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希彦;夏峻巍;卢家泉
目的 观察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曲咪新乳膏治疗皮肤病的疗效.方法 将1984例皮肤病患者根椐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组1186例和曲咪新乳膏组798例;另设对照1组(皮肤病患者157例,予醋酸氟轻松乳膏治疗)和对照2组(皮肤病患者109例,予克霉唑乳膏治疗),分别与上述2组比较其疗效.结果 198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8.3%.丙酸氯倍他索乳膏组总显效率为81.6%高于对照1组的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曲咪新乳膏组总显效率为93.2%高于对照2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酸氯倍他索乳膏与曲咪新乳膏的疗效优于醋酸氟轻松乳膏、克霉唑乳膏,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惠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近年来年轻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宫颈组织上皮内瘤变(CIN)是宫颈癌发展的重要阶段,因而早期诊断和治疗CIN非常必要.CIN是由Richart 1997年首先提出,指宫颈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目前认为子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连续的瘤变过程.显微镜下根据不典型增生细胞在鳞状上皮内所占的范围可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3级,CINⅠ级相当子宫颈轻度非典型增生;CINⅡ级相当子宫颈中度非典型增生;CINⅢ级相当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和(或)子宫颈原位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即其开始是CIN,并有CINⅠ,Ⅱ,Ⅲ渐进性,甚至自然消退或可逆,要经历几年或10余年,此过程中病变处于动态变化中,即消退(逆转)、持续(稳定)和发展(恶化).
作者:秦梅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外伤所致的体表皮下血肿,在外科的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无论是外用药物促使其吸收,还是加之理疗等方法,对于大血肿均难以彻底奏效,长时间存在还有造成局部皮肤缺血和血肿继发感染的可能.长期以来我院针对此类患者采取手术切开血肿腔、清除淤血块冲洗后缝合关闭伤口的方法.该法手术创伤大,患者冒着伤口再次出血和感染等风险,尤其是对于皮肤条件欠佳或并发糖尿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因此我院对于体表大血肿、局部皮肤条件欠佳、中心液化、有合并症、有明确的外伤后血肿病史、经超声显示中低回声、排除假性动脉瘤的患者,采用在局部麻醉下超声引导小切口冲吸疗法.此术式创伤小、恢复快、方法简便、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冰;薛宁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前牙外伤是口腔科门诊、急诊常见多发病.常规治疗方法采用金属丝牙弓夹板固定、树脂粘结固定及方丝弓矫治器固定外伤前牙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选用2种脱位牙(即外伤性离体牙、植入性脱位牙)行再植术,治疗结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真伟;李莉萍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了解并评价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取2008-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消耗的相关数据信息,对年药品消耗金额、用药频度(DDDs)与日用药费用(DDC)进行统计.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品种逐渐增加、销售金额持续增长.钙通道阻滞剂(CCB)的销售金额和用药频度都居于首位,单品种CCB的长效制剂和中效能利尿剂用药频度位于前2位.结论 该院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基本一致,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较为合理.
作者:刘琴;王羽伦;王科兵;曾为驰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头颈部肿瘤中发病率较高,约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5.1%[1].甲状腺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医务人员对本病认识不足,医院条件限制,术中快速冰冻切片诊断的局限性及首次手术处理不当等因素,造成患者不得不经受再次手术.笔者回顾近年收治的甲状腺癌再手术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杨仁荣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胎儿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至28d称为新生儿期.新生儿期是小儿生理功能进行调整以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由于其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易发生窒息、溶血、感染等疾病,病死率也高,所以做好新生儿护理至关重要.
作者:王文琴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8例高脂血症患者每晚餐前口服洛伐他汀40mg,持续8周.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服药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不良反应.结果 48例患者中显效26例(54.2%),有效18例(37.5%),无效4例(8.3%).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TC、TG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学慧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了解儿童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状况.方法 对该院住院儿童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肺炎克雷伯菌,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115株肺炎克雷伯菌.在16种药敏检测中,药物敏感前5位依次为亚氨培南敏感菌株(99.13%)、奈替米星(68.70%)、复方新诺明(65.22%)、环丙沙星(59.1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54.78%);耐药前5位依次为阿莫西林(100.00%)、哌拉西林(93.91%)、头孢噻吩(78.26%)、头孢吡肟(78.26%)、头孢他啶(78.26%).结论 根据药敏结果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细菌耐药的有效措施.
作者:叶泽忠;李岸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透射比浊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并与尿蛋白试带条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组病史越长,尿MA阳性率越高(P<0.05或P<0.01).尿液分析定性试带条无法准确、及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可采用透射比浊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和预后观察的重要指标.
作者:彭大钢 刊期: 2011年第31期
患者,男,89岁.患有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等病史.近1年余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每天2次;硝酸异山梨酯片5mg,每天3次.2010年9月2日开始频繁出现心绞痛,有时每天发作3~4次.嘱患者9月8日开始每天早餐后加服硝酸异山梨酯片5mg.9月8日早晨7∶ 00血压126/64mm Hg(1mm Hg=0.133kPa),早餐食用较晚,9∶ 30服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20mg、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9∶ 55患者在走路时突坐于地上,患者身边工作人员赶快将患者扶到沙发上坐下,立即叫出诊.10∶ 05家中查体:血压80/40mm Hg,脉搏68次/min,不愿说话,半卧于沙发上,立即给予吸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1∶ 10血压90/56mm Hg,意识清晰,对答正确,11∶ 13患者在搀扶下卧床休息,11∶ 50血压116/64mm Hg,16∶ 30血压130/66mm Hg,脉搏64次/min,精神可,无不适.患者近半年每天9∶ 00~10∶ 00血压116~134/60~68mm Hg.
