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燕
笔者于2009-2010年采用会阴侧切预防道分娩会阴裂伤,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2010年我院产科住院阴道分娩产妇340例,年龄18~45岁,中位年龄28岁.患者来源于钦州市市区、郊区以及辖区内乡村,少有外地产妇.均采用会阴侧切预防阴道分娩会阴裂伤.结果 无1例发生会阴裂伤.
作者:李庆梅;沈红;陈辉燕;麦永秀;杜薇;朱丽霖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笔者将13例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52~85岁.均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持续气管切开时间10~21d.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术后48h内,密切观察切开处有无渗血、出血及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出汗、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准确记录病情变化. 2.2 体位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应避免过多刺激及必要的搬动,防止气管内出血.保持气管套管在正中位置,当给患者翻身时,其头、颈、躯干应处于同一直线.注意防止气管插管移位、脱出及呼吸机管道扭曲、脱出等情况发生.
作者:刘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我院应用微波治疗仪选择剖腹产术后患者100例进行伤口表面照射,在照射期间患者反应良好,主动要求照射,普遍感觉伤口周围温热、止痛,临床观察具有消炎、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伤口愈合的功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剖腹产术后患者100例采用微波照射,对照组照射功率为20~40W.方法 :患者或医师持微波机探头在包扎伤口上,来回移动,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宜,每次照射20min,每天1次,4~7次为1个疗程,多数病例在术后8h开始照射,至拆线日治疗约4~7次.
作者:罗桂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 将急性胆囊炎患者116例随机分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观察组在患者发病72h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为发病72h后行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道损伤、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要根据患者情况,尽早实施手术治疗,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明月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阿奇霉素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又译为阿红霉素、阿齐红霉素.对于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摩拉卡他菌等所致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肺炎等的有效率达90%,细菌清除率达85%.对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的疖肿、蜂窝组织炎等,采用本品每天1次的5d疗法(总量1.5g),治愈率为53%~74%,有效率达90%以上,其疗效与苯唑西林、红霉素和头孢氨苄相仿.单剂1g治疗衣原体感染,其疗效与环丙沙星或多西环素相似.本文将阿奇霉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综述如下,以期为阿奇霉素在儿科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春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正常人的肝脏具有解毒和排泄的功能,当肝脏损害时,解毒、排泄功能减退,而药物进入身体后,都要经过肝脏加工处理后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药物和肝脏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药物对肝脏有直接或间接的毒性损害.肝炎患者要了解哪些药物是经肝脏解毒、哪些药物毒性较大是非常重要的.以下几类药物肝炎患者禁用:(1)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呋喃类、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等;(2)解热镇痛药:如保泰松、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及吲哚美辛等;(3)麻醉镇静药:如乙醚、吗啡、氯丙嗪、巴比妥类安眠药,以及苯妥英等抗癫痫药;(4)金属类药物:如锑、汞、砷等;(5)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利福平等;(6)其他:如抗癌药、利尿药等.
作者:李玉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通过内镜活检孔道将导管自十二指肠乳头开口处插入,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造影剂,使胆管及胰管在X线下显影的技术.1968年首先通过十二指肠镜成功地进行了乳头插管,并随着内镜的改进、插管技术及造影成功率的提高,对胆胰疾病及十二指肠疾病的正确诊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ERCP的基础上已形成了一系列内镜下介入治疗技术.如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及取石术(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ENBD)、胰胆管狭窄扩张及金属支架置入术等,已经成为胆道、胰腺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与传统的外科手术方式相比,内镜治疗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可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便于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本文收集我科2008-2010年行ERCP术患者80例,从术前、术中及术后三方面探讨ERCP及其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桑翠玲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92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45眼)和对照组42例(47眼).对照组采用传统胬肉切除治疗,治疗组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比较2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角膜上皮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且12个月内,治疗组复发率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可靠,复发率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马光权;谢红芸;黄贝儒;吕天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嘱用药状况,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肌内注射干扰素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78例住院患者的药物依从性进行调查,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干扰素治疗依从性越来越好(P<0.01).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是不能耐受不良反应停药、好转而停药、不知道停药指征等.结论 要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改变其不正确的治疗观念,不断提高患者的依从行为.
