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华;周丛豪
目的明确吸烟与口腔鳞癌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病例组74例口腔鳞癌患者和对照组13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吸烟史进行了调查分析,计算优势比(OR);为排除性别和年龄这两个可能的混杂因素的影响,同时对男性患者和45岁以上患者吸烟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例组有43例吸烟,31不吸烟;对照组有29例吸烟,102例不吸烟;OR为4.9(P<0.005).在男性患者和45岁以上患者中,OR分别为6.0和5.3(P<0.005).结论吸烟是口腔鳞癌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张森林;孟昭业;张怀勤;周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颈静脉扩张症的手术治疗,观察单纯手术方法对其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2例颈外静脉扩张症病例,了解其症状、体征等临床特征.结果 2病例术后随访,效果较佳.结论对于颈静脉扩张症,可以用B超、MRI和血管扩张处造影来确诊,手术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作者:顾根发;王佩华;俞蕾;陈东;王泉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近年来,颌骨骨折随交通事业的发展呈上升趋势,如何使骨折复位固定更佳,减小患者痛苦、早期恢复口腔功能等,是近年来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内容.钛板正被应用于颌骨骨折的复位内固定中,由于钛独特的优点,弥补了以往颌骨骨折治疗方法中的不足,渐受临床医生的欢迎.我科自1997年6月~1999年6月采用纯钛夹板对48例颌骨骨折患者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均获满意的治疗效果,随访6个月~2年,成功率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骏诚;孙绍洪;鲁伟;徐稳;金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干槽症(dry socket,DS)是拔牙后一种并发症,其主要特点是手术后2~3天发生拔牙创血凝块腐败、脱落、牙槽骨窝壁外露及持续性疼痛,不及时处理,病程可持续2周左右,下颌阻生智DS的发病率高,对于DS的病因,有不同说法,采用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效果也不一致,本人于1972年开始观察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简称SMZ Co)片剂在预防无选择的拔牙创内预防DS方面的应用,取得极佳效果.
作者:黄金芳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腭裂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其手术治疗目的是关闭裂隙,重建软、硬腭部的解剖形态,恢复正常的进食及语言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关于手术选择麻醉方法取决患者年龄,腭裂类型以及健康状况.我科自1995年至1997年对78例腭裂者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在术中和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处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松年;陈景明;王静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鼻咽癌临床误诊的原因从中吸取教训.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病例.结果误诊原因为6例病人中2例未及时作鼻咽部活检;2例因病灶位置隐蔽,经多次鼻咽部检查方才确诊;有2例鼻咽部虽然经多次检查仍为阴性而取颌下肿块作了活检证实为转移癌灶.结论鼻咽癌诊断困难原因主要有医生对此病警惕性不够和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活检取材位置不正确和深度不够.对面颈部包括腮腺区及颌下、颏下肿块患者要仔细检查鼻咽部,多次、多部位深取材活检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以及对鼻咽部多次检查阴性而腮腺区、颌下、颏下肿块增大迅速及时进行肿块组织学检查.
作者:方美珍;潘劲松;宋萌;刘世勋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阐明颧颊翼咽鼻突义颌修复双侧上颌骨部分缺损前的外科准备.方法对1992年以来的7例患者实施了修复前外科手术,所有病例均存留部分上颌骨颧突及颧骨上颌突,进行口鼻道成形术以利于义颌前方固位,必要时在腭部行就位道成形术以利于义颌后方固位,在颧颊部进行颧颊承力区成形术为义颌创建承力支持部位.结果各类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义颌修复使病人的外形和咀嚼及发音等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颧颊翼咽鼻突义颌修复以部分硬腭存留和软腭保持连续者修复效果较好,而且可利用颧骨上颌突和上颌骨颧突的残留部分提供承力.
