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太秀
目的 提高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16例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和内镜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腹痛,腹痛后1~7d出现典型下肢紫癜.胃镜检查显示8例十二指肠黏膜充血糜烂或多发浅表溃疡,以降部显著.结论 对于非急腹症的腹痛病人,在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要警惕该病的可能并早期行胃镜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治疗.
作者:欧阳勇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毒复制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联合组30例,给予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8周.结果 疗程结束后,联合组HBVDNA、HBeAg阴转率以及HBeAg/抗HBe转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CD4+以及CD4+/CD8+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抗病毒治疗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尹蔚华;倪慧慧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引导下慢性鼻炎患者微波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10年4月间收治的40例慢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均采用在鼻内镜引导下进行微波热凝治疗.结果 治愈37例(92.5%),显著改善2例(5%),改善1例(2.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 鼻内镜视野清晰,可直视下操作,而微波的治疗主要是内生热效应,组织表里同时凝固而损伤部位边界清楚,二者结合使用,使病变组织暴露完全,使微波手术更加准确.
作者:刘萍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宫腔镜在宫内节育器(IUD)取出困难时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8例IUD取出困难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镜下取出IUD,必要时B超、腹腔镜监护.结果 38例患者中,宫腔镜下成功取出IUD 36例(94.74%),无一例发生子宫大出血、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取出成功的36例病例中,IUD位置正常5例,IUD部分嵌顿17例,IUD断裂、残留10例,宫腔粘连2例.IUD异位于子宫内膜或子宫浅肌层1例,IUD扭曲变形1例.结论 宫腔镜用于处理IUD取出困难是安全有效的,必要时辅以B超、腹腔镜监护.
作者:蓝爱琴;王丹霞;蔡健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癌痛是晚期癌症的常见症状,由于癌痛的原因、性质、强度及范围多种多样,在处理上也应采取多种措施,癌症三阶梯给药是癌痛病人止痛的佳方案.
作者:李丽娜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单独服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服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均显著降低(P均<0.05);但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显著地减少了尿微量白含量(P<0.01).结论 联合应用药物治疗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基础上,可有效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管东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单药小剂量多西紫杉醇3周疗法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我院收治年龄>70岁NSCLC患者48例,给予多西紫杉酸60mg/㎡,每3周1次,两周期复查,治疗4~6个周期,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4例,有效率31.2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3个月,1年生存率为43.75%(21/48).FACT-L生存质量和KPS行为状态评分治疗后分别提高22分和1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包括1~2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乏力,未发生3~4级的毒性反应.结论 小剂量多西紫杉醇3周给药治疗老年NSCLC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岩菊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0例,ASAⅠ~Ⅱ,随机分为A、B两组,均采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全麻,A组行常规麻醉诱导,B组麻醉诱导前10min先静脉注射地佐辛0.1mg/kg,两组术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间断给予顺式阿曲库铵维持肌松.记录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拔管后苏醒室内患者恶心呕吐及烦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比较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烦躁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苏醒后VAS评分A组比B组高(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10min给予地佐辛可有效减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疼痛.
作者:史晓燕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09年在我院内科治疗的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诊治过程.结果 36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中,死亡5例,治愈出院31例,治愈率为86%.结论 正确把握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时机与指征,经积极非手术治疗可获得很好的效果.
作者:钟玉全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的分布特点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9 年8月-2011年7月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257株,对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标本主要来源于痰、伤口分泌物,分布科室主要是骨伤外科、呼吸科,其他内科.铜绿假单胞菌除了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 舒巴坦这两种药物天然耐药外,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性均较低,耐药率高的替卡西林仅达20.70%.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在我院耐药率较低,但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其易形成生物膜等耐药机制,切断传播途径,减少院内感染,合理用药,延缓耐药株出现.
作者:洪伍华;杭金玉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对107例高血压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进行家访或电话咨询,社区健康教育宣传.结果 社区护理后高血压患者致残率、死亡率都明显小于未进行社区护理的患者,而知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不良生活方式改变率都明显优于其他患者.结论 社区护理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有效的途径.
