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骆明光;易董;李海成;龙伟东

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钙, 心脏病, 慢性, 肺源性, 急性加重期
摘要:目的 探讨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和血小板黏度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5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O2、SaO2及PaC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pO2及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及血小板黏度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及血小板黏度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辅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压控制达标的高血压并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予以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采用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采用速率法检测N-乙酰-β2-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采用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Cr).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RBP/Cr、mAlb/Cr、β2-MG/Cr及NAG/Cr水平均降低(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轻高血压患者肾损害症状,并能有效改善其肾功能.

    作者:王五保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

    患者,38岁,因月经紊乱2年、发现盆腔包块3个月入院.既往月经7/30d,近2年月经2~3/10~15d,经量无明显改变,曾经用药物调理无效果.生育史:1-0-2-1.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水肿;下腹部稍膨隆,无压痛,未叩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宫体正常大小,有一定的活动度,右侧附件区可叩及一直径约7cm的肿块,质中,活动可,实性感,有压痛,表面尚光滑,与子宫之间有界限.

    作者:袁媛;李芹;马汝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一清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一清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ODS柱(Kromasil 250mm×4.6mm,5μm),DAD检测器;流动相:甲醇0.2mol/L磷酸水溶液(47:53),流速为1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 黄芩苷在0.08~0.40μ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加样回收实验中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2.56%(n=5).结论 本法操作简捷,结果 准确可靠,适用于一清胶囊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陆麟;陈晓春;蒯钰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新生儿窒息抢救与复苏后处理要点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因缺氧发生的宫内窘迫以致新生儿出生后出现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是围生期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给予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1].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活产新生儿101例,其中剖宫产53例,胎吸4例.窒息儿15例,窒息率为14.85%,其中重度窒息5例、轻度窒息10例,经及时规范化复苏抢救无1例死亡.

    作者:王新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深静脉置管意外脱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深静脉置管术是测量中心静脉压和快速补液的手段,同时也可用作输血、输液、肿瘤化疗及肠外营养的通道.建立一条有效的深静脉通道,不仅可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也可避免血管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完全胃肠外营养等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更重要的是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我院急诊重症病房2009年2月-2011年2月有293例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治疗期间导管脱出18例,现将导管脱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苏葵花;朱爱芳;廖文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攀升,糖尿病患者人群逐渐扩大,中国已成为继印度之后位居第2位的糖尿病高发国家.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4500多万,其中绝大部分为2型糖尿病[1].高血糖是糖尿病的标志,也是导致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其不良作用主要通过慢性持续高血糖和血糖水平波动体现.近年来,血糖的过度波动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危险性作用受到高度关注[2].

    作者:马龙飞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小切口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的舒适护理体会

    2000年1月-2003年9月我科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结合整体护理模式对54例小切口带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达到愉快的状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下肢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40例,女14例;股骨骨折44例,胫骨骨折10例;新鲜骨折47例,陈旧骨折7例;粉碎骨折26例,斜形骨折20例,横形骨折8例;首次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者49例,其他固定失败5例(钢板固定失败3例,梅花型髓针固定失败者2例).手术方式:均采用小切口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作者:唐冬梅;宁春梅;刘永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介入治疗胆胰疾病的护理体会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通过内镜活检孔道将导管自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插入,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造影剂,使胆管及胰管在X线下显影的技术.1968年首先通过十二指肠镜成功地进行了乳头插管,并随着内镜的改进、插管技术及造影成功率的提高,对胆胰疾病及十二指肠疾病的正确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ERCP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一系列内镜下介入治疗技术.如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取石术(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胰胆管狭窄扩张及金属支架置入术等,已经成为胆道、胰腺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与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相比,内镜治疗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可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便于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本文收集我科2008-2010年行ERCP术患者80例,从术前、术中及术后三方面探讨ERCP及其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桑翠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老年人家庭护理及用药探讨

    为使老年人安度晚年,每个家庭的亲属都应了解老年人的性格与心理变化以及生活特点,掌握老年人的家庭护理和用药的基本知识. 1 家庭护理 1.1 了解老年人的性格与心理变化 随着身心方面、生活环境、社会角色、家庭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支持系统的削弱,老年人的性格与心理变化多样.性格开朗的老年人能遇事豁达,保持乐观情绪;而性格内向的老年人心情积郁、气机不畅,使潜在疾病有所发展.这就需要亲属们安慰、体贴、关心、理解他们,解除他们的忧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还要为老年人提供一些娱乐场所和保健器械,以保证老年人的娱乐和体育锻炼,用高雅的兴趣填补生活的空虚,使他们心情舒畅地生活,再加上医疗保健的作用,使他们身体更加健康.

