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海;武彦霞;高月彩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家兔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法)测定6只家兔合用氯沙坦前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2组(单用CsA组和合用氯沙坦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合用氯沙坦组的CsA峰浓度(Cmax)、曲线下面积(AUC0→24)均显著升高(P<0.01),血浆清除率(CL)及表观分布容积(V)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合用氯沙坦可升高CsA的血药浓度,临床上其与CsA合用需监测CsA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钱小蔷;褚健耘;刘心慧;尚如霞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奥氮平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是一种安全、有效地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黄少南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谷维素联合安神补脑液治疗神经衰弱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98例神经衰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安神补脑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抑郁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7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抑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谷维素联合安神补脑液治疗神经衰弱完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红武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状况.方法 对该院住院儿童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15株肺炎克雷伯菌.在16种药敏检测中,药物敏感前5位依次为亚氨培南敏感菌株(99.13%)、奈替米星(68.70%)、复方新诺明(65.22%)、环丙沙星(59.1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4.78%);耐药前5位依次为阿莫西林(100.00%)、哌拉西林(93.91%)、头孢噻吩(78.26%)、头孢吡肟(78.26%)、头孢他啶(78.26%).结论 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细菌耐药的有效措施.
作者:叶泽忠;李岸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新药层出不穷,临床用药品种不断增多,用药复杂性越来越高,用药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不合理使用药物,不仅可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能引起药源性疾病,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据WHO报道,全球有1/3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而非疾病本身,在我国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患者的12%~32%[1].因此,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当前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滥用抗生素、用药方法不当、重复给药、剂量不合理、溶媒使用不当、药理拮抗和配伍不当等方面.笔者对工作中潜在的或实际存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舒红艳 刊期: 2011年第31期
我院2007-2010年收治主动脉夹层患者132例,以胸痛为首发表现就诊96例,以上腹痛为首发表现就诊30例,以晕厥为首发表现就诊2例,以四肢疼痛为首发表现就诊4例.其中因胸痛合并心电图改变,误诊为急性冠脉综合证1例;因上腹痛误诊为胃溃疡1例,急性胆囊炎2例;因晕厥误诊为脑血管病1例;因四肢疼痛合并心房颤动,误诊为外周动脉栓塞1例.误诊率近5%.所有患者除1例诊断为马凡综合征外均有高血压病史.
作者:王江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卵巢激素依赖性肿瘤,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发生率为20%~50%,多发性子宫肌瘤在临床上也很常见[1].2007年1月-2010年8月我院应用腹腔镜技术对32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获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琳琳;孙莺歌;吕文韬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剧烈疼痛,发病率高,疼痛剧烈,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也给社会和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1].笔者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琛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比较完整的药品质量观念,掌握常用药物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技能,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具有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能力.学生要具备上述能力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及灵活的分析实验数据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2].我校自2003年成立药学系不断的从理论教学及实验教学两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本文将我系在药物分析课课方面的改革实践活动报道如下.
作者:严春临;张季;张丹参;张万明;薛贵平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了解威海市儿童血铅水平的分布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威海市870例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血铅测定.结果 本组儿童870例,血铅浓度为9~354μg/L,平均(48±13)μg/L.血铅含量相对安全的儿童有795例(91.38%),铅中毒75例(8.62%),其中轻度铅中毒74例(8.5%),中度铅中毒1例(0.12%),无重度铅中毒儿童.结论 威海市儿童血铅含量情况应引起重视,加强儿童血铅抽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环境干预等措施,及早预防儿童铅中毒,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马梅;孙俊翠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阿德福韦与小牛胸腺DNA结合作用的盐效应及热力学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光谱法、热力学理论研究阿德福韦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 证实了阿德福韦是通过嵌插作用模式与DNA发生了相互作用.结论 阿德福韦与DNA之间存在嵌插作用模式,其相互作用力为静电作用.
