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普通药师在合理用药工作中的作用

郭代红

关键词:药师, 合理用药
摘要:在我国,临床医师是患者用药的主要决策者.但是药物开发的突飞猛进使得大量新药或新包装、新剂型的老药层出不穷,药物的品种、数量、剂型日趋增多,与药物有关的信息量迅速膨胀,使临床医师应接不暇;信息接收与更新的迟滞增加了不合理用药和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发布,明文要求药学管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逐步建立临床药师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穿刺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减轻了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而且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方法 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针在进行针角度及穿刺速度上有所不同,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应严格避免延用头皮穿刺方法.结果 虽然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已久,但要用浅静脉输液的主要工具而替代头皮针在临床普及,正确的操作程序,规范的技术动作和有效的穿刺技巧,尚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提高.结论 应用浅静脉留置针时,还应注意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彻底改变临床上惯用的头皮针穿刺方法.

    作者:彭薇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Parapost纤维桩在上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Parapost纤维桩在上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6例58颗上前牙残根残冠,采用Parapost纤维桩制作桩核,烤瓷全冠修复,患者随访1-2年,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58颗患牙,失访2颗,失败2颗,成功率96.43%.结论 Parapost纤维桩在上前牙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冲;周华;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介入治疗妇科疾病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介入在治疗妇科疾病的护理研究.方法 对我科2006年8月-_2009年3月期间妇科疾病采用介入治疗的病例,进行插管、灌注药物、栓塞、拔管后处理,术前积极进行准备,术中、术后及时进行精心的护理.结果 患者心肺的耐受性既要达到水化目的,又在患者心脏功能允许的前提下增加心脏负荷.结论 护士必须随时掌握患者的心脏功能,做好心电监护.要严格注意患者在水化时有无心慌、气短症状,注意输液速度不可过快,避免发生意外.并加强营养、注意饮食.

    作者:郭珊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早期外固定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早期外固定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四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52患者作为治疗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各项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型颅脑创伤合并四肢骨折的患者早期进行外固定,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冉鹤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心宝丸治疗病窦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现察心宝丸治疗病窦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病窦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服用心宝丸,对照组服用安慰剂.结果 治疗组对平均心率及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心宝丸是治疗病窦综合征的有效药物.

    作者:程蕾群;许三雄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临产妇心理护理的意义研究

    目的 探讨临产妇心理特征及临床护理.方法 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收治的360例产妇,随机分为现察组270例和对照组9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而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满足其心理需求.结果 心理护理消除或减轻了临产妇的焦虑、忧郁和恐惧等心理.使其以平稳、放松的心态配合产前工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对于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通秀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三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梅毒血清学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三种方法检测梅毒,以TP-ELISA法检测住院患者标本4392例,TP-EUSA阳性者同时用TRUST、TPPA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出TP-EUSA阳性108例,检出率为2.45%.其中TP-ELISA阳性、TPPA阳性102例,符合率94.4%;102例TPPA阳性标本中检出TRUST阳性44例,检出率43.1%(44/102),其余58例TRUST阴性,未检出率56.9%(58/102).结论 ELISA可用于大批量标本梅毒检测的筛查试验;TPPA可作为确证试验;TRUST可用于梅毒活动期、疗效观察试验.

    作者:戴薇;肖九长;李晶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MF多源治疗仪对促进胫前软组织顿挫伤愈合的临床运用

    目的 探讨促进胫前软组织损伤后康复的方法.方法 运用MF多源治疗仪对促进胫前软组织损伤.并与对照组进行创面渗出、肿胀、康复的时间、程度进行比较.现察两组伤后室筋膜综合征和皮下积脓发生情况.结果 179例大面积胫前软组织损伤的患者中,对照组35例瘢痕程度分别为无瘢痕23例,轻度瘢痕9,明显瘢痕3例.对照组中发生室筋膜综合征8例,皮下积脓3例.治疗组144例,无瘢痕99例,轻度疲痕49,明显瘢痕5例.治疗组中发生室筋膜综合征21例,皮下积脓5例.结论 正确合理使用MF多源治疗仪对促进胫前软组织顿挫伤的愈合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何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急性肾衰竭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急性肾衰竭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67例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透析次数2~20次,平均14.5次.住院天数18~90d,平均45.6d.治愈60例,未愈5例,死亡2例.结论 急性肾衰竭患者,死亡率高,对急性肾衰竭患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肾功能的变化,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做好基础护理,大限度的降低或减轻急性肾衰竭的发生.

    作者:范现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环磷腺苷葡胺辅助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急性加重的疗效分析与评价

    目的 现察环磷腺苷葡胺辅助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洋地黄(毛花苷c、地高辛)、美托洛尔、华法林等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18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期问不问断现察记录室率控制情况和室率控制时间.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室率控制有效率为90%,治疗组室率控制有效率92%,两组室率控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所用时间(3.00±0.25)d,对照组(4.00±0.7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少数患者转复窦性心率.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是辅助治疗永久性心房颤动急性加重的有效的药物.