作者:张素花;张英敏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药学监护(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21世纪药剂科工作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医院药学将从药品供应管理向PC转化.本文主要介绍PC的定义及包含的内容,了解21世纪药师的发展方向,叙述施行PC要克服的障碍.医院药学的发展在历史上经历了3个时期.(1)以调配为主的传统时期;(2)以药学服务为主的临床药学时期;(3)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标的PC时期.
作者:何生;郭亿花 刊期: 2011年第31期
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探查输尿管下段结石40例,并作临床追踪.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4岁,中位年龄37岁.临床症状均有一侧腰部胀痛及下腹疼痛、阵发性剧烈绞痛并向会阴部放射,部分伴有血尿.经腹超声显示肾脏积水,排除输尿管上段结石,下段因各种原因显示不清.
作者:张乃平;郑瑶;陈静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血凝酶(立止血)辅治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尼莫地平4~6mg静脉滴注,同时以立止血1kU分别进行静脉推注和肌内注射.观察2组患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al指数(BI)评分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神经烯醇化醇(NSE)、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随访1个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分级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周及8周血肿体积、NIHSS评分、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血清CRP、NSE、NO、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ADLⅠ~Ⅱ级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立止血辅治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多项血清因子及日后生活能力.
作者:邓介华;温艳 刊期: 2011年第31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消化内科临床常见的一种胃肠疾病综合征,又称为非器质性消化不良和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是以上腹胀痛不适、早饱、泛酸、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本病的病因与多因素有关,其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但胃肠道动力障碍是引起本病的重要原因,这一观点已经被多数学者认可;此外,精神因素(焦虑与抑郁)和应激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同样有密切关系.功能性消化不良常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作者:覃泽珍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佳手术时机.方法 对53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例患者中行急诊手术10例,经非手术治疗24~48h症状加重而手术15例,非手术治疗28例.其中痊愈47例,好转6例.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并恰当地选择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作者:周联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氯沙坦对家兔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法)测定6只家兔合用氯沙坦前后CsA的血药浓度,并对2组(单用CsA组和合用氯沙坦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合用氯沙坦组的CsA峰浓度(Cmax)、曲线下面积(AUC0→24)均显著升高(P<0.01),血浆清除率(CL)及表观分布容积(V)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其余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合用氯沙坦可升高CsA的血药浓度,临床上其与CsA合用需监测CsA的血药浓度,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
作者:钱小蔷;褚健耘;刘心慧;尚如霞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用于小儿隐睾固定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ASA Ⅰ~Ⅱ级择期行小儿隐睾固定术的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氯胺酮组(R组)和氯胺酮组(L组),各20例.L组于切皮前2min给予氯胺酮2mg/kg静脉注射后手术;R组于切皮前2min给予瑞芬太尼0.5μg/kg,静脉注射后用微量输液泵泵入瑞芬太尼6μg·kg-1·h-1,静脉注射氯胺酮2mg/kg后手术,术中依需要静脉注射氯胺酮加深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呼吸与循环的变化、氯胺酮的用量及苏醒时间.结果 2组均获良好麻醉效果;R组血压和心率稳定,L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升高(P<0.05),R组麻醉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低于L组(P<0.01).R组较L组易引起呼吸抑制.R组氯胺酮的用量为(54.0±13.8)mg少于L组的(82.0±17.6)mg(P<0.01),R组停药至苏醒时间为(10.3±3.4)min短于L组的(23.1±9.6)min(P<0.05).结论 瑞芬太尼-氯胺酮静脉全麻疗效确切,苏醒快而完全,可用于小儿隐睾固定手术.
作者:文公堂;刘刚;周菊 刊期: 2011年第31期
近年来,由于生活模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等诸多因素,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比率也呈上升趋势.糖尿病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这类患者病情复杂,手术耐受性下降,危险性增加,故探讨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处理方法,从而提高治疗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现将我院2000年1月-2010年2月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申更存 刊期: 2011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和Balthazar-CTSI评分对急性胰腺炎(AP)预后评估,并分析2种评分方法对AP预后评估的相关性.方法 将195例AP患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141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54例.通过SIRS评分和Balthazar-CTSI评分评分系统对2组AP患者SIRS发生率、病死率进行分析;同时分析SIRS评分与Balthazar-CTSI评分法对AP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病死率和SIRS发生率均低于M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组Bahhazar-CTSI评分>3分者为2例(1.42%)少于SAP组的15例(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IRS评分将AP患者分为5个等级,各等级组间Bahhazar-CTSI评分>3分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SIRS评分与Balthazar-CTSI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SIRS评分和Balthazar-CTSI评分均可用于评估AP患者的预后,且SIRS评分与Balthazar-CTSI评分对评估AP预后具有正相关性.
作者:冯仕彦;胡卫建 刊期: 2011年第31期