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廖天安;詹若军;吴丽娜
目的:探讨淋巴结生发中心进行性转化(progressively transformed germinal center,PFGC)的诊断、预后,提出持续随诊和重复淋巴结活检的必要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2010-2012年收治的3例病理确诊的PTGC病例,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预后.结果:3例均为青壮年男性,腮腺区2例,颈部1例,均行手术切除,随访8个月~2.5 a,均无复发.结论:PTGC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多位于颈部,表现为孤立、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多数曾以淋巴结炎进行过治疗但疗效不佳.确诊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检查,注意与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的关系.
作者:黄林江;宣桂红;李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手用ProTaper锉的损伤、断裂机制.方法:从临床采集2061支废弃的手用ProTaper镍钛锉,体视显微镜下观察锉刃损伤及塑性变形状况,对断锉进行微距数码摄影,Image-Pro Plus软件测量分析断点的位置.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6支锉锉刃发生塑性形变(8.2%),塑性形变类型包括解旋、紧致螺旋、塑性弯曲变形;581支锉发生器械分离,折断率为28.2%.F2锉组折断率高(41.7%),而Sx锉组断点水平高,距离锉尖平均距离为(4.4±1.1)mm.结论:ProTaper手用锉预备根管时,直径较细的成形锉以及靠近锉尖端以扭转折断为主,直径较大的修形锉以及远离锉尖段以旋转疲劳断裂为主.掌握ProTaper手用锉的损伤类型,对根管治疗中避免器械分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永春;倪龙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厚度,为口腔种植上颌窦底外提升术的手术指导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12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结合种植专用Simplant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选取测量截面,测量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厚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2例(824侧)研究对象中,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平均厚度在上颌第二前磨牙(P2)、上颌第一磨牙(M1)和上颌第二磨牙(M2)区分别为(2.23±1.07) mm、(2.19±1.45) mm和(1.41±0.81) mm;左右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在P2区具有显著差异(P<0.01);男女间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在P2和M2具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稍厚;不同年龄组中M1和M2区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有显著差异(P<0.05);牙缺失对于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结论:锥形束CT可精确测量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厚度变化,不同牙位对应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不同,上颌前磨牙区高于上颌磨牙区,薄处位于M2区.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和左右侧有一定差异.
作者:李俊;周芷萱;袁华;沈铭;孙超;陈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血管内皮细胞与牙周组织细胞复合培养模拟牙周组织再生环境,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对牙周组织细胞增殖的作用规律,探讨血管内皮细胞对牙周组织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应用原代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在Transwell嵌套中实现与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牙龈成纤维细胞间的复合培养,分别于复合培养第2、4、6、8和10天,以细胞计数手段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共存条件下2种牙周组织细胞的增殖情况,并与单独培养的2种牙周组织细胞作为对照,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血管内皮细胞存在条件下,2种牙周组织细胞的增殖速率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条件.血管内皮细胞存在时,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速率逐渐超越牙龈成纤维细胞(第6天起),并在第8天细胞数量上超过牙龈成纤维细胞,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的存在,对牙周组织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牙龈成纤维细胞.
作者:丁进;尹元正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光照射模式对双重固化树脂水门汀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将5种双重固化自黏结树脂水门汀Biseem、Clearfil SA Cement、G-CEM LinkAce、Maxcem Elite、RelyX U100和2种双重固化常规型树脂水门汀DUOLINK和Nexus 3注满有机玻璃圈(内径7.5 mm,高1 mm),分别接受持续照射(20 s)和延迟照射(5s照射+60 s延迟+20 s照射)后,置于37℃下避光干燥储存.每组试件(n=5)光照射后0.5 h、1d和4周,分别接受努氏显微硬度测量,然后将光照射后4周的所有试件浸泡在无水乙醇中24h,再次测量硬度值,并计算试件浸泡前、后的硬度值降低百分比.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照射模式下,7组材料硬度值的增长主要发生在照射后24 h.除Biscem外,照射模式未对其余6种材料照射后4周的硬度值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在软化实验条件下.持续照射模式下的5种自黏结树脂水门汀硬度值降低百分比显著高于延迟照射模式下相应的硬度值降低百分比(P<0.05),而2种常规型树脂水门汀的硬度降低百分比未受到照射模式的影响(P>O.05).结论:自黏结树脂水门汀在延迟照射模式下能够获得更好的抗软化能力.
