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潇潇
目的 探讨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6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阴式子宫切除组150例和腹式子宫切除组136例.观察2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发热时间.结果 阴式子宫切除组排气时间时间和发热时间均短于腹式子宫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脱垂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吸收热程度及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新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理机能减退,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而延误抢救时机.如不及时诊治,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形态学改变,遗留痴呆等症状,甚至死亡.我院从2008年1月-2010年10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4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顺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社区医院住院老年患者产生抑郁的原因.方法 对110例住院老年患者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住院老年患者抑郁发生率为40.9%(45/110).在抑郁症状影响因素中,抑郁发生率比较有差异的项目为性别、家庭平均经济收入、家庭关系、文化程度、婚姻、现患病种(P<0.05).结论 对医院住院老年患者进行抑郁症状的常规筛查是必要的,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抑郁症提供依据.
作者:杨廷旭;刘玉凤;许守红;李晓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3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2组介入治疗情况、短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安全性.结果 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2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短期MACE的发生率为1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作者:龚俊荣;陈群;蔡薇;吕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对心内科600例住院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出600份问卷调查表,回收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84份,问卷有效率为97.3%.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0%,其中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为3.36~3.97,得分高的是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态度,得分低的是基础护理.结论 护理人员应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和沟通交流,满足其对知识的需求,不断提高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作者:李贞田;雷显琼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干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急性脑干梗死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药、脑细胞保护剂、疏血通注射液、控制血压、降血糖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用14d.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ESS评分和ADL评分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够显著改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士东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危重患者躁动发生率高,增加了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致使其治疗变得复杂.因此,危重患者躁动的原因分析引起了临床的重视.1 原因分析1.1 镇痛不全疼痛是患者躁动的主要原因,不充分的镇痛常由于担心呼吸抑制或药物依赖而使用了低于佳剂量的浓度.
作者:张林红;张云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以鼓室积液、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中耳疾病,儿童多见.大约80%儿童都患过分泌性中耳炎,多数在6个月~4岁时发病,常引起小儿听力下降、语言发育迟缓及增加中耳炎急性发作的危险.因此积极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现对2007年5月-2010年3月所治疗的53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韦懿 刊期: 2011年第19期
脑出血是脑神经科常见的急重症,其病死率高达40%~60%.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其发病率呈逐渐增长趋势,病死率占脑卒中首位,且大部伤患者死于并发症[1].我院2006年1月-2011年2月对行微创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26例实施预见性护理,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丽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军校卫生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情况.方法 对该院256人卫生士官男学员采用透明胶纸粘贴进行蠕形螨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共检测出蠕形螨阳性62人,其感染率为24.2%,感染部位以额、鼻尖为多,鼻翼、颏部和面颊感染率次之.仅1个部位感染者占19.5%、2个部位感染者占3.9%、3个部位感染者占0.8%.62人感染者中,轻度感染占100.0%(62/62),未检出中、重度感染.本组单纯毛囊蠕形螨感染率为32.3%(20/62)、皮脂蠕形螨感染率为58.1%(36/6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兵种学员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南方学员蠕动形螨阳性率为17.1%低于北方学员的26.9%(P<0.05).有面部疾患学员的蠕动形螨阳性率为53.1%高于正常学员的14.6%(P<0.05).结论 该院士官学员蠕形螨感染率比以往有所下降,但还应学员中进行广泛的卫生宣教,尽量避免与带虫者或患者密切接触,不断改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状况,从而减少蠕形螨的传播.
