3d.于2010年7月3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为2010年5月23日,20d前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少于月经量,未做特殊治疗;1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疼痛,腹疼时轻时重.于院外行B型超声检查,提示:盆腔积液,诊断为盆腔炎,给予输液治疗7d(用药不详).近3d来,腹疼加重,自测尿早早孕(+).来我站就诊,B型超声提示:左侧附件区74mm×75mm混合性占位.
作者:张联芬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