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英
胎盘早剥是指正常位置的胎盘在妊娠20周后或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是妊娠中晚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起病隐匿、发病急、进展快,是少见的产科急诊之一,若诊断和处理不及时会严重危及孕妇和胎儿的生命[1].笔者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胎盘早剥患者21例,年龄21~39岁,中位年龄29.7岁;初产妇9例,经产妇12例;孕28~36周18例,37~42周3例.诱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1例,腹部外伤史7例,腹部受压2例,无明显诱因1例.
作者:李旭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2010年该院妇科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2010年该院妇科用药情况按消费结构、销售金额和用药额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感染药、专科用药和激素类药为我院妇科主流用药,提示患者以外生殖道感染为主;激素类药物、专科用药用药金额比重增加明显,提示该院妇科辅助生育技术日趋成熟.结论 该院2010年妇科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显示了妇产科专科医院的用药特点.
作者:陈丽莲;郑继标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例行择期剖宫产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康复.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是指孕产妇在妊娠各期、产褥期合并有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的临床现象,以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见,其中70%的急性胆囊炎合并胆石症[1].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孕产妇在产前、产后体检报告中发现: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的发生率达10%左右,其中7%无明显临床症状,3%有轻微或明显临床症状.这对我社区的孕产妇来说仍是一大健康隐患.因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石症时诊断较非孕期困难,常致漏诊、误诊,因而有发生坏死、穿孔、胆汁性腹膜炎和胆源性胰腺炎的危险;因发热、疼痛又引起胎儿窘迫及诱发宫缩引起流产、早产的可能;在产褥期也因疼痛影响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作者:杨雪琴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渐进式压力长袜预防普外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2例普外科大手术时间≥2h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6例.2组均采用常规预防措施,试验组术中和术后加用渐进式压力长袜.比较术后2d、7d和10d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和术后应用渐进式压力长袜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普外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作者:陈明霞;杭菲;王君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采用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5例(5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前、术后护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经1~20个月随访,视力>0.5者42眼占75.0%,视力0.2~0.5者9眼占16.1%,视力<0.2者5眼(C/D>0.9,视神经萎缩)占8.9%.术后眼压(14.56±3.21)mm Hg.术后均未见术后浅前房、角膜内皮失代偿、恶性青光眼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手术期围绕复明、维持正常眼压及防止术后并发症来确定护理程序是保证该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冯美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腺苷脱氢酶(ADA)、结核抗体(TB-Ab)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胸腔积液患者213例[结核性胸膜炎97例(结核性胸膜炎组),恶性胸膜炎65例(恶性胸膜炎组),炎性胸膜炎组51例(炎性胸膜炎组)]进行ADA及TB-Ab检测.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ADA测定值为(81.15±21.07)U/L,恶性胸膜炎组为(23.52±8.70)U/L,炎性胸膜炎组为(11.56±3.66)U/L,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B-Ab检测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炎组阳性率均高于恶性胸膜炎组和炎性胸膜炎组(P<0.01);恶性胸膜炎线和炎性胸膜炎组间TB-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及TB-Ab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准确性有很大提高,试验简单、快速,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拟行上肢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A组给予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全麻,B组给予臂从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全麻.比较2组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情况及苏醒情况.结果 A组、B组麻醉后MAP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HR保持相对稳定,麻醉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R明显升高(P<0.05).A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B组,苏醒后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术中患儿循环系统影响小,术后不良反应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更优于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
作者:陈浩;肖剑波;刘传辉;付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患纠纷不但影响医护人员、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干扰医院的工作秩序.因此,笔者对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有效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1 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1)现在医疗体制深入改革,要求医院有更好的服务,有的护士未意识到这一点,工作不积极,对待患者不够热心,专业知识不牢固,遇到危险分不清缓重,对于疾病的先兆发现不够及时,法律意识淡薄等,都可能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作者:谢少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对糖尿病足患者84例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创面清创、局部用药及中药足浴等治疗,治疗后观察其效果.结果 84例患者中临床治愈64例(76.2%),好转16例(19.0%),无效4例(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仇国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绝大多数的患者可通过成功的手术治疗而得以康复.手术室护士由于以配合手术为主,很少到病房与患者接触,面对被送进手术室准备接受手术的患者恐惧紧张心理,手术室护士必须要积极开展术前、术中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在手术时保持佳身心状态.因此关注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原因采取积极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促进其康复.
作者:顾小冰;吴巧玲 刊期: 2011年第28期
随着医疗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护理工作范围的不断拓展,护理工作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尤其是ICU护士在从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危害因素,提高ICU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成为各国护理工作者关注的重点.1 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1.1 生物性危害血液和体液在ICU的溅落现象比较多见,据调查,尿液、血液、痰液的溅落率分别为38%、26%、13%[1].由此引起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的感染.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急性中毒是儿科危重症中常见的疾病,多项关于中国各省份地区儿童意外伤害死亡原因调查中中毒位列前位[1,2].儿童急性中毒的诊断、救治及预防是提高儿童生存质量的关键.现将我院2006年3月-2008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急性中毒患儿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9岁.居住于城镇者8例,居住于乡村者52例.
作者:黄瑶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手术部位感染(SSI)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医院内常见感染之一.本文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外科住院SSI患者10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30例切口感染病例,其中男66例,年龄6~81岁,中位年龄43.2岁;女64例,年龄4~86岁,中位年龄45岁.其中65岁以上40例(30.8%);急诊手术54例(41.5%);手术平均时间1.8h;患各类恶性肿瘤患者78例(60.0%);伴有糖尿病者12例(9.2%).
作者:司翠权;李翠乔;刘红丽;米军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近年来国际上推出了疼痛治疗新概念,即规范化疼痛治疗(GPM).强调惟有GPM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GPM的主要目标是:(1)持续有效地缓解疼痛;(2)避免或减少止痛药物的不良反应;(3)大限度减轻疼痛及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及精神负担;(4)大限度地提高癌症疼痛患者的生活质量.1 癌痛的治疗由于癌痛的复杂性,因此对癌痛的处理需要综合治疗.治疗的原则:从无创性和低危险性方法开始,然后再考虑有创性和高危险性方法.
作者:李树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医疗设备及生活保暖电器的广泛应用,低热烧伤时有发生[1,2].我科1991-2011年收治的低热烧伤146例,由于未及时发现此类患者有其他疾病,又临床诊断为浅Ⅱ度烧伤,造成治疗过程中经久不愈.现将低热烧伤患者的特点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郑增强;刘凌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要求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予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和对照组32例(单用依沙吖啶).观察2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引产后出血量、软产道裂伤及胎盘胎膜残留情况.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引产失败2例,引产成功率为93.8%.观察组宫缩发动时间及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盘胎膜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能软化宫颈、缩短产程、减少引产后出血量及软产道裂伤,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张明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为探讨泼尼松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泼尼松片中有关物质进行检测.色谱柱:Thermo色谱柱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40nm.经验证该法可用于泼尼松片中有关物质的检测.
作者:吴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哮喘患者自我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探讨其健康教育的重点.方法 对84例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首次发作及病程<2年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较差,病程≥2年者对疾病认识程度较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对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强.随着患者文化程度的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更加成熟,更易接受预防保健知识.结论 不断加强哮喘患者的自我保健及自我管理,是改善和加强患者生存能力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
作者:郝灵红;杨青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天2次,共15d.2周后检查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径(LVEDd)水平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LVEDd、LVEF水平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D-dimer、FI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低分予肝素辅治既能降低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D-dimer、FIB水平,又可改善其心脏功能,有益于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作者:唐井刚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