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26例临床观察

阮庆峰

关键词:胼胝体, 穹窿, 入路, 颅咽管瘤
摘要:目的 观察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儿童颅咽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2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16例,近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4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是切除第三脑窒内颅咽管瘤的佳入路,术野暴露范围大,提高了全切率的同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眼科护理体会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在提高.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龄相关的各种眼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具备良好的视觉功能,可使中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1].因此在门诊眼科的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眼疾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顾风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肝硬化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72例分析

    我科2001年1月-2010年6月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312例,其中合并自发性腹膜炎72例,严重影响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结合其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王全智;高春耕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金乌骨通胶囊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0例疗效观察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膝骨性关节炎占全身关节发病率的首位,常因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活动受限,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笔者2009年6月-2010年6月对300例膝骨性关节炎门诊患者给予口服金乌骨通胶囊,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辛伐他丁致横纹肌溶解症1例

    患者,男,38岁.体检:血清总胆固醇8.48mmol/L,三酰甘油3.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4.30mmol/L,高密度脂蛋白0.45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每晚1次,每次20mg.用药第4天患者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第6天晨起后头痛加重,并出现腰腿肌肉酸痛、僵硬,双膝关节疼痛,下蹲后站起困难.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血压110/7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72次/min.查血清肌酸激酶(CK)3752U/L(男性正常值为25~200U/L).诊断为辛伐他汀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立即停药,给予大量补液,并静脉滴注甘露醇和呋塞米以利尿并快速清除肾中的肌血球素,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给予前列地尔20mg,静脉滴注,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静脉滴注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肝脏;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经上述治疗2d后,患者头痛消失,腰腿痛有所减轻.4d后腰腿痛消失,可站立行走,复查CK降至369U/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20d后复查CK 68U/L

    作者:张志辉;时新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通患者血浆内皮素-1、超敏C反应蛋白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再通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药物及溶栓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及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4周后采用防免法、胶乳凝集法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浆ET-1及hs-CRP水平,同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治疗后ET-1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LVEF水平为(63±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AMI溶栓再通患者的预后,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性损伤及改善心功能.

    作者:张秀英;弓文秀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肝络欣丸致全身过敏1例

    患者,男,34岁.因身体检查肝功能示谷氨酸氨基转移酶247.3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92.5U/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腹部彩色多谱勒超声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给予肝络欣丸12g口服,每天3次保肝治疗.患者服药后1h出现全身皮肤潮红,皮温升高,躯干出现片状红色小丘疹,眼结膜充血,声音轻微沙哑.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口服抗阻胺药后皮疹慢慢消退,皮温降低,嘱停用肝络欣丸,改用其他保肝药物治疗,继续服用抗阻胺药,未再出现任何不适.

    作者:吴义森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奥美拉唑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肝源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 探索奥美拉唑联用小剂量普萘洛尔(心得安)治疗肝源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肝源性溃疡患者5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天1次;心得安10mg口服,每天3次.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天1次;维生素B6 10mg,每天3次.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奥美拉唑联用心得安是治疗肝源性溃疡的有效方案,小剂量心得安有助于溃疡愈合.

    作者:马健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有研究表明,约80%的妇科手术可在腹腔镜手术下完成[1],在妇科领域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2],是妇科手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但由于采用人工气腹对机体内环境影响较大,对围术期护理的要求也不同于传统手术,故我院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使手术和麻醉顺利进行,使患者平稳迅速的恢复.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春华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膀胱损伤21例诊治体会

    膀胱损伤是泌尿外科常见急症,多因外伤所致.近年来,医源性膀胱损伤有增多趋势,在及时救治的同时需作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可作进一步治疗.我院2001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膀胱破裂患者2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晓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高原地区胆结石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胆结石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对350例胆结石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种族及发病时间进行统计,探讨其与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女性患者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46~65岁发病率高,与其他年龄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发病率高于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9月发病率高,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结石发病率与性别、年龄、职业及发病时间有关.

