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庆梅;朱丽霖;沈红;黄秀群;杜薇;梁婷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辅治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降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每晚加服瑞舒伐他汀10mg,疗程12周.12周后观察2组颈动脉斑块的变化、血脂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大厚度(Tmax)、横切面大面积(Smax)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MT、Tmax、Smax及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对照组发生心肌梗死1例、脑梗死1例.治疗组肝功能转氨酶升高至2倍以内1例,停用瑞舒伐他汀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徐园园;马亮;魏迎风;翟林云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先给予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500mg;对照组先给予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克拉霉素500mg,2组均每天2次,饭前1h服用,连服7d.然后治疗组单独给予雷贝拉唑10mg,对照组单纯给予奥美拉唑20mg,2组均每天1次,连服7d.治疗后比较2组溃疡愈合率、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并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6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可自行消失.结论 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是一种短程、高效、安全的根除Hp及促进溃疡愈合的方案.
作者:孙红波;张晓辉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比较2种输液方法在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清洁灌肠患者根椐采用灌肠管的不同分为试验组78例和对照组48例.试验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灌肠,对照组采用普通肛管灌肠.比较2组灌肠后的有效率和舒适度.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和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采用一次性输液器灌肠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好的效果,舒适度更佳.
作者:刘莉贞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在不影响月经周期的情况下,小剂量短程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疗效.方法 对20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中重度痛经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于每次月经第14天开始给予米非司酮6.25mg,每天1次,连服6个月经周期.观察经期痛经程度及月经量的变化.结果 2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治疗中不良反应均不明显,未出现恶心、呕吐或潮热、烦躁等雌激素缺乏症状,未见用药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结论 黄体期短程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可在不影响月经周期的情况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鲍海燕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药学监护(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21世纪药剂科工作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院药学将从药品供应管理向PC转化.本文主要介绍PC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了解21世纪药师的发展方向,叙述施行PC要克服的障碍.医院药学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3个时期.(1)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2)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3)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PC时期.
作者:何生;郭亿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近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宫颈组织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而早期诊断和治疗CIN非常必要.CIN是由Richart 1997年首先提出,指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目前认为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连续的瘤变过程.显微镜下根据不典型增生细胞在鳞状上皮内所占的范围可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3级,CINⅠ级相当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CINⅡ级相当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CINⅢ级相当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和(或)子宫颈原位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即其开始是CIN,并有CINⅠ,Ⅱ,Ⅲ渐进性,甚至自然消退或可逆,要经历几年或10余年,此过程中病变处于动态变化中,即消退(逆转)、持续(稳定)和发展(恶化).
作者:秦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剧烈疼痛,发病率高,疼痛剧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也给社会和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辅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髋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给予布洛芬胶囊0.3g口服,每天2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七叶皂苷钠针剂2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5~7d为1个疗程,均同时行患肢功能锻炼.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叶皂苷钠注射液辅治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计良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指1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单纯抗感染治疗难于见效,而整体调整患儿体质与抗御疾病的能力,才能获效[1].笔者2008年2月-2011年2月用自拟屏风泻白汤治疗RRTI患儿非发作期107例,收到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段伊珊;蒲文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血气分析是指血液中所存在的进行气体交换的氧和二氧化碳及测定有关酸碱平衡指标的参数,并通过分析判定了解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及各种酸碱失衡状况.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血气分析已成为危重患者的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结果对医师的诊断、治疗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而要做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减少人为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就必须做好血气分析前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检验等环节[1].为此,笔者对易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几个环节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改娟;蒋乃;任芳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帕金森综合征(PD)是一种继发性震颤麻痹,即因某种脑炎、中毒(如一氧化碳、锰、氰化物、利血平、吩噻嗪类和丁酰酞苯类药物以及三环类抗抑郁等药物中毒等)、脑血管病、颅脑损伤、脑肿瘤等引起,又称为震颤麻痹综合征[1].主要治疗药物有2类,拟多巴胺类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司来吉兰、金刚烷胺;胆碱能受体阻断药有苯海索、丙环定.近年来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该类药物有2种类型,麦角类包括溴隐亭、培高利特、卡麦角林和麦角乙脲;非麦角类包括普拉克索、罗匹尼罗、吡贝地尔、罗替戈汀和阿朴吗啡等.根据病理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有学者推测长效多巴胺受体(DR)激动剂可持续而非波动性刺激多巴胺受体,能起到预防或延迟运动并发症发生和神经保护的作用.
