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光权;谢红芸;黄贝儒;吕天培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可行性,探讨剖宫产中罗哌卡因的适合剂量.方法 随机抽取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的患者60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根椐罗哌卡因剂量不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组),药物剂量分别为:罗哌卡因10mg、15mg、20mg,均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配成3ml重比重局部麻醉液.比较各组阻滞效果、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A组感觉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及大运动阻滞时间均长于B、C组,大阻滞平面高于B、C组,感觉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快于B、C组,麻醉效果及大运动阻滞程度均差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或P<0.01);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是安全可行的,且罗哌卡因15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配成的3ml重比重局部麻醉液为较适合的剂量.
作者:徐利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失眠患者用药咨询情况,为失眠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用药咨询,提高失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方法 对67例失眠患者的用药咨询记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67例用药咨询记录中,年龄以46~60岁者多,占43.28%;其次为30~45岁者,占26.87%.咨询的内容为:治疗药物及适应证、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服药方案及其他.结论 现阶段失眠患者用药咨询工作应主要从正确的诊断、合适的药品和个性化给药方案等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从而提高失眠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高红梅;温秀琴;王琴;刘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吸入砷化氢粉尘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临床主要表现是溶血、黄疸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多发性神经炎、休克、继发感染、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1].我院收治急性吸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14例,经急救及精心护理,除1例因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牛素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笔者将13例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52~85岁.均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持续气管切开时间10~21d.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术后48h内,密切观察切开处有无渗血、出血及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出汗、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准确记录病情变化. 2.2 体位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应避免过多刺激及必要的搬动,防止气管内出血.保持气管套管在正中位置,当给患者翻身时,其头、颈、躯干应处于同一直线.注意防止气管插管移位、脱出及呼吸机管道扭曲、脱出等情况发生.
作者:刘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寿命的延长,糖尿病和高血压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在西方国家,60%~80%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以糖尿病性心脏病(DHD)的危险性大.DHD包括心脏的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以及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等.糖尿病和高血压通常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现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生机制,病理变化以及相互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巧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2003年6月-2010年6月笔者采用兰索拉唑片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12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0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男78例,女42例;年龄20~70岁,中位年龄49岁.均符合以下诊断标准:(1)慢性上腹部疼痛,饱胀,烧心,泛酸,嗳气,恶心和(或)呕吐等症状;(2)内镜检查排除溃疡及肿瘤等器质性疾病;(3)实验室、B型超声及X线检查等排除肝胆、胰腺病变;(4)追踪2~5年以前的病史,无器质性疾病.进一步分为五型:(1)胃食管反流型39例,表现为胸骨后不适、泛酸、烧心;(2)动力障碍型21例,表现为腹胀、早饱、上腹不适、恶心、无固定部位上腹痛;(3)溃疡型27例,表现为周期性局限性上腹痛、夜间痛;(4)吞气征型21例,表现为餐后饱胀、频繁干吞;(5)特发型12例.
作者:王全智;高春耕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国家新医改政策明确了基层卫生院在初级医疗保健方面的任务,并逐步加强了对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然而,虽然硬件投入到位,但人的观念和技术水平未能相应提高,必然制约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就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存在潜在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隐患.近日,笔者通过对基层卫生院的调查,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现探讨如下.
作者:武爱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铝碳酸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上腹痛、腹胀、烧心、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腹痛、烧心、反酸、嗳气及恶心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阿奇霉素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又译为阿红霉素、阿齐红霉素.对于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摩拉卡他菌等所致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肺炎等的有效率达90%,细菌清除率达85%.对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的疖肿、蜂窝组织炎等,采用本品每天1次的5d疗法(总量1.5g),治愈率为53%~74%,有效率达90%以上,其疗效与苯唑西林、红霉素和头孢氨苄相仿.单剂1g治疗衣原体感染,其疗效与环丙沙星或多西环素相似.本文将阿奇霉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综述如下,以期为阿奇霉素在儿科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春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护士长要加强科室的护理管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必须要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增强护士长非权力因素影响力的措施:保持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感召力;以及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行人性化管理等.使其在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匡永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人工流产时常引起一系列迷走神经兴奋症状,导致许多女性十分痛苦和恐惧.因此无痛人工流产工作引起了妇产科和麻醉医师的共同关注.临床上常采用利多卡因、丙泊酚、异丙酚、地西泮、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等)、氢溴酸高乌甲素、吲哚美辛栓、米索前列醇、依托咪酯乳剂等药物相互配伍的方法 ,取得了较满意效果.本文就目前常用无痛人工流产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简述.
