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德福韦与DNA作用的盐效应及热力学作用分析

孟彦波

关键词:阿德福韦, 小牛胸腺DNA, 盐效应, 热力学作用
摘要:目的 研究阿德福韦与小牛胸腺DNA结合作用的盐效应及热力学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光谱法、热力学理论研究阿德福韦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 证实了阿德福韦是通过嵌插作用模式与DNA发生了相互作用.结论 阿德福韦与DNA之间存在嵌插作用模式,其相互作用力为静电作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产程中应用缩宫素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缩宫素在产程中的应用.方法 将90例足月无妊娠合并症自然临产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药物,比较2组宫颈口扩张情况、产程时间、24h内出血量、分娩方式及胎儿出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1例(2.2%),阴道助产2例(4.4%);对照组剖宫产7例(15.6%),阴道助产6例(1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窒息1例(2.2%),无重度窒息;对照组胎儿轻度窒息4例(8.9%),重度窒息2例(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扩张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二、三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中静脉滴注缩宫素,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红英;毕仁捷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与N2O吸入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择期LC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静吸组和全静脉组各20例.静吸组采用吸复合麻醉,全静脉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麻醉诱导前、气腹前和气腹后10min、气腹毕、术毕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停止麻醉至拔管时间、拔管时的清醒程度和随访结果.结果 全静脉组气腹后10min HR、SBP、DBP及术毕HR水平明显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或P<0.01).静吸组气腹后10min、气腹结束、术毕后HR均明显低于静吸组(P<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组拔管时清醒程度及术后随访情况均优于全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丙酚、芬太尼靶控输注与N2O吸入复合麻醉用于LC具有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等特点,增加了手术安全性,同时有效减少了静脉给药量,降低成本,可供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赵建弟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氯沙坦对家兔环孢素A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家兔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法)测定6只家兔合用氯沙坦前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2组(单用CsA组和合用氯沙坦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合用氯沙坦组的CsA峰浓度(Cmax)、曲线下面积(AUC0→24)均显著升高(P<0.01),血浆清除率(CL)及表观分布容积(V)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合用氯沙坦可升高CsA的血药浓度,临床上其与CsA合用需监测CsA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钱小蔷;褚健耘;刘心慧;尚如霞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观察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鼻塞、流涕、嗅觉功能减退等症状.近年来患病人数有增多的趋势,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随着我院鼻内窥镜手术的开展,对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效果得到提高.本文就我院2009年6月-2010年10月治疗的5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文彬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餐前口服洛伐他汀40mg,持续8周.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服药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中显效26例(54.2%),有效18例(37.5%),无效4例(8.3%).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学慧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多层螺旋CT在诊断小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56例确诊为小肝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肝右叶36例,肝左叶19例,肝尾叶1例,共发现78个病灶.单发癌结节44例,多发癌结节12例,结节直径0.5~3.0cm.CT平扫检出率为61.5%,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检出率分别为87.2%、80.8%和74.4%.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小肝癌有典型特征表现且检出率高,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更丰富、准确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占军;李颖勤;秦培鑫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儿童呼吸道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药敏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状况.方法 对该院住院儿童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15株肺炎克雷伯菌.在16种药敏检测中,药物敏感前5位依次为亚氨培南敏感菌株(99.13%)、奈替米星(68.70%)、复方新诺明(65.22%)、环丙沙星(59.1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4.78%);耐药前5位依次为阿莫西林(100.00%)、哌拉西林(93.91%)、头孢噻吩(78.26%)、头孢吡肟(78.26%)、头孢他啶(78.26%).结论 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细菌耐药的有效措施.

    作者:叶泽忠;李岸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院内感染

    抗菌药物是临床上应用广泛和重要的一类药物,它的使用大大降低了院外感染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在抗菌药物治愈的同时,也出现了由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目前几乎用于临床的所有抗生素都有其相应的耐药菌谱,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作者:孟德宝;王琳;冷雪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及护理

    目的 观察伊布利特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转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总结围转复期的护理经验,以便更安全的应用伊布利特.方法 将90例心房颤动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伊布利特组54例给予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进行心律转复;普罗帕酮组36例给予静脉应用普罗帕酮进行心律转复,严密观察转复过程中的心电图、血压情况,比较2组药物对不同病程心房颤动患者转复成功率的影响,并观察转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伊布利特组对不同病程组患者转复的成功率显著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 对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伊布利特是相对安全有效的转复药物之一,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严密观察能够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李洪寅;李更新;宫进亮;冯立军;王新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前列腺增生症并膀胱浅表性肿瘤治疗体会

    我院2001年2月-2011年4月收治前列腺增生症(BPH)并膀胱癌(BTCC)患者36例,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加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常规行膀胱内灌注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孝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预防接种门诊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探讨