作者:孟彦波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现代医疗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各种影响患者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基础,也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重要环节.静脉留置针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对患者穿刺次数等优点[1].危重患者常需同时输入多种药物,且患者需要床旁监护仪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传统的输液针,难以满足需要,故多选择静脉留置针.但由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较长,易发生静脉炎、管道堵塞等并发症以及脱管、自行拔管、致出血等意外,护理投诉时有发生.为保证护理安全,我科于2009年1月开始对静脉留置针实施安全管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的一种胃肠疾病综合征,又称为非器质性消化不良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以上腹胀痛不适、早饱、泛酸、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本病的病因与多因素有关,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胃肠道动力障碍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这一观点已经被多数学者认可;此外,精神因素(焦虑与抑郁)和应激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同样有密切关系.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作者:覃泽珍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外伤所致的体表皮下血肿,在外科的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无论是外用药物促使其吸收,还是加之理疗等方法,对于大血肿均难以彻底奏效,长时间存在还有造成局部皮肤缺血和血肿继发感染的可能.长期以来我院针对此类患者采取手术切开血肿腔、清除淤血块冲洗后缝合关闭伤口的方法.该法手术创伤大,患者冒着伤口再次出血和感染等风险,尤其是对于皮肤条件欠佳或并发糖尿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因此我院对于体表大血肿、局部皮肤条件欠佳、中心液化、有合并症、有明确的外伤后血肿病史、经超声显示中低回声、排除假性动脉瘤的患者,采用在局部麻醉下超声引导小切口冲吸疗法.此术式创伤小、恢复快、方法简便、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冰;薛宁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减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3.4%,其中优14例占53.8%,良7例占26.9%,中4例占15.4%,差1例占3.8%.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椎间高度恢复良好,椎体间均发生融合.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n-HA/PA66人工椎体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直接解除脊髓受压、重建颈椎稳定性,获得较高的融合率,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建文;范勇;刘刚;李仁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疗程均为14d.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气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气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希彦;夏峻巍;卢家泉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了解教师血脂水平,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健康体检对该县2310名教师的血脂水平进行调查.结果 男性血脂异常率高于女性;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随年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TG在50岁以上的女性明显高于同龄男性.结论 应对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干预预防和控制高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作者:王芝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中药汤剂处方书写存在的问题.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10年中药汤剂处方9000份,按照相关规范进行审核分析.结果 发现不规范处方3590份(39.9%),其中不规范原因为超大剂量用药(45.3%)、诊断无中医特色(32.6%)、饮片名称书写不规范(16.5%)、未标注生品或炮制品(15.8%)、使用方法省略或不规范(8.7%)、脚注省略或不规范(11.6%)、计量单位不正规(11.6%)及其他不规范(8.2%).结论 应建立由质控办、医务科、相关临床科室主任会同药师参与的处方质量督察小组,定期抽查汤剂处方,规范汤剂处方书写,减少调配差错,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陈褆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外伤性特急性颅内血肿是指伤后3h内出现颅内血肿,并有脑受压或脑疝症状,甚至迅速陷入濒死状态的颅内血肿[1].从部位上可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和脑内血肿.其特点是病情进展快.凶险,常迅速形成脑疝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如何及时准确地手术清除血肿是能否成功救治该类患者的关键.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外伤性特急性颅内血肿患者7例,现将抢救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姜学高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和Balthazar-CTSI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预后评估,并分析2种评分方法对AP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 将195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41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54例.通过SIRS评分和Balthazar-CTSI评分评分系统对2组AP患者SIRS发生率、病死率进行分析;同时分析SIRS评分与Balthazar-CTSI评分法对AP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病死率和SIRS发生率均低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Bahhazar-CTSI评分>3分者为2例(1.42%)少于SAP组的15例(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IRS评分将AP患者分为5个等级,各等级组间Bahhazar-CTSI评分>3分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SIRS评分与Balthazar-CTSI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SIRS评分和Balthazar-CTSI评分均可用于评估AP患者的预后,且SIRS评分与Balthazar-CTSI评分对评估AP预后具有正相关性.
作者:冯仕彦;胡卫建 刊期: 2011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