作者:柴跃峰;贾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真菌性角膜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8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分别从病因、临床分型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病因以及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后,80例患者中治愈35例(43 8%),好转42例(52.5%),无效3例(3.8%),总有效率为96.2%.结论 真菌性角膜炎根据病因和分型进行针对性治疗是缩短疗程、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徐春霞;马光远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2,6-二氨基己酸/辅酶(脑活素)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精神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中风后伴有精神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另给予氯氮平或氟西汀治疗,治疗组另加脑活素联合中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 9%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脑活素联合中药治疗中风后精神失常临床疗效显著,预后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福民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老年抑郁症指首次发作时年龄>60岁、以持久的抑郁心理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尤其在75岁以上老人中更加普遍.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脑功能将逐渐减退,心理也逐渐衰老,加上因退休、丧偶、经济来源、家庭不和睦等因素所导致的悲观、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变化,诱发老年抑郁症.据调查,我国老年抑郁症患者占调查人口的0.3%,占老年人口的3 4%,而且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在65岁以上人群中,有自杀观念者高达10%[1].老年抑郁症已成为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因此,重视老年抑郁症的宣教及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麻艳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采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根治效果.方法 将Hp感染患者11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1 0g和克拉霉素250mg口服,每天2次;连服2周后予枸橼酸铋钾220mg,每天2次,连服2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20mg口服,每天2次,连服2周后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1次,连服2周.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及Hp根除率.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91 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效果好,疗程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袁建源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68例存在产后出血风险的孕产妇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2例于分娩后常规应用缩宫素,治疗组36例于分娩后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2h和24h的出血量.结果 治疗组产后出血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慧琼;李永华 刊期: 2011年第22期
吸入砷化氢粉尘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临床主要表现是溶血、黄疸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多发性神经炎、休克、继发感染、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1].我院收治急性吸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14例,经急救及精心护理,除1例因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牛素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胎儿宫内窘迫是胎儿在子宫内缺氧和(或)酸中毒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症状,是围生儿病死率、发病率及远期致残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围生保健质量的提高,胎儿宫内状况倍受广大妇产科工作者的重视[1].近年来由于采取胎心电子监护、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脐血流、羊膜镜观察羊水性状、破膜后了解羊水情况和测胎儿头皮血pH值等检查措施,能够在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并及时处理.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住院胎儿宫内窘迫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香婷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失眠患者用药咨询情况,为失眠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用药咨询,提高失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方法 对67例失眠患者的用药咨询记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67例用药咨询记录中,年龄以46~60岁者多,占43.28%;其次为30~45岁者,占26.87%.咨询的内容为:治疗药物及适应证、药物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服药方案及其他.结论 现阶段失眠患者用药咨询工作应主要从正确的诊断、合适的药品和个性化给药方案等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从而提高失眠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高红梅;温秀琴;王琴;刘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促进安全用药.方法 对国内近年来期刊公开报道的有关氨溴索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氨溴索所致不良反应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生多的是全身性损害和皮肤及附件损害占61.90%,各种制剂均可引起不良反应.结论 重视氨溴索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程国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国家新医改政策明确了基层卫生院在初级医疗保健方面的任务,并逐步加强了对基层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然而,虽然硬件投入到位,但人的观念和技术水平未能相应提高,必然制约总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就得不到有效保障,甚至存在潜在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隐患.近日,笔者通过对基层卫生院的调查,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思考.现探讨如下.
作者:武爱芳 刊期: 2011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对晚孕分娩后胎物残留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8例临床可疑晚孕分娩后宫内胎组织残留的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清宫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208例患者中有50例行清宫,超声诊断结果 与清宫术/病理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无1例患者需对胎组织残留进行诊刮.结论 阴道超声检查可作为晚孕分娩后宫内胎组织残留诊断和随访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一冰 刊期: 201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