作者:陈青莲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曲咪新乳膏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方法 将1984例皮肤病患者根椐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组1186例和曲咪新乳膏组798例;另设对照1组(皮肤病患者157例,予醋酸氟轻松乳膏治疗)和对照2组(皮肤病患者109例,予克霉唑乳膏治疗),分别与上述2组比较其疗效.结果 198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8.3%.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组总显效率为81.6%高于对照1组的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曲咪新乳膏组总显效率为93.2%高于对照2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酸氯倍他索乳膏与曲咪新乳膏的疗效优于醋酸氟轻松乳膏、克霉唑乳膏,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惠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干法制粒是继第2代制粒方法沸腾制粒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制粒方法[1,2],其优点是环保式的制粒工艺,无需黏合剂、无污染.干法制粒工艺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同沸腾制粒工艺相比,干法制粒工艺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肤正败毒胶囊成分复杂、喷雾粉黏性大,在沸腾制粒过程中,喷雾温度不易控制,极易塌锅,水分不易控制,且极易吸潮,生产困难,难以保证质量等.干法制粒比沸腾制粒少了干燥和整粒的步骤,可省去一步制粒机、提升整粒一体机等设备,工序少、污染少、成品率高,省去了加热烘干,降低了能耗.且保证了热不稳定品种的稳定性.
作者:白亚灵;柴振平;马国静;苏聪娟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胎[1]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轻则产妇抵抗力降低易发生产后感染,重则导致产后出血性休克从而危及产妇生命.
作者:张红玉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53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行急诊手术10例,经非手术治疗24~48h症状加重而手术15例,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痊愈47例,好转6例.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并恰当地选择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周联 刊期: 2011年第31期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舒利迭)为白色或类白色的微粉,密封在铝箔条内.其组分为沙美特罗(支气管扩张剂)和丙酸氟替卡松(皮质激素),用于可逆性阻塞性气道疾病的常规治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1].欲使药物达到佳疗效,患者必须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为此,笔者调查我科2010年1~5月住院患者使用舒利迭的情况,了解影响舒利迭正确使用的相关因素及错误形式.
作者:陈隆玖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纠正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疗效.方法 抽查老年人门诊处方5879张,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106张,不合理用药原因依次为:未关注老年人特点(38.7%),药物相互作用(24.5%),联合用药不合理(17.0%),未注意不良反应(14.2%),用药与诊断不符(5.7%).结论 加强老年人临床药学的培训学习,提高医师、药师的业务水平,才能合理、安全用药.
作者:何子祥 刊期: 2011年第31期
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多发病,病死率占居民死因首位.近半个世纪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对肿瘤生物学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治疗后5年生存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50%左右,但复发和转移仍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这由于肿瘤在早期阶段往往缺乏足以引人警惕的症状,且不少肿瘤在早期阶段就已发生目前检查手段尚难发现的亚临床微小转移,面对这些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几种有效治疗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作者:王雅丽;李雅玲;王文霞;李富华 刊期: 2011年第31期
我院2001年2月-2011年4月收治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膀胱癌(BTCC)患者36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常规行膀胱内灌注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孝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妊娠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39例PIH患者(PIH组,另分为妊娠高血压亚组16例、子痫前期亚组17例和子痫亚组6例)与同期18例妊娠健康妇女(正常对照组)的hs-CRP水平比较,来判断其变化的意义.结果 PIH组hs-CRP血清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妊娠高血压亚组、子痫前期亚组、子痫亚组hs-CRP血清水平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结论 PIH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健康孕妇,且随着病情的进展,血清hs-CRP水平亦呈逐渐升高趋势.检测血清hs-CRP水平变化对PIH患者病情的评定起指导作用.
作者:鲍永梅 刊期: 2011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