作者:张社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将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麻醉诱导后,治疗组使用舒芬太尼0.2μg/kg,对照组使用芬太尼2μg/kg.分别记录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苏醒时间,并观察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 T3时对照组MAP和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恢复时间为(5.4±1.4)min短于对照组的(7.2±2.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全麻用于小儿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供充分的镇痛镇静,提高患儿术后恢复,减少术后患儿的躁动,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范明亮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 将急性胆囊炎患者116例随机分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观察组在患者发病72h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为发病72h后行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道损伤、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要根据患者情况,尽早实施手术治疗,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明月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为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每个家庭的亲属都应了解老年人的性格与心理变化以及生活特点,掌握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和用药的基本知识. 1 家庭护理 1.1 了解老年人的性格与心理变化 随着身心方面、生活环境、社会角色、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削弱,老年人的性格与心理变化多样.性格开朗的老年人能遇事豁达,保持乐观情绪;而性格内向的老年人心情积郁、气机不畅,使潜在疾病有所发展.这就需要亲属们安慰、体贴、关心、理解他们,解除他们的忧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还要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娱乐场所和保健器械,以保证老年人的娱乐和体育锻炼,用高雅的兴趣填补生活的空虚,使他们心情舒畅地生活,再加上医疗保健的作用,使他们身体更加健康.
作者:林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在逐步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明显,人类社会逐渐趋向老龄化.随着年龄增加,机体衰老日趋明显,健康状况日趋下降,老年人患各种疾病逐渐增多.老年人患病率高,病情变化快,预后差[1].如何在了解老年患者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做好心理护理及临床护理,使患者在佳状态下接受医疗保健和治疗,是护理工作者应不断探讨的课题.现将笔者多年护理经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曾丽;秦红春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对比分析卡托普利和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卡托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β-受体阻断剂、洋地黄、利尿剂等基础治疗,卡托普利组另给予卡托普利治疗;缬沙坦治疗组另给予缬沙坦治疗.治疗前后监测一般生化常规及UACR、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Cr)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UACR、血BUN及Cr水平均降低(P<0.05);且卡托普利组治疗后血Cr水平为(58.76±13.28)μmol/L高于缬沙坦组的(47.46±17 29)μmol/L(P<0.05).结论 卡托普利及缬沙坦均可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UACR,可能是其改善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冉群钗;夏碧桦;韩敏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了解该院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门诊2010年1-12月份处方24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将结果 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2%,注射剂使用率为71.2%,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不合理用药率为4 6%.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问题、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不良相互作用等方面.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地方,需要医师和药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
作者:蔡华晶;黄强增;倪政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12月处方9600张,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60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处方3763张占39.20%.其中,抗菌药物联用处方422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1.21%;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8.79%,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0.98%.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频率较高,分别占33.29%、26.07%.儿科与内科应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分别占35.98%、30.99%.抗菌药物不合使用情况有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药理作用拮抗及给药方案不当.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高我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作者:夏荣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嘱用药状况,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肌内注射干扰素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78例住院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干扰素治疗依从性越来越好(P<0.01).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是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停药、好转而停药、不知道停药指征等.结论 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变其不正确的治疗观念,不断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
作者:柴跃峰;贾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症筛查状况.方法 对2611例新生儿G-6-PD筛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611例活产新生儿接受G-6-PD缺陷症筛查,检出G-6-PD缺陷症患儿146例,检出率为5.59%;其中,男性活产儿G-6-PD缺陷症检出率为6.19%(87/1406),女性活产儿检出率为4.90%(59/1205),男性G-6-PD缺陷症发生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新生儿G-6-PD缺陷症筛查,避免发生急性溶血反应,以免危害儿童生命安全及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作者:李氏天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