作者:杨新华;邓淑凤;王沛;冯俊贤;傅占江;王红;赵美玲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在提高.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龄相关的各种眼病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具备良好的视觉功能,可使中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1].因此在门诊眼科的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眼疾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顾风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无保护性生活后约有25%的妇女会发生妊娠.紧急避孕是指在无保护性生活或避孕措施失败后72h内服用药物或5d内放置带铜宫内节育器等措施,是计划生育的重要手段之一[1].它对于降低人工流产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会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患者,男,38岁.体检:血清总胆固醇8.48mmol/L,三酰甘油3.35mmol/L,低密度脂蛋白4.30mmol/L,高密度脂蛋白0.45mmol/L.诊断为高脂血症.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每晚1次,每次20mg.用药第4天患者出现头痛、乏力等症状,第6天晨起后头痛加重,并出现腰腿肌肉酸痛、僵硬,双膝关节疼痛,下蹲后站起困难.入院时查体:体温36.5℃,血压110/70mm Hg(1mm Hg=0.133kPa),心率72次/min.查血清肌酸激酶(CK)3752U/L(男性正常值为25~200U/L).诊断为辛伐他汀引起的横纹肌溶解症.立即停药,给予大量补液,并静脉滴注甘露醇和呋塞米以利尿并快速清除肾中的肌血球素,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给予前列地尔20mg,静脉滴注,改善肾脏血液循环;静脉滴注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肝脏;口服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经上述治疗2d后,患者头痛消失,腰腿痛有所减轻.4d后腰腿痛消失,可站立行走,复查CK降至369U/L,患者病情好转出院.20d后复查CK 68U/L
作者:张志辉;时新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膝骨性关节炎占全身关节发病率的首位,常因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活动受限,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笔者2009年6月-2010年6月对300例膝骨性关节炎门诊患者给予口服金乌骨通胶囊,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兰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重度异烟肼中毒救治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9例重度异烟肼中毒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于吞服异烟肼剂量明确患者,均给予大剂量维生素B6(与中毒异烟肼比1∶1)静脉注射,同时联合地西泮静脉注射,控制抽搐.结果 9例患者中,8例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 对于重度异烟肼中毒,大剂量维生素B6静脉注射,可有效拮抗异烟肼.
作者:张亚平;李尚林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患者52例行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结果 52例患者中45例获得随访,X线片示43例患者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撕脱粉碎骨折患者未愈需再次行ACL重建;1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1年未愈,重新处理骨折端后,以同样方法固定半年后愈合.43例中32例已经取出内固定钢丝.结论 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同时可治疗膝关节腔内的合并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修复术式.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异丙嗪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PLC,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相硅胶为固定相(4.6mm×250mm,5μm)、甲醇-0.02mol/L磷酸二氢铵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流速为1.0ml/min、色谱柱柱温30℃,测定异丙嗪注射液的含量.结果 异丙嗪进样量在4.02~79.9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Y=103.76X+49.66(r=0.9997);平均回收率为100.2%;样品的含量测定为25.03mg/ml.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用于控制异丙嗪注射液的含量可信度高.
作者:周新娣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辅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DPN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和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快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CV及SCV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能有效治疗DPN,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波;黄宇;李冬华;陈景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普贝生)在计划分娩中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应用普贝生引产的362例孕妇分为观察1组(初产妇286例)和观察2组(经产妇76例),观察孕妇使用普贝生后宫缩情况、临产及产程的特征,并取同期自然临产或缩宫素引产而临产的、足月的经阴道分娩的产妇556例分为对照1组(初产妇315例)和对照2组(经产妇241例)作对照.结果 观察1组第一产程(包括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1组(P<0.05),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2组(P<0.05),第二、第三产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普贝生计划分娩的孕妇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明显缩短.但要准确把握取药(终止给药)时机.
作者:朱惠娟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患者,男,34岁.因身体检查肝功能示谷氨酸氨基转移酶247.3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92.5U/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腹部彩色多谱勒超声示肝实质回声增粗增强,给予肝络欣丸12g口服,每天3次保肝治疗.患者服药后1h出现全身皮肤潮红,皮温升高,躯干出现片状红色小丘疹,眼结膜充血,声音轻微沙哑.立即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口服抗阻胺药后皮疹慢慢消退,皮温降低,嘱停用肝络欣丸,改用其他保肝药物治疗,继续服用抗阻胺药,未再出现任何不适.
作者:吴义森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