    随着医学发展,医院感染成为医疗活动中日益值得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在多家医院出现的医院感染事件说明任何医疗部门都应重视医院感染的管理.基层医院由于医院感染意识淡薄,设施不健全,预防接种门诊又被认为是医院感染风险低的部门,更易忽视.实际上不尽然,预防接种门诊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十分重要.现将我所预防接种门诊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相关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敬多彬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改进型护理干预在电子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进型护理干预对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内镜室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和改进型护理干预组,每组50例.比较2组患者检查前的焦虑程度、检查中的反应及效果、检查后的反应.结果 改进型护理干预组VAS评分为(3.66±2.26)分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的(6.06±2.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咽部通过情况及胃镜检查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型护理干预组呕吐次数少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改进型护理干预组胃镜检查时间短于常规护理干预组,胃腔展开程度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型护理干预组胃镜检查后咽痛反应发生率、唾液带血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复查意愿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电子胃镜检查中实施改进型护理干预,体现了护理的人文关怀,增加了患者对胃镜检查的接受度,提高了检查质量.

    作者:徐媛;易梅;马超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影响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因素探讨

    血气分析是指血液中所存在的进行气体交换的氧和二氧化碳及测定有关酸碱平衡指标的参数,并通过分析判定了解肺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及各种酸碱失衡状况.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血气分析已成为危重患者的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结果对医师的诊断、治疗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而要做好血气分析的质量控制、减少人为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结果,就必须做好血气分析前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检验等环节[1].为此,笔者对易影响血气分析结果的几个环节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改娟;蒋乃;任芳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头孢吡肟不良反应相关因素调查分析及防治探讨

    目的 了解头孢吡肟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探讨其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 对56例头孢吡肟不良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6例不良反应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大于男性,且主要发生于老年患者.头孢吡肟不良反应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其次为皮肤系统损害及消化系统.多数药物不良反应在第1次用药时即可出现.结论 老年患者应慎用头孢吡肟,规范合理用药,以减少或控制ADR的发生.

    作者:杨英;冯兰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肿瘤患者的康复治疗与保健

    恶性肿瘤是当前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多发病,病死率占居民死因首位.近半个世纪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对肿瘤生物学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与提高,治疗后5年生存率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20%左右上升到现在的50%左右,但复发和转移仍然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这由于肿瘤在早期阶段往往缺乏足以引人警惕的症状,且不少肿瘤在早期阶段就已发生目前检查手段尚难发现的亚临床微小转移,面对这些恶性肿瘤患者,常用的几种有效治疗手段,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

    作者:王雅丽;李雅玲;王文霞;李富华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尼莫地平联合血凝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血凝酶(立止血)辅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尼莫地平4~6mg静脉滴注,同时以立止血1kU分别进行静脉推注和肌内注射.观察2组患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al指数(BI)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烯醇化醇(NSE)、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个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分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8周血肿体积、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血清CRP、NSE、NO、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DLⅠ~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立止血辅治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多项血清因子及日后生活能力.

    作者:邓介华;温艳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干法制粒在扶正败毒胶囊制备中的应用

    干法制粒是继第2代制粒方法沸腾制粒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制粒方法[1,2],其优点是环保式的制粒工艺,无需黏合剂、无污染.干法制粒工艺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已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同沸腾制粒工艺相比,干法制粒工艺有着明显的优势.由于肤正败毒胶囊成分复杂、喷雾粉黏性大,在沸腾制粒过程中,喷雾温度不易控制,极易塌锅,水分不易控制,且极易吸潮,生产困难,难以保证质量等.干法制粒比沸腾制粒少了干燥和整粒的步骤,可省去一步制粒机、提升整粒一体机等设备,工序少、污染少、成品率高,省去了加热烘干,降低了能耗.且保证了热不稳定品种的稳定性.

    作者:白亚灵;柴振平;马国静;苏聪娟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比较完整的药品质量观念,掌握常用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学生要具备上述能力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及灵活的分析实验数据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2].我校自2003年成立药学系不断的从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两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本文将我系在药物分析课课方面的改革实践活动报道如下.

    作者:严春临;张季;张丹参;张万明;薛贵平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局部渗漏肿胀的护理对策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以其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4].我科自2002年开始应用BD公司生产的第3代直型Intima和近几年使用第4代Y型Intima-Ⅱ24G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卢义琼 刊期: 2011年第31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测定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与胆囊排空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健康正常人(对照组)各150例,利用超声监测胆囊排空前后体积大小,2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空腹和餐后2h胆囊体积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可引起胆囊排空功能减低,引起胆囊结石.

    作者:彭晓宇;程小飞;王葭 刊期: 2011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