    作者:林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丹参酮ⅡA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联合神经节苷脂(GMI)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HIE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用TanⅡA 1mg·kg-1·d-1静脉滴注;GMI 20mg/d静脉滴注,7~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100mg/d和脑蛋白水解物2ml/d静脉滴注,连用7~10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nⅡA联合GMI能显著促进新生儿HIE临床恢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曾慧勤;罗家德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铝碳酸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上腹痛、腹胀、烧心、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腹痛、烧心、反酸、嗳气及恶心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泉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2010年我院门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0年1-12月份门诊西药房处方35 045张,对其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五官科和儿科口服第2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处方多,分别占五官科总处方的54.70%和儿科总处方的50.29%.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基本合理.单-抗菌药物处方占82.01%,二联处方占16.01%,三联处方占1.98%.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除五官科和儿科外,使用基本合理,但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使用方法 、剂量、配伍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

    作者:付远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局部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局部皮瓣修复手部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方法 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30例拇指软组织缺损并伴骨外露患者采用局部皮瓣进行手术修复.结果 术后30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为3.5cm×2.5cm~5.5cm×3.5cm,皮瓣平均蒂长7cm.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病例皮瓣外观、血运、质地、色泽、弹性较好,无需二期修整.皮瓣供受区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拇指桡背侧动脉皮瓣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无需牺牲上肢主要动脉,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是修复手背及手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皮瓣之一.

    作者:刘伟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我院2010年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通过对该院门诊处方进行评价与分析,了解该院用药基本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门诊2010年1-12月份处方24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为依据,对处方进行点评,并将结果 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2.2%,注射剂使用率为71.2%,通用名使用率为100.0%,不合理用药率为4 6%.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临床诊断问题、用法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重复用药、不良相互作用等方面.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药的地方,需要医师和药师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处方质量,减少不合理用药.

    作者:蔡华晶;黄强增;倪政彪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其中尤以产后24h内出血为多见,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为导致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产后大出血往往发病突然,如抢救不及时、休克时间过长,可使产妇在短期内死亡.因此,产后出血的急救是妇幼保健、产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46例产后出血量>500ml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闫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鼻饲生大黄粉辅治重型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占40%~80%[1],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是颅脑外科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步骤之一.笔者采用鼻饲生大黄粉辅治重型颅脑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小檗碱治疗高脂血症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小檗碱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高脂血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和运动控制治疗,试验组在饮食运动控制的基础上服用小檗碱0.3g,每天3次.治疗4个月后测2组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TC、TG、LDL-C水平均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hs-CRP水平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檗碱具有降低高脂血症患者TC、TG、LDL-C及hs-CRP的作用.

    作者:周艳芳;黄士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48例临床分析

    早产儿消化功能发育不成熟,在喂养过程中易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喂养不耐受现象.本院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207例早产儿中,有48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采用肠外营养支持及肠道喂养相结合,辅以胃肠动力药物,较合理的解决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吴朝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母乳喂养的优点分析

    母乳作为婴儿好的天然食品,不仅各种成分易于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还能促进母婴间感情及心理上的联系,对婴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都十分重要.母乳喂养率距离WHO和儿童基金会所呼吁的将4个月以内婴儿完全母乳喂养率提高到85%以上的标准相差甚远[1].1998年我国营养监测显示,4个月内生长迟缓的婴儿较生长发育正常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低约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孕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认知不足,不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人乳的成分和喂养的优点,让更多人了解母乳喂养的优势和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李凌鸿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中西药结合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非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MTX)20mg静脉注射,每天1次,5d为1个疗程;同时分别于第2、3、4天加服米非司酮100mg.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第2天加服中药异位妊娠Ⅱ号加减方剂,每天1剂,7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及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及盆腔肿块消失时间.结果 2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及盆腔肿块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异位妊娠,可迅速清除盆腔肿块,降低β-hCG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秋潮;张启芬;吴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