作者:蓝岗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分析胃癌患者血清中sCD44v6、IL-1β水平变化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血清sCD44v6、IL-1β水平,同时对40例健康者和40例胃炎患者血清作此项检测,以对照观察.结果 胃癌组血清sCD44v6、IL-1β水平分别为(572.53±158.76) ng/ml、(34.47±15.19)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胃炎组,且血清sCD44v6、IL-1β水平随胃癌TNM分期的升高、转移程度而增加.结论 血清sCD44v6、IL-1β水平与胃癌的侵袭性和转移程度有关,利用其可对肿瘤转移进行早期诊断、预测,并能通过免疫生物学手段干预肿瘤转移.
作者:余灏东;罗涛;田子道;李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建立双指示剂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同时测定痕量铁和铜的新方法.方法 在酸性介质中,铁离子和铜离子同时催化次甲基蓝和甲基红双指示剂的氧化褪色反应,建立了同时测定痕量铁(Ⅲ)和铜(Ⅱ)的动力学方法.结果 在佳的实验条件下,应用双波长光度法同时检测大黄中微量铁 (Ⅲ)和铜(Ⅱ)元素含量.结论 测定了大黄中微量的铁(Ⅲ)和铜(Ⅱ)元素结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树焕;刘嘉坤;张淑凤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金玄利咽颗粒对成人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 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加用金玄利咽颗粒治疗,治疗2周后分别评价疗效.结果 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有效率为70.7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5,P<0.05).结论 金玄利咽颗粒治疗慢性咳嗽疗效较佳、无不良反应.
作者:李赞峰;刘玉萍;高明 刊期: 2011年第30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老年人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使老年人的疾病也逐渐减少.人类的平均寿命日见增长;老年人在社会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老年护理及老年慢性病护理的需求大大增加;老年医学和老年心理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它不仅让老年人延年益寿,而且使老年人在有生之年身心健康,生活愉快,提高生活质量,安度晚年.
作者:张桂琼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调查资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药物维持门诊美沙酮替代治疗者HIV和HCV感染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美沙酮替代治疗者血清中HIV抗体和HBV抗体.结果 检测252例美沙酮替代治疗者,其中抗-HIV阳性2例,感染率0.8%,抗-HCV 178例,感染率70.6%.结论 美沙酮替代治疗者大部分是静脉吸毒者,HCV感染率高.美沙酮替代治疗可以减少吸毒机会,也减少了HIV和HCV传播的机会.
作者:邹斌 刊期: 2011年第30期
基层医院医生对小儿咳嗽变异型哮喘往往认识不足,把许多本来应诊断为哮喘的咳嗽患儿诊断为支气管炎,造成大量患儿误诊误治.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60例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找出误诊误治的原因,为更好地开展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梁少军;吕家和;陈通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研究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把本院妇产科2005年4月-2010年3月正常足月出生且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抚触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新生儿科护理,抚触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正规新生儿抚触,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1年后身长、体质量的变化.结果 1年后,抚触组身长、体质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抚触可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是提高新生儿生长、发育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李杰;张垚 刊期: 2011年第30期
ICU是危重病人集中监护的特殊场所,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要能够准确发现病人病情的微妙变化并采取果断的护理救治措施,护士在这种环境中,担心患者发生意外,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再加上护士人力资源不足,工作量大,频繁轮班,长此以往对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很不利,所以,如何调节ICU护士心理压力成为好多现代化综合性医院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措施.
作者:朱苗苗;李霜;马红梅 刊期: 2011年第30期
目的 观察卡培他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30例,均采用卡培他滨化疗,剂量为1000mg/m2,2次/d,连用14d,每个化疗周期为3周.结果 本组研究患者共完成109个周期,短1周期,长9个周期,平均3.6周期.在20例可评价疗效的患者中,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12例,进展(PD)3例,有效率25.0%,疾病控制率85.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5个月,中位总生存(OS)8个月,随访1年生存7例(23.3%).患者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且耐受性较好,可以继续坚持服药.结论 卡培他滨在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方面,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小,患者对药物耐受性较好.
作者:王凤歧;陈海霞 刊期: 2011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