    作者:杨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缬沙坦辅治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辅治扩张型心肌病(DCM)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DCM患者129例随机分为常规缬沙坦组64例和治疗组65例.常规治疗组给予休息、低盐饮食、利尿剂、洋地黄、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营养心肌等治疗措施;缬沙坦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每天1次.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缬沙坦组总有效率为81.2%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辅治DCM具有方便、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建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静脉炎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因素.方法 将900例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患者随机分为9组,每组100例.即药物不同浓度组:0.2mg加100ml液体组、0.2mg加150ml液体组、0.2mg加200ml液体组;液体不同温度组:35℃组、30℃组、20℃组;不同滴速组:51~60滴/min组、41~50滴/min组、31~40滴/min组.并将每项因素带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计算与静脉炎发生的关系.结果 左氧氟沙星0.2mg加100ml液体、51~60滴/min、20℃的液体与静脉炎的发生呈正相关,上述3种情况下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易引发静脉炎的发生.结论 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时注意药物浓度、滴速和液体的温度,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杨旭权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辅治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解除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在肌内注射山莨菪碱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3%高于对照组的5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解除肾绞痛的方法.

    作者:田海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关节镜在治疗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中的应用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是发生于关节滑囊、腱鞘的滑膜增生、伴有色素沉着的疾病,以滑膜高度增生、绒毛及结节形成和棕色含铁血黄素沉着为其特点.其病因不明,有学者认为是类脂质代谢引起,也有学者认为是滑膜增生和毛细血管高度扩张所致.现在一般认为是介于炎性和良性肿瘤之间的病变[1].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其次是关节镜,MRI对其诊断也有帮助.现统计2006-2010年我院对经病理证实的膝关节PVNS患者10例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德举;王远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进展

    <护理学基础>课程是护生认识护理专业,树立护理专业思想,学习先进的护理理念和护理理论,学习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和操作技能的主干课程,是临床各专科课程的桥梁与支柱,在整个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有效的<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王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神经外科术后常见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

    神经外科手术是对人体神经系统及其附属结构损伤、炎症、肿瘤等病因采取的诊断与治疗,其中颅脑手术较常见,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其病死率和致残率都高.因此术后严格的临床观察,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及时做出对策,找到有效解决方法,使患者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1].

    作者:李保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规范化管理在门诊中药饮片调剂室中的应用

    我院中药饮片调剂室从2008年引入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以患者为核心的服务体系,依据医院总体目标分解任务,承担了调剂室相关的职能,在合理的组织架构下,明确了各岗位职能和角色分工,形成了一套业务流程化的标准体系、定量化的激励机制和自觉为患者服务的部门文化.本文就中药饮片调剂室规范化管理的意义和实施报道如下.

    作者:赖潇潇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扶他林软膏预防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扶他林软膏预防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静脉输注甘露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输注甘露醇前80min、60min、40min采用扶他林软膏涂抹留置针近心端皮肤,涂抹范围按照血管走形方向成长条状(15cm×5cm);对照组皮肤不做任何处理.比较各组间静脉炎分级情况、红斑发生率、条索状改变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Ⅰ、Ⅱ组静脉炎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红斑发生率分别为10.0%(4/40)、12.5%(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Ⅰ、Ⅱ组有条索状改变发生率分别为5.0%(2/40)和7.5%(3/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Ⅰ、Ⅱ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Ⅲ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他林软膏有预防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其操作简单方便,但需提前60min预先行皮肤涂抹.

    作者:于俊敏;张维;刘传圣;刘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我院2005-2009年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应用特点及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05-2009年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降糖药物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占了将近一半.5年间全部降糖药中销售金额稳居前两位的是伏格列波糖和阿卡波糖,而DDDs稳居前2位的则是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结论 该院降糖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梅;刘保良 刊期: 2011年第19期

  •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53例临床治疗体会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中耳疾病,儿童多见.大约80%儿童都患过分泌性中耳炎,多数在6个月~4岁时发病,常引起小儿听力下降、语言发育迟缓及增加中耳炎急性发作的危险.因此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现对2007年5月-2010年3月所治疗的5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韦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