作者:许晓冬;孟翔峰;聂蓉蓉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口腔鳞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Smad4和Smad7表达量的变化,探讨Smad4和Smad7对口腔鳞癌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临床和病理学诊断为OSCC的病例72例.取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做切片,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Smad4和Smad7在口腔鳞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SS 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mad4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9.4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83% (P<0.05),且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降低;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22.50%,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65.63% (P<0.05).Smad7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9.44%,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3.33%(P<0.05),且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其阳性表达率升高;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92.50%,无淋巴结转移者阳性表达率为68.75% (P<0.05).结论:Smad4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少,且分化程度越低,表达越少,Smad4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比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组织中表达低;Smad7的作用则相反.Smad4的表达缺失可能促进了口腔鳞癌的发展和转移,Smad7的过表达促进了口腔鳞癌的发展和转移;BMP/Smads信号传导通路受到抑制,可能会导致口腔鳞癌的继续发生和发展.
作者:刘端芹;张君;宋洪宁;郑君;王旭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asein phosphopeptide-amorphous calcium phosphate,CPP-ACP)与不同浓度氟离子联合应用对脱矿釉质再矿化的作用.方法:取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30颗,乳酸凝胶法制备人工早期釉质脱矿后,随机分为对照组(5% CPP-ACP组)、实验组1(5% CPP-ACP+500 mg/L F-组)和实验组2(5% CPP-ACP+900 mg/L F-组),采用MH-5型显微硬度仪测量处理前、后釉质标本的显微硬度,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微硬度测量显示,实验组2牙釉质的表面显微硬度变化显著高于实验组1(P<0.05)及对照组(P<0.01).结论:CPP-ACP能够促进脱矿釉质再矿化,氟对其有加强协同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氟浓度越高,协同作用越好.
作者:刘路;杨林;邹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运用CAD/CAM系统优化设计Upcera超透氧化锆材料针对修复空间有限的病例进行修复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1例(23件)修复空间有限且要求行氧化锆全瓷修复患者,通过Sirona inEOS采集诊断蜡型与代型的光学印模,并将两者叠加,运用系统软件设计出(牙合)面与诊断蜡型(牙合)面一致、而颊面和邻面虚拟回切约1~1.5 mm的氧化锆底核,经Sirona inLab MC XL加工Upcer超透氧化锆材料后,完成局部饰瓷.嘱患者定期随访,并参照改良美国加州牙科协会评价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经过6~12个月随访,除1件修复体因基牙根折拔除外,其余修复体均保持形态完整、色泽协调、边缘密合、咀嚼功能良好、无食物嵌塞等现象,患者对修复体美观和功能均满意(满意度>95.5%).结论:通过CAD/CAM系统优化设计,制作了类似“颊烤”的超透氧化锆全瓷冠,在针对某些特殊病例修复时,如修复空间有限、紧咬牙、夜磨牙等患者,短期效果较好.
作者:丁晨;俞青;景建龙;柳正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循证医学方法,评价近10年国内发表的关于使用各种固定方法治疗恒前牙外伤的临床试验质量.方法:搜索CNKI与万方数据库(2001-2011年),以“恒前牙外伤”作为主题词进行搜索,共获得245篇可能相关的文献,浏览摘要后,得到46篇关于恒前牙固定疗效的文献,对临床试验的设计进行分类评价,分别采用临床试验统一报告标准(CONSORT)和加强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报告声明(STROBE)所建立的临床试验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估.结果:46篇临床试验中,随机对照试验8篇,其余38篇均为观察性研究.绝大部分试验设计不够科学严谨,即使是随机对照试验,其随机方法、分配方式的隐藏、盲法的采用等方面并不完善,无法进行全面的方法学质量评价.结论:国内关于恒前牙外伤固定疗效临床试验的质量有待提高,需在试验设计和论文写作上加以完善.
作者:石磊;朱亚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口腔类别医师资格考试情况的统计分析,查找口腔医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建议,推动口腔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方法:对2008-2010年3年间湖北省口腔医学院校(本科4所,专科7所)招生规模、师资力量、教学面积和仿真头模的数量进行汇总,同时对湖北省参加口腔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进行总结,分析口腔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过低与口腔医学教育的关系.结果:通过对收集资料的总结,发现专科院校副高级职称以上教师队伍薄弱,但招生人数多,仿真头模数量与招生人数之比为1∶0.15.口腔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不高,其中口腔执业医师通过率为27.9%~30.1%,口腔执业助理医师通过率为32.5%~40.7%.结论:实践教学设备欠缺,骨干教师人数偏少与招生规模过大是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口腔医学教育应以中国口腔医学本科教育标准为基础,结合口腔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夯实基础,推进改革与发展.