    作者:徐英伯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人文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人文关怀已是当代医学发展的主旋律,护壬是提供人文关怀的主体,因此,护士首先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但在实际工作中,人文知识缺乏导致扩患沟通不畅已是首要问题,本文初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寻求有效解决问题途径.

    作者:李青;彭雪花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防治策略.方法 采取以疫苗接种和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因人而异,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5%接种者无应答,不产生抗-HBs,其余有明显效果.结论 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作者:李德铭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心理护理在呼吸机治疗患者脱机过程中的作用

    目的 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提高呼吸机治疗患者脱机成功率.方法 96例脱机患者分为2组,对比现察给予心理护理与否患者对脱机的耐受程度、脱机成功所需次数、脱机全过程所需时间的变化.结果 心理护理患者脱机耐受程度、脱机成功所需次数及脱机时间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评估呼吸机治疗患者,了解造成脱机失败的心理因素,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能够为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减轻恐惧,促使患者尽早脱机康复.

    作者:卫晓芳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搞社区卫生服务千万不要弱化基层基本医疗服务

    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开展,各地因地缘、财力、政府重视程度、居民文化程度、生活水平等的差异,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但总的来说,无论在我国什么地方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殊途同归的目的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是使当地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幸福感增强的一项民生工程.如何来实现这个目标呢?我浅谈以下我个人的看法.

    作者:王云川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社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帮助指导患者减轻病痛,提供可靠依据和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在2005年7月-2010年7月我社区的糖尿病确诊患者病例资料180份,将这18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平均每组90例.A组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B组患者不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相关社区干预方法和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A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区进行护理干预的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对该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也较护理干预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症状减轻,避免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服务患者、服务社会、服务临床的效果,值得在今后的社区护理工作中进一步的推广和普及.

    作者:吴惠娟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门诊无痛人工流产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16例进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全部患者均1次成功,未发生人流并发症.结论 正确、及时、有效的无病人工流产护理措施在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减少了受术者的恐惧.

    作者:邹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激素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所谓激素是临床对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简称,也是临床中通常讲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多种激素的总称.按其生物活性分为三大类:(1)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代表(临床常用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泼尼松).(2)盐皮质激素以醛固酮为代表.(3)性激素以雄性和雌性激素为代表.通常临床中使用的激素是指糖皮质激素.

    作者:孟慧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肠镜检查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在行结肠镜检查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检查前晚患者进无渣流质饮食,20:00左右用10-15g番泻叶泡水喝,检查日早晨5:00给予5%硫酸镁500ml口服,30min后口服1500-2000m1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l~2h内喝完.患者解出清水样大便后进行结肠镜检查.结果 2011年1-6月共计检查1246例患者,其中189例患者出现心慌、出汗、恶心等反应,其中152例血糖<2.8mmol/L.结论 做好检查前患者的病情评估,正确指导患者完成检查前准备,注意检查中及检查后的病情观察,做好抢救物资的准备以及医护指间良好的配合,可以减少肠镜检查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并可给予发生低血糖患者以及时的抢救与治疗.

    作者:唐淑蓉;杨利;郑杨;刘冬梅;杨静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噻氯匹定的不良反应

    噻氯匹定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用于防治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性疾病.本文对噻氯匹定引起的血液学、胃肠道、肝损伤及皮肤反应等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作者:夏路风;傅得兴 刊期: 2011年第24期

  • CD40、CD40L、CD8和CD28在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细胞表达的研究

    目的 检测慢性不同类型乙肝患者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表面CD40、CD40 L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的表达,评价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流式细胞仪测定慢性乙肝与肝硬化患者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表面CD40、CD40 L表达的百分率及淋巴细胞表面CD8-/CD28+、CD8-/CD28-表达的百分率.结果 慢性乙肝组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表面CD40、CD40 L 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CD40-/CD28+的表达低于正常人(P<0.05),CW8-/CD28-的表达高于正常人(P<0.05),慢性乙肝患者与肝硬化患者问CD8-/CD28-、CD8-/CD28-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HBV感染者淋巴、单核细胞表面CD40和CD40L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淋巴细胞CD.40和CD40L表达与CD8-/CD28+表呈正相关(P<0.01).结论 HBV感采者外周血淋巴与单核细胞表达cD4e、CDdoL及淋巴细胞表达CD8-/CD28+低下,而CD8-/CD28-的表达增加.检洲外周血CD40、CD40 L及CD8-/CD28+、CD8-/CD28-的表达可评估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的抗病毒治疗提供新思路.

    作者:俞虹 刊期: 2011年第2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