作者:胡敏;周继林;洪民;姚军;王燕一;侯康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腭裂修复术是封闭腭部裂隙的重要方法,也是重建腭咽闭合的必要措施.修复腭裂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语音功能,而建立良好的腭咽闭合是恢复语音的关键.随着外科修复术技术的提高,序列治疗的开展,使患者的功能恢复得以提高,但在腭成形术施术时间的选择方面目前尚有争议,早期手术被认为有利于正常语音功能的建立,但可能严重影响上颌骨发育.本文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患者施术后2年,以鼻咽内窥镜(nasopharyngeal fiberscop, NPF)对腭咽闭合功能的对比观察,提出早期手术有利于语音功能恢复,并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论证分析.
作者:关丽;巩宇;王绪凯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应用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和大体标本测量,观察兔上颌骨发育情况,了解上颌软组织潜行分离是否影响上颌骨发育.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5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各5只.第一组作为对照组,以确定面部生长正常(长度、角度)值.第二组手术造成人工(左侧)单侧唇裂、齿槽突裂和腭裂模型,不作任何修复.第三组人工单侧唇腭裂模型,仅采取直线缝合法修复唇裂.第四组唇腭裂模型,以直线缝合法修复唇裂,但在缝合之前对左侧上颌骨行广泛软组织潜行分离.第五组修复唇裂方法,并对整个上颌骨软组织作潜行分离.结果第四、五组SNA角明显小于第一、二、三组;第一、二、三组之间相差较小.鼻根点至上齿槽座点的距离,第四、五组比其它三组短;上颌骨前后经,第四、五组左侧的长度也比其它三组短,而宽度则较宽.结论唇裂手术中行上颌软组织广泛潜行分离将影响上颌骨发育,导致上颌骨发育障碍.
作者:黄洪章;吴昌哲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与bcl-2翻译起始部位碱基互补的反义bcl-2寡脱氧核苷酸(oligodeoxynucleotide,ODN)对Bca-CD885细胞内源性bcl-2表达的阻断作用.方法以脂质体Lepofectin为载体,一过性转染20μmol/L反义及正义bcl-2 ODN于BcaCD885细胞中,FCM-抗体观测转染后24h、36h、48h细胞内bcl-2基因蛋白表达变化,RT-PCR技术检测转染后24h bcl-2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转染反义bcl-2 ODN后24h、36h、48h BcaCD885细胞内bcl-2基因蛋白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都明显下降(P<0.05),而正义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正反义组bcl-2 mRNA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反义bcl-2 ODN能在蛋白翻译水平特异性抑制颊癌细胞内源性bcl-2蛋白表达.
作者:何永文;王升志;赵德萍;毛租彝;高志 刊期: 2000年第03期
对于严重的颌骨粉碎性骨折、牙齿缺失或因肿瘤切除后致颌骨缺损、连续性中断,采用简单的颌间牵引或不锈钢丝骨间结扎等方法难以恢复面部形态和咬FDDC功能,常常遗留咬FDDC关系紊乱、咀嚼功能差,面部畸形等症状.我科从1997年8月~1998年11月间收治颌骨骨折患者60例,其中26例采用了骨间钛板固定使骨折解剖复位;并对4例下颌骨半侧缺损重建植骨的患者采用了钛板固定方法,均获得恢复面容、咬FDDC关系及咀嚼功能的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忠南;鞠向群;彭兆伟;吴萃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为探索客观有效的异常语音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语音分析系统(CSL)分析各种类型患者的异常语音.方法 8例筛选患者,咽喉摩擦音、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腭化构音和正常构音各2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18岁.被检敏感音为/z/、/c/、/s/,直接输入计算机语音工作站,存盘后对音声图像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结果各种类型语音的音声图像各有其特征,其频谱、辅音起声时间和共振峰各不相同.结论 CSL综合了语图仪和计算机技术,可图像化和定量分析声音,在目前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手段.
作者:王国民;潘悟云;陈阳;邱蔚六;袁文化 刊期: 2000年第03期
2000国际暨第六届全国头颈肿瘤外科学术会议于2000年6月9月13日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行.本次会议是在新千年伊始,国内外头颈外科、耳鼻咽喉科和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的一次盛大聚会.