作者:杨学文;边专;王燕;台保军;姚玲亚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H2O2表面处理对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之间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种不同种类的玻璃纤维桩各18支,随机分为6组,A组(对照组)、B组(单纯硅烷化处理)、C组(3%H2O2+硅烷化处理)、D组(10%H2O2+硅烷化处理)、E组(20%H2O2+硅烷化处理)和F组(30%H2O2+硅烷化处理).将各组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进行黏结,形成圆柱状树脂块,将每个树脂块切割成7个1.0 mm厚的薄片进行推出实验,记录数据并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测试后的试件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破坏模式.结果:Tenax玻璃纤维桩黏结强度值A1-F1组分别为(22.35±3.43) MPa、(22.75±1.92) MPa、(27.21±3.60) MPa、(32.32±2.19) MPa、(36.15±2.32) MPa和(40.51±2.37) MPa,Macthpost玻璃纤维桩黏结强度值A2-F2组分别为(17.29±3.23) MPa、(17.01±3.18) MPa、(20.48±2.1 1) MPa、(23.60±2.60) MPa、(27.65±3.77) MPa和(30.52±2.99) MPa.Tenax及Matchpost组中,除了A组和B组无显著差异(D0.05)外,其余每2组间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H2O2溶液处理Tenax及Matchpost玻璃纤维桩表面再涂以硅烷偶联剂,可明显提高2种玻璃纤维桩与树脂水门汀之间的黏结强度.30%H2O2溶液处理玻璃纤维桩表面的黏结强度高,可使其更利于黏结.
作者:王静;王建鸿;郭菁;朱洪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笔者多年担任口腔医学杂志审稿工作,发现不少稿件中存在着文字表述欠妥或错误的问题,影响文章的质量.本文将其归纳为专业术语欠规范,文字描述不简练、不准确,标题编码和标点符号使用不当3类,并分别举例说明,供读者、作者撰稿时参考.
作者:郭天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口腔涂抹牙周致病菌加腹腔注射抗原的方法建立一种模拟人类牙周病发病的动物模型,分析调节性T细胞在牙周炎小鼠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体显微镜评价牙周骨吸收的程度,HE染色法观察牙周组织病变的炎细胞浸润情况;FACS检测调节性T细胞在牙周炎慢性炎症期间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牙龈组织中TGF-β1、IL-10mRNA的表达.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4周后,牙周炎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显著增加(P<0.05);牙周组织中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牙周袋加深;TGF-β1、IL-10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脾脏中调节性T细胞的比率及数量显著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牙周炎小鼠中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存在异常,可能与其分泌的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表达降低有关.
作者:靳赢;王琳源;林晓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建立包含颞下颌关节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前方牵引矫治器反作用力的加力方式,分析其在颞下颌关节区、颌骨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对各部位节点位移的影响.方法:选择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通过CT扫描得到颅颌面的二维图像数据,借助Mimics、Magics、MSC等专用软件,采用连续、均质、线性、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建立包括颞下颌关节和上、下颌骨的颅颌面三维有限元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前方牵引装置的反作用力原理建立加力模型,即采用与验平面成后上方37°的施力方向,于下颌底部加载3~6 N的力值,采用ANSYS10.0有限元分析软件,测定颞下颌关节区、颌骨的应力分布情况以及各部分位移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结果:在同一角度下,关节窝和髁突头、颈部应力随加载力的增大而增大,下颌大应力出现在节点力加载部位颏部,上颌大应力出现在刚性固定面.同时该模型出现微小的位移变化,颅颌面各部分位移随节点力的增大而增大,颅上颌位移由颅底部和验平面向颅顶部逐渐减小,下颌骨的位移由前部到后部逐渐减小,并出现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器对颞下颌关节区及颌骨产生反作用力的影响,且随着加载力的增大,其产生的反作用力和形变随之增大.颏部可能出现变形,下颌顺时针方向旋转.
作者:刘宛鑫;王旭霞;张文娟;董瑞;陈云;张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弹性结扎法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86颗纵折后牙,在根管治疗前采用弹性结扎法结扎固定患牙,待根管治疗完成后,去除结扎丝,行全冠修复.结果:治疗后1、2、3 a的成功率分别为97.67%、93.02%和88.37%.结论:劈裂牙在根管治疗前进行弹性结扎,可有效防止治疗中和治疗后牙体折裂,有效保存患牙.
