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霞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DHS内固定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术后随访6~18个月,所有病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关节疼痛及跛行.结论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利于患者早期活动与康复,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海滨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该院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方法 对该院2010年10-12月195例剖宫产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生素使用种类、用药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生素选用种类为头孢呋辛、头孢孟多酯、五水头孢唑啉钠、甲硝唑.剖宫产平均手术时间为53min.术后预防性用药时间为3d 105例、4d 80例、5d 10例.所有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时间过长(超48h).结论 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治疗是必需的.根据致病菌与抗菌药物的抗菌谱特点,选用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组织渗透性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减少抗生素用量和疗程,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
作者:黄信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替罗非班对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住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53例和对照组60例.比较2组介入治疗情况、短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和安全性.结果 替罗非班组患者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2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出血及血小板减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患者短期MACE的发生率为11.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是有效的和安全的.
作者:龚俊荣;陈群;蔡薇;吕克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本文收集我院2006年7月-2010年7月住院经头颅CT证实的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36例,其中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20例,分析如下.
作者:余世雄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患者52例行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结果 52例患者中45例获得随访,X线片示43例患者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撕脱粉碎骨折患者未愈需再次行ACL重建;1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1年未愈,重新处理骨折端后,以同样方法固定半年后愈合.43例中32例已经取出内固定钢丝.结论 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同时可治疗膝关节腔内的合并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修复术式.
作者: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9期
门静脉高压是由不同因素引起的门静脉血流受阻而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门静脉高压致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患者致命的并发症之一,其病死率高达63%[1].门静脉高压症病程长,迁延反复,预后差,因此做好围术期护理至关重要.现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54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卿秀敏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常见并发症,是孕产妇、胎儿、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居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严重威胁母婴的生命健康[1].妊高征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胸闷等先兆子痫自觉症状,甚至可发生抽搐致子痫,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为了能够提高对妊高征产妇的临床护理,笔者对98例妊高征产妇的护理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的常见急症,起病急、病死率高,近年来呈上升趋势.AMI早期应用溶栓疗法,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濒临坏死的心肌可能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从而改善预后[1].正确及有效的护理是溶栓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对符合溶栓标准的62例患者进行早期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周俊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低血糖反应是糖尿病治疗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理机能减退,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易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而延误抢救时机.如不及时诊治,脑细胞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形态学改变,遗留痴呆等症状,甚至死亡.我院从2008年1月-2010年10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低血糖反应45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李顺涛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对人工流产术及其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将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复合泊酚组(B组,布托啡诺1mg+丙泊酚2mg/kg)和单纯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2mg/kg+生理盐水1ml).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停药后10min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麻醉效果、眩晕和术毕30min腹痛VAS评分.结果 2组患者麻醉后5min的DBP、SBP均低于麻醉前(P<0.05),停药后10min均恢复至术前水平;B组丙泊酚用量为(126.8±13.7)mg少于P组的(164.3±26.4)mg(P<0.05),术中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P组(P<0.05),术毕30min时疼痛VAS评分为(2.7±1.4)分低于P组的(6.4±2.1)分(P<0.05).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可靠,有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麻醉方法.
作者:解翔彬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及质子泵抑制剂等制酸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25μg/h微量泵输入;同时给予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每天3次,连用8d,8d后逐渐减量停用.观察2组治疗过程中每天胃液排出量、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肠梗阻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每天胃液量、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肠梗阻治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曲肽联合地塞米松能够显著改善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症状,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明月 刊期: 2011年第19期
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尽量减少差错发生,防止发生事故,药房需要优质服务.笔者对我院住院药房盘点部分品种帐物不符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徐山;曹方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再通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8例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药物及溶栓治疗,治疗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及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4周后采用防免法、胶乳凝集法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血浆ET-1及hs-CRP水平,同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2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2组治疗后ET-1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治疗组LVEF水平为(63±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明显改善AMI溶栓再通患者的预后,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性损伤及改善心功能.
作者:张秀英;弓文秀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巴曲酶辅治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血栓通、葛根素、舒血宁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巴曲酶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12h及1周时FIB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皮下瘀斑2例,均未影响治疗.结论 早期使用巴曲酶配合护理措施辅治进展性脑梗死,能有效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张红霞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扶他林软膏预防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0例静脉输注甘露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Ⅰ、Ⅱ、Ⅲ组分别在输注甘露醇前80min、60min、40min采用扶他林软膏涂抹留置针近心端皮肤,涂抹范围按照血管走形方向成长条状(15cm×5cm);对照组皮肤不做任何处理.比较各组间静脉炎分级情况、红斑发生率、条索状改变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 试验Ⅰ、Ⅱ组静脉炎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Ⅰ、Ⅱ组红斑发生率分别为10.0%(4/40)、12.5%(5/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0%(2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Ⅰ、Ⅱ组有条索状改变发生率分别为5.0%(2/40)和7.5%(3/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Ⅰ、Ⅱ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Ⅲ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扶他林软膏有预防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效果显著,其操作简单方便,但需提前60min预先行皮肤涂抹.
作者:于俊敏;张维;刘传圣;刘红 刊期: 2011年第19期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理想的降压药物应符合的条件包括: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轻;能防止或逆转患者生命重要器官的损害;对血脂、血糖、尿酸的代谢无不良影响,能改善胰岛素的抵抗,不引起低血钾;药物作用时间长(半衰期长).因此,老年高血压患者应注意用药事项,并要重视非药物治疗.
作者:李淑辉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临床上以上腹部饱胀不适、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为表现.其症状不明显、易复发,有发展为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可能.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占接受内镜检查患者的80%~9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稍多于女,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我院治疗慢性胃炎患者65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郭增才 刊期: 2011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波姆光治疗术后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宫颈糜烂妇女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在波姆光治疗术后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波姆光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和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2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5.24±2.57)周短于对照组的(7.94±2.75)周,且阴道出血发生率为1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姆光治疗术后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宫颈糜烂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阴道出血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全英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患者来医院换药存在对换药治疗的要求与顾虑,对所患疾病的了解和疑虑,对治疗方法的接受和信心,对并发症或疼痛的情绪反应,对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的印象,都需沟通来完成.在换药前、换药中及换药后医护人员根据其年龄、病种、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实施沟通,使患者了解伤口愈合的特点,掌握促进伤口愈合的知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使伤口愈合的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也加强了护患关系,拓宽了护理人员的知识面,使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1].
作者:许腊梅 刊期: 2011年第19期
患者到医院就诊,往往会碰到一些问题如药物如何使用,药物与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各种药物的注意事项,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问题,这些问题均会给患者带来顾虑.这是因为药师未能及时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因此,药物咨询窗口,可让患者了解更多与其疾病有关的药物知识,促进患者合理用药,发挥药物的佳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从而便于疾病快速恢复.
作者:赖世兴;王艳 刊期: 2011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