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龙宣
脑钠肽(BNP)是近年来研究得较多的一种利钠肽,是反映心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标志物之一,由于其特殊的生物特性及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心血管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就BNP在心血管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坤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护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家庭健康教育;按目标人群分:儿童健康教育、青少年健康教育、妇女健康教育、老年健康教育;按教育目的分:疾病健康教育、营养健康教育、生理与病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我科是综合病房,内科、外科、妇产科的患者都收治.现将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作者:毛作平;袁静;袁莉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使用非常广泛的药物,但仍有许多抗菌药物有多种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致残或危及生命.目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相当严重.因此,有必要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以便临床上能更安全地使用.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许渭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急性会厌炎又称急性声门上喉炎,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可引起喉阻塞而窒息死亡[1].成人、儿童均可患病,尤其儿童,其并发症、病死率更是突出,所以对这类患者要严密监控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敬颇;郭艳青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脐静脉注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第三产程观察组应用脐静脉注射缩宫素,对照组应用肌内注射缩宫素,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人工剥离胎盘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缩宫素脐静脉注射缩短第三产程,减少宫缩乏力、妊娠物残留造成的产后出血,且操作方便、经济,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使用.
作者:常麦娟 刊期: 2011年第29期
人工流产作为避孕失败后的补救措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无论是药物流产或是负压吸引流产术,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药物流产服药方便、痛苦小、成功率高,被越来越多的意外怀孕妇女所接受,同时药物流产不全导致出血、感染、继发不孕、异位妊娠等并发症也日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我站自2007年采用微管微创吸宫术,减少了患者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患者的好评,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志宇;王会玲;冯美玲;马花荣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消痛救心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者5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消痛救心散联合消心痛治疗,对照组单用消心痛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治疗有效45例(90.0%),对照组有效19例(6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有效33例(66.0%),对照组有效10例(33.3%).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痛救心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左献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后,颈总动脉至颈内、颈外动脉的分叉处容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性狭窄,而颈动脉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1].1953年Debakey首次为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并成功重建了血流,时至今日CEA已然成为治疗颈动脉狭窄、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标准术式.我院对18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了CEA,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碧波;宁英慧 刊期: 2011年第29期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其应用于临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是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抗感染、抗风湿的治疗.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主要抑制血小板中环加氧酶1(COX-1),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用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和短暂性缺血发作,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偏头痛,人工心脏瓣膜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本文就阿司匹林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的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席哲 刊期: 2011年第29期
静脉采血是护理工作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门诊静脉采血时较集中、患者多、病种杂、患者年龄不一、工作量大,现就护理人员如何减少或切断交叉感染途径,总结护理措施如下.
作者:王志芬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血吸虫性肝病是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超声诊断作为首选检查项目,已被广大患者所接受.二维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肝脏形态、内部结构;彩色多普勒可探查肝脏的血流变化.超声检查起到其他任何检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而晚期血吸虫病超声检查是有诊断价值的方法.B型超声可了解晚期血吸虫病患者病情现状以及肝脾病变程度,为制定治疗措施提供依据.笔者现将B型超声在诊断晚期血吸虫病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叶艳岱 刊期: 2011年第29期
加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 术前大部分患者有担忧、恐惧、焦虑等心理,产生不合作的情绪,甚至拒绝治疗,术前由责任护士做好术前准备、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适当介绍手术的相关知识和成熟的手术技术,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手术顺利进行,以平稳的心态度过手术期.
作者:胡东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观察川穹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采用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1个疗程(14d)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
作者:王霞;张静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特点及菌体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院内感染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从临床分离出的铜绿假单胞菌174株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要发生在ICU、呼吸科、泌尿科、神经内科和腹部外科.标本来源主要是痰、尿、引流液等.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高,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都很高.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创面感染,是一类耐药性较高的细菌,治疗上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郑晓鸽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硫代硫酸钠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激素无效的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 对激素治疗无效的慢性荨麻疹患者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硫代硫酸钠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酮替芬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8%高于对照组的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起效时间为(1.85±0.67)d,对照组为(2.46±1.0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2.56%),对照组发生5例(13.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硫代硫酸钠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激素无效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为难治性荨麻疹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刘月贺;庞晓军 刊期: 2011年第29期
我院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2例患者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50~70岁,中位年龄60岁,其中股骨颈骨折(新鲜骨折)40例,陈旧性骨折12例.所有患者均手术顺利,经过有针对性锻炼后情况良好,住院时间16~71d.
作者:余启碧;余莉;廖莲蓉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制定解决方案.方法 对198张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主要退药原因为药物过敏、收费收错药品、患者要求退药等.结论 加强医患沟通及药师职业培训,以降低退药率,改善护患关系.
作者:柳青青;李红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胚胎的发育分为孕卵期、胚胎期和胎儿期.自卵子受精至孕卵着床为孕卵期,大约经历2周时间.此时腹部B型超声图像上尚不能显示.受精卵着床后称为胚胎期,此期大约5周时间,为器官发育期,超声检查可显示胎囊、胎芽和胎心.自孕9周至分娩为胎儿期,超声声像图可显示胎头、胎体和胎儿附属物等结构.
作者:周玉萍 刊期: 2011年第29期
超声作为胆囊结石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有巨大的优势,但在某些病例检查中仍有漏误诊现象,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并改善超声检查手法有利于避免漏误诊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侍艳;牛海明 刊期: 2011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保证儿童合理用药.方法 调取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该院上报的ADR报告145例,分别从性别、年龄、涉及药物、给药途径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5例ADR中以≤6岁患儿为主,占79.3%;发生ADR的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占94.5%;ADR共涉及8大类药物,其中以抗生素为主,占61.4%;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为常见,占61.9%.结论 儿童ADR的发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加强ADR的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周沛珮;王从品 刊期: 2011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