作者:程瑞卿;李军科;张志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建立种植修复患者的预约表格,通过其颜色改变,提示各种植修复患者的预约时间,并通过其与相应种植电子病历文档的链接和编号,实现种植电子病历库的建立和科学管理.方法:以Windows XP为操作系统,2003 Microsoft Excel应用软件为基础,设计成Excel表格.通过对Excel应用软件中“条件格式”命令的设置,使表格相应行随患者预约时间变化而改变颜色,达到提醒预约时间的目的,并对表格中种植患者姓名或种植电子病历编号与相应种植电子病历库中的文档建立相应链接.结果:建立并设置了Excel表格.当天进行种植Ⅰ期手术的患者,该行底色自动显示为红色;种植术后患者骨结合时间即将到来前2周,该行底色自动显示为黄色;当天预约好进行Ⅱ期手术或上部结构修复的复诊患者,该行底色自动显示为绿色;已经种植修复完成的患者,该行底色设置为灰色.通过点击患者姓名或种植编号,可以直接打开该患者的种植电子病历,查阅其种植基本情况.结论:通过表格颜色的变化提示种植患者的预约时间,并通过表格中患者姓名或编号的相应链接直接查阅患者的种植电子病历,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董正杰;徐侃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松弛型咬合板和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疗效.方法:选择以口颌面部疼痛为主诉的TMD患者68例(急性30例,慢性38例),每组分别戴用松弛型咬合板和稳定型咬合板,比较分析治疗前、后颞肌前束(TA)、咬肌(MM)肌电值及关节疼痛强度的变化.采用SPSS 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①静息状态下,2种咬合板治疗后,患者双侧TA及MM肌电电位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②紧咬状态下,松弛型咬合板治疗的急性组患者双侧TA及MM肌电电位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而慢性组患者仅双侧MM肌电电位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稳定型咬合板治疗组患者双侧TA肌电电位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仅双侧MM肌电电位较治疗前显著上升.③2种咬合板治疗后,患者疼痛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但松弛型咬合板治疗后,在功能状态下,急性组患者疼痛缓解的程度更显著.结论:松弛型和稳定型咬合板均对咀嚼肌有松弛作用,能缓解TMD疼痛,但松弛型咬合板治疗急性TMD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陈婷;廖天安;詹若军;吴丽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铸造纯钛环对龈下残根修复的治疗方案和疗效.方法:选择2008-2010在我科收冶的32例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龈下残根的病例,采用铸造纯钛环+玻璃纤维桩+全瓷冠修复,于修复前和修复后12个月及24个月分别进行常规牙龈指数检查、龈沟液量检测,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的牙龈指数、龈沟液量在修复前、修复后12个月和24个月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合适的病例中,采用铸造纯钛环修复龈下残根,大多数患牙仍能发挥良好功能.
作者:黄磊;王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对2011年辽宁省非公立口腔医疗机构进行普查,分析了解辽宁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辽宁省所有非公立口腔医疗机构进行普查.调查内容包括辽宁省非公立机构的分类、设备状况,口腔卫生人力资源的数量、结构、层次、分布等.利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辽宁省非公立口腔医疗机构1649家,椅位3490台;共有口腔医师3132人,护士1265人,技工540人.全省非公立口腔入力资源总体以中青年为主(85.69%).口腔医师的结构以医师、大专学历、口腔综合专业为主,分别占33.17%、42.53%和87.96%.牙科辅助人员职称以护士、技士为主.其中,护士结构以中专及以下学历、口腔综合专业为主,占60.40%和95.97%;技工结构以中专及以下学历、修复专业为主,占67.78%和72.59%.医师、护士、技工比约为6∶2∶1;护椅比为1∶2.76.结论:辽宁省非公立口腔卫生人力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配置、结构层次不合理.应加强非公立医疗机构口腔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作者:刘璐;张颖;程睿波;徐艳梅;路振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目的:克隆唾液链球菌57.Ⅰ的尿素酶基因ureIABCEFGD转化大肠杆菌,检测重组菌株的尿素分解活性与外源性镍离子浓度的关系.方法:将目的基因分成前、后2段分别克隆,再酶切、连接并测序鉴定,得到的尿素酶基因ureIABCEFGD质粒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G-1,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NiCl2,经Nessler试剂盒检测其分解尿素的产氨量,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产氨量和NiCl2浓度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克隆的尿素酶基因ureIABCEFGD序列正确,该克隆转化大肠杆菌后,随着外源性NiCl2浓度增高,重组菌株的产氨量迅速增高,呈正相关(r=0.9714,P<0.01);当NiCl2浓度增加到50 μmol/L时,产氨量趋于峰值,不再随NiCl2的浓度而增加.结论:唾液链球菌尿素酶基因ureIABCEFGD尿素分解活性的表达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外源性镍离子的添加呈正相关,该克隆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尿素分解活性的调控机制和方法.
作者:王艳;李存荣;陶丹英;冯希平 刊期: 201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