作者:郑家伟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根据上颌骨解剖学上的特点,结合各类手术径路的优点,设计一种改良的上颌骨全切除术的手术径路,旨在改善术后的外形与功能.方法共有17例患者采用了该上颌全切除术的手术径路,即:切口设计在下唇,沿颏面沟与颌下、腮腺耳前切口连接至同侧发际.切口设计依据为避开上颌区,隐蔽切口位于面颌部正常的皮肤皱折区,术中对面神经下颌缘支、下颊支、颏神经、腮腺导管以及内眦部等均加以保存.其中行上颌骨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3例.结果经1~12个月术后随访,疗效满意.其中11例术后放疗患者均未出现任何皮肤坏死及下颌水肿.因保存了面神经下颌缘支和下唇肌支,仅1例发生轻度口角歪斜畸形.结论本文提出的上颌骨全切除术改良的径路,能充分暴露并完整切除上颌骨肿瘤,术后有较满意的外形及功能,可作为上颌骨全切除的一种常规手术径路.若病变超过上颌骨区的范围,则不应采用本文介绍的手术径路.
作者:孙坚;李军;叶为民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颌面外科手术在不断进展,对其全身并发症的处理也应引起重视.本文总结我院自1989~1998年底共施行了2542例颌面外科手术病人,其发生全身并发症42例,占总手术数的1.65%,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军;陈学前;杜纬国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增殖活性的关系,并观察BMP单抗体外对骨肉瘤细胞作用,为骨肉瘤的单抗治疗打下基础.方法应用BMP单抗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肉瘤中BMP蛋白的表达;并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单抗对骨肉瘤的增殖活性进行检测;体外实验观察BMP单抗对骨肉瘤细胞OS-732的作用.结果 24例标本中有18例有BMP蛋白的表达;有BMP表达的骨肉瘤有较高的增殖活性;应用BMP单抗体外可以对骨肉瘤细胞系OS-732细胞产生生长抑制.结论 BMP有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估计骨肉瘤预后的参考指标,BMP单抗对骨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为其临床应用于骨肉瘤的单抗治疗打下基础.
作者:岳文;杨连甲;马明;董绍忠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钙化上皮瘤又称Malherbe良性钙化上皮瘤或毛母质瘤,约40%发生于头颈部[1],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有压痛感.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大多不难,但由于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以致误诊并不少见.现将近年来经我院收治的12例口腔面颈部钙化上皮瘤(均经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瑾;杨毅;张瑛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阐明口腔癌变细胞分化异常的表型特征.方法 LSAB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9例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口服诱发大鼠舌癌变各期组织分化标志角蛋白(CK)10,13,14的表达.结果随口腔癌变进展,CK14自基底层向上逐渐延伸至基底上层表达;基底上层CK13表达逐渐减少;基底上层CK10表达在癌前逐渐上升,成癌后则聚然下降.结论口腔癌变是一种细胞分化异常疾病,该过程中角蛋白谱的变化是上皮细胞分化异常的主要表现.
作者:刘兴坤;何荣根;陈万涛;周晓健;周曾同 刊期: 2000年第03期
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对复杂的骨折病例,往往感到束手无策.我科自1995年至今,对所遇到的8例上、下颌骨复杂骨折病人,应用正颌外科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林锡江;崔迪;李英 刊期: 2000年第03期
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对自体耳廓软骨瓣修复关节盘的术后情况进行评估,以观察软骨生长情况.方法对11例关节病患者13侧关节进行自体耳廓软骨瓣移植修复关节盘手术,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和信访答卷进行随访,症状均得到缓解,并对其中5例患者(滑膜软骨瘤病和关节强直各1例,结构紊乱2例,骨关节病1例)行MRI检查.结果 MRI矢状位、张闭口位及冠状位扫描均显示移植软骨无明显破碎或吸收.结论 MRI可作为检测软骨生长情况的指标之一,自体耳廓软骨瓣置换/重建关节盘是可行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旭东;杨驰;范新东;邱蔚六;蔡协艺;